
再次“爆買”。
作者 | 王嶄 編輯 | 斯問
來源 | 電商線上
(ID:dianshangmj)
日元暴跌,五一去日本“薅羊毛”,成了社交平臺的熱門話題。
“LV白菜價”“東京香奈兒都要半價了”的帖子遍佈小紅書、微博和抖音等社交平臺,評論區裡還有人問起金價:“日本能薅到黃金的羊毛嗎?”現身日本的王思聰也被網友調侃:“富豪也要去掃貨?”
日元對美元匯率重新整理近34年以來的最低記錄,本就是旅遊熱門地區的日本反而更火了。攜程資料顯示,日本成為五一假期出境遊熱度第一的目的地;同程平臺顯示,日本的出境遊預訂熱度指數同比上漲了超過3倍。
有人想趁著假期和低價去日本好好玩上一圈,省下幾千元;有人則按照社交平臺上的攻略設計出了“買買買路線”,化身數學家算起換匯和優惠規則,打算在這個五一狠狠消費一把。

小紅書上,有著眾多求日本代購和日本代購帖子
能親自趕往日本的,畢竟還是少數,更多無法奔赴日本的人,把希望寄託在代購上,開始遠端“薅羊毛”。
“發了個代購貼,不到十分鐘就收到十幾條評論。”KoKo四月底在小紅書上發了一個代購帖,很快就收到了不少留言和私信,幾乎全是求代購的,還有同樣去日本的遊客在帖子評論區招攬生意,“可代(購),需要的私(信)”。
在日本工作的陳漢,則更早感受到了日本代購的熱度。4月開始,就有很多國內的朋友問他能不能代購遊戲機、相機和各種奢侈品,他認識的在日中國人很多都在幫國內的家人朋友買東西。
代購不是什麼新鮮事,日本代購也曾幾度刷屏中國社交平臺,引發一陣陣討論。
只是,相比於9年前被“爆買”的電飯煲、智慧馬桶蓋,這次赴日的代購們瞄準的更多是各類奢侈品和尖貨。
在消費經濟的大趨勢下,日本代購反而迎來了“消費升級”。
5月1日下午的東京銀座,一條拐了兩個彎的長隊格外惹人注目,這條隊伍的終點,是東京銀座的松屋LV門店。
“排了一個多小時才進店,邊排隊邊祈禱想買的包還有貨。”上海的ViVi幾乎每年都會來日本旅遊,這次卻是為了買包專門飛來日本。除了自己的包,還有兩個要代購的,“聽說有的人早上店還沒開就來排隊了,就是為了搶貨”。
好不容易排隊進了店,還要和店員快速溝通,這個熱門款沒了,那另外一款還有沒有。店裡一口氣買下三四個包的人不在少數,一個熱門款包包拿出來,店內所有人的視線都移了過去,只看店員會把包交給誰。
飛到日本搶購LV,只是因為太“便宜”了。
以LV的熱門款speedy20為例,如果在日本大阪心齋橋高島屋購買LV的speedy20,退稅10%,給商場1.55%的手續費,包包到手價格是284340日元,約合13648元人民幣。但在心齋橋高島屋商場,還能參與招行銀聯信用卡的300元返現以及攜程的3%返點活動,最後到手的價格在12579元人民幣,而同款包包在國內的專櫃價格為16700元人民幣,比日本貴了4000多元。

左圖:中國專櫃LV價格 右圖:小紅書博主算出的日本LV價格
“現在日本的LV價格,相當於國內的7—8折。”在日本做地陪,兼職代購的思思透露,最近她接待的不少客人都會購買奢侈品,不僅僅是LV,其他奢侈品品牌也因為日元匯率下跌擠滿了消費者。小紅書上,LV甚至被稱為“日本特產”,因為“中國遊客人手一個”。
曾經被冠以“遊客必逛”的大黑屋等二手奢侈品中古店,反而沒有奢侈品專櫃的熱度高。在思思看來,這是因為二手店會根據匯率變化及時對價格進行調整,相比之下,官方專櫃的調整反而沒這麼快,“比起二手,還是買全新的更划算”。
2015年,中國也曾掀起日本代購熱潮,只不過當時被“爆買”的,還是智慧馬桶蓋、電飯煲等產品。當時,吳曉波在《去日本買只馬桶蓋》中寫到,售價2000元的馬桶蓋並不算便宜,而日本免稅店的營業員用難以掩飾的喜悅神情和拗口的中文說,“只要有中國遊客團來,每天都會賣斷貨”。
今年,智慧馬桶蓋和電飯煲不香了,被代購瞄準的,是各種奢侈品和尖貨。
LV、香奈兒和GUCCI等奢侈品門店擠滿了代購;富士相機被買斷貨,門店直接限購了拍立得相紙;代購們跑遍全日本的始祖鳥門店下單,調侃這是一場在日本的“捕鳥行動”……
一方面,智慧馬桶蓋、電飯煲這些產品,價格也會跟隨著匯率變化,並不划算,而奢侈品和高階尖貨的價格還沒有變動,在匯率暴跌的時候更划算,甚至能算得上一種投資;
另一方面,國內家電技術進步,日本核汙水和前段時間的小林製藥事件,讓眾多國人已經對日本產品“祛魅”。五年前,陳漢的家人朋友會找他代購一些小家電、彩妝和護膚品,但現在找他代購的基本都集中在奢侈品和尖貨上,“五年前我揹著兩個電飯煲回國,現在只要揹著兩個LV回國,輕鬆多了”。
“4月29日飛日本,有需要的來。”
KoKo在小紅書發起了代購貼,很快就收到了幾十條評論,她坦言自己從來沒有做過代購,“只有之前幫朋友帶過一些化妝品,這次看到這麼火,就湊了個熱鬧”。
KoKo代購了兩個LV包包和一塊歐米伽手錶,在逛街的途中順路購買,一共花了三個小時左右,代購費就有近3000元,“基本把機票錢賺回來了”。
小紅書、抖音和微博等社交平臺上,類似的代購帖子並不少。

LV成了“日本土特產”
比五一期間出行遊客更早感受到代購熱潮的,是在日留學生和“工作黨”。
“三月就有人問我能不能代購,四月的時候詢問的人變多了。”陳漢之前只幫親戚朋友代購,現在則開始幫網友代購奢侈品、電子產品和各種模型玩具。
沒有太多代購經驗的他,坦言自己只是為了多賺點錢,“日元貶值,物價上漲,我們的工資卻沒多少變化。代購賺的也不多,就是個飯錢”。
在日本留學的麥基,每次去藥妝店和百貨商店都會遇到正在採購的代購,“還有人直接在店裡直播帶貨,有些一次能掃空整個貨架”。受到影響,她也開始在閒魚等平臺釋出一些商品的代購連結,只是下單的人還不算多。

匯率下跌,在日本工作的中國人買半價菜 圖源:小紅書“TokyoBoy”
曾經的代購,更多是專業人士,把代購做成了一門生意。而現在,留學生、海外“工作黨”和本來計劃遊玩的遊客,也被代購熱潮影響,加入其中做起生意。
在日本做代購的,也不僅僅只有中國人。
4月17日,日本觀光廳釋出資料,2024年1—3月的旅遊消費額達到1.7505萬億日元(約合82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3.3%。
博主“大叔繼續卷”告訴我們,奢侈品、手錶和相機都是熱門商品,甚至有人帶著摺疊單車和頭盔回國,很多韓國人也在日本搶購,“韓國離日本比較近,還有不少歐美和東南亞人”。

日本網友感慨“中國人有錢”
全球都在“爆買”日本,但消費能力最強的,可能還是中國人。
日本觀光廳資料顯示,中國遊客共消費3526億日元(約合165億元人民幣),位於遊客榜首,人均消費金額為293100日元(約合13741元人民幣),相當於每人都消費了一個LV speedy20包包。
代購不是門簡單的生意。
一方面,全球消費降級,選擇尋求日本代購的消費者,也是看中了“便宜”和“價效比”。他們依舊保持著謹慎的態度,雖然社交平臺上代購生意看著火熱,但實際能否成交取決於多個因素。
KoKo收到了幾十條私信和評論,詢問的人很多,真正決定購買的只有三四個,最後成交的也只有三單,“畢竟是幾萬元的東西,不是隨便說買就能買的”。
另一方面,日本的代購熱潮已經持續了近一個月,不少門店的熱門款式已經斷貨。兼職代購兩年的北北,連著跑了兩天始祖鳥門店,都沒有買到客戶的尺碼,只能無奈取消訂單,“熱門單品和熱門尺碼早就被搶光了,這兩趟算是白做工”。

圖源:抖音博主“大叔繼續卷”
早起排隊,跑好幾個店,和店員溝通,尋找更好的優惠政策,退稅……這些都是小問題,最大的問題,是如何將這些奢侈品和尖貨帶回國。
北北坦言,“代購就是門灰產”。她代購的奢侈品,外包裝袋基本都會丟掉,頂多留下一個防塵袋,或者和朋友分工,一個人帶包裝盒,一個人帶奢侈品,這些都是為了過海關時“避稅”,“稅一交,那價格優勢就沒了。而且現在代購這麼熱,海關查得也會比較嚴格”。
赴日代購熱潮下,也有人保持著理性。
曾是專業代購的劉意,選擇放棄加入這次的代購“混戰”中。
在她看來,代購就是賺差價。以前代購能賺錢,更多是靠著資訊差和價格優勢。但現在,出國門檻變低,往返日本機票最低不到1500元,社交平臺也讓資訊差縮小,代購不再是一個能賺大錢的生意。

和日本代購相關的另一個話題,就是“被稅”
曾經算上各種優惠能夠12000元到手的包,轉手賣14000元,客戶也會樂意接受,因為比國內專櫃便宜兩三千元。
但現在,隨著各個社交平臺的發展,代購的價格越來越“透明”,“你賣14000元,客戶會說小紅書上有攻略說12000元就能到手,你為什麼賺我這麼多,忽視了代購機票、住宿這些成本。很多代購為了節約成本都住膠囊旅館,趕紅眼航班,越來越捲了”。
打擊到代購生意的,還有國內電商平臺。
2015年,劉強東曾在京東全球購澳大利亞釋出會上表示,過去中國人購買國外產品依靠代購,是因為關稅比較高,跨境貿易不夠便利,而隨著政府對跨境電商的支援,這個障礙已經被解決了。所有的零售,最後都是大商家的事,只有大零售商才有供應鏈管理能力,“個人賣家建立不了供應鏈,也提升不了供應鏈效率”。
現在,天貓、京東乃至拼多多,都售賣著各類海外尖貨,曾經小眾到只能在代購處購買的尖貨,也成了電商平臺稀鬆平常的商品。

曾經的日本網紅商品,在電商平臺隨處可見
劉意現在幾乎不再做日韓美妝和護膚品的代購,“一個就賺七八塊或者十幾塊,而電商平臺的價格能比代購低二三十甚至五六十”。
一些業內的大代購,已經靠著生意優勢招兵買馬,和免稅店直接談生意轉型正規軍,或是做起經銷商;眾多零散的小代購,則紛紛轉行或者做兼職。
在不少專業代購看來,日本的代購熱潮也不會持續太久。
2022年,日元匯率曾創下了近20年的新低,彼時的日本代購也火爆了一段時間。緊隨其後的,就是LV、香奈兒和卡地亞等奢侈品品牌價格上調的資訊——奢侈品會為了保持稀缺性和奢侈性,刻意控制專櫃售價和出貨量。
在北北看來,不管熱度能持續多久,她只想趁著現在先賺一筆快錢,“這樣的代購機會越來越少了”。陳漢這樣被捲進代購熱潮的散兵遊勇,也不太在意這股代購熱潮能持續多久,“我比較期待匯率穩定變正常,生活恢復,我一個大男人也不用去專櫃搶購女包了”。
*本文由微信公眾號:電商線上授權野性消費吧轉載,轉載請聯絡原出處。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野性消費吧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