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週日,又是人類朝和平邁進了一小步的日子,也是人類對邪惡妥協了一小步的日子。
加沙停火的第一天,哈馬斯釋放了三名以色列人質,以色列釋放了90名巴勒斯坦囚犯。1比30,這就是不同文明對於生命價值的差距。
週一凌晨,載著巴勒斯坦囚犯的大巴抵達約旦河西岸城市貝圖尼亞,成千上百人歡呼並鳴響喇叭表示歡迎。
一個在卡達、美國斡(qiang)旋(po)下的停火協議,在加沙地區執行,以哈互相交換了人質和囚犯。
在被哈馬斯扣押471天后,三名以色列人質獲得釋放,他們分別是羅米·戈南、艾米麗·達瑪裡和多倫·施泰因佈雷徹。
另一邊,兩輛大型白色巴士載著被拘留者,駛出位於約旦河西岸城市拉馬拉的奧弗監獄,90名巴勒斯坦囚犯被釋放,
哈馬斯稱,從以色列監獄獲釋的人包括來自西岸和耶路撒冷的69名婦女和21名少年。報道稱,他們因與以色列安全有關的罪名被拘留,從投擲石塊到更嚴重如謀殺未遂的指控,也有人因在Facebook上發帖被拘留,遭控釋出“煽動”內容。
下一批人質和囚犯將於星期六(1月25日)獲釋。總的來說,在為期42天的停火第一階段,哈馬斯和以色列應該釋放33名人質和1000名巴勒斯坦囚犯和被拘留者。

01
停戰協議充滿了互不信任
停火協議,雙方是分階段進行的,具體說就是分成三個階段,在不同階段進行不同的交換,然後開創美好的明天。
第一階段將持續六週,核心是交換人質與囚犯。哈馬斯會釋放婦女、老人和病人,人數為33人;以色列預計釋放超過1000名巴勒斯坦囚犯及被拘留者,其中包括因恐怖襲擊而被判長期徒刑的罪犯。報道指出2023年10月7日參與襲擊以色列的哈馬斯分子不會被釋放。
具體來說,雙方都會以擠牙膏的方式逐步釋放人質,第一次是三名女孩,第二次是一週後,哈馬斯會再釋放四名人質。
以色列軍將撤出加沙人口密集地區,並在加沙東部和北部,建立800米寬的緩衝區。巴勒斯坦難民也被允許按照以色列劃定的路線回到家園。
如果前期履行協議順利,雙方將在停火第十六天對協議第二、第三階段細節展開談判。
第二階段具體細節還沒有,但大框架還是有的,主調是哈馬斯釋放所有人質,以色列從加沙整體撤軍,實現和平。
第三階段只有個遠景規劃,大致是重建加沙。
這個協議,目前看也只有前兩個階段具有可操作性,但雙方都是賊佬試沙煲,見步行步。
以色列內部對哈馬斯的不信任是顯而易見的,他們甚至不相信哈馬斯真的能交出33名人質,認為其中有的人已經不在人世了。
所以停火協議的核心是哈馬斯能全面履行,不折不扣交出所有的人質。否則戰事仍然隨時會爆發。
目前人質狀況是這樣的,哈馬斯綁架了251名人質,其中91人目前被認為留在加沙,其中包括以色列國防軍確認死亡的至少34人的屍體。
哈馬斯在11月底為期一週的停火期間釋放了105名平民,此前還釋放了4名人質。8名人質被以色列軍隊解救,40名人質的屍體也被找到,其中包括3名在試圖逃脫時被以色列軍隊誤殺的人質。

人質艾米麗失去了兩根手指
02
以色列的打算
哈馬斯高階官員奧薩馬·哈姆丹在採訪中洋洋得意地表示,哈馬斯的勝利在於以色列參與了任何談判。
“以色列曾希望透過武力收回他們的囚犯,但現在他們卻透過談判收回他們,”哈姆丹說,“除非透過談判,否則他們無法活著收回任何囚犯。”
哈馬斯藉助此番交換人質,大做了一番文章。兩輛大巴載著巴勒斯坦囚犯,駛出位於約旦河西岸城市拉馬拉的奧弗監獄時,慶祝的煙花在天空綻放。大巴抵達貝圖尼亞時不得不緩慢前行以穿過擁擠的人群,人們喜極而泣、高呼口號,揮舞旗幟,還有人激動地爬上車輛頂部。
以色列人注意到,當人質被釋放時,一排排武裝的哈馬斯戰士包圍了車輛,顯示出他們仍然有力量控制局勢。
《聖城報》等巴勒斯坦媒體播放了來自加沙的圖片和影片,將此描述為哈馬斯的勝利。他們稱影片展示了“巴勒斯坦各派”,而不僅僅是哈馬斯。影片還展示了平民與槍手一起慶祝的場景。

哈馬斯大張旗鼓歡迎被以色列釋放的囚犯
以上這些狀況,引起了以色列人的擔憂,“我不相信也不信任哈馬斯。”“我很興奮,但也害怕這一切會失敗,”“我們不只想要他們三人,我們想要他們所有人。我們不會善罷甘休,直到他們都回家。這些家庭不能再受苦了。”
這些話反映了以色列人的普遍心態,他們一方面期待人質回來,另一方面對哈馬斯是否會死灰復燃保持擔心。
以色列媒體評論道:哈馬斯似乎從加沙的隧道和廢墟中走出來,表明儘管戰爭持續了 15 個月,但哈馬斯從未失去對該地區大部分地區的控制。儘管哈馬斯遭受了以色列國防軍的多次打擊,但它仍能招募新成員,甚至準備好卡車和貨車,準備重返街頭,展示其存在。
過去20年,以色列不止一次給與哈馬斯沉重打擊,但每一次對手都因為國際干預得以逃出生天,這一次會不會也是這樣呢?
熊叔認為,這一次哈馬斯逃不了,而這種交換,包括哈馬斯可能出現的勝利宣傳,都在內塔尼亞胡的意料之中。
對於以色列政府而言,一年多的戰爭,拯救的人質並不多,這說明,一場投鼠忌器的戰鬥,並不能實現讓人質回家的短期目標。
因此交換是比較實際的做法,它有兩個結果,第一,哈馬斯履行承諾,放回大部分仍然存活的人質,以色列可以宣佈階段性勝利。畢竟國內要求人質平安歸來的不在少數。

其二,哈馬斯沒有履行承諾,人質不交回來,甚至發動一定規模反擊,那正好回擊了那些哭哭賴賴要以色列停手的白左。
川普的國家安全顧問邁克·沃爾茲表示,如果哈馬斯違背加沙停火換人質協議,美國將支援以色列“做它必須做的事”。
他還說:“哈馬斯永遠不會統治加沙。這是完全不可接受的。”這相當於充當和事佬的美國對後續事件的態度——支援以色列在協議破裂後繼續戰爭,不支援哈馬斯繼續統治加沙。
所以,熊叔認為哈馬斯逃不掉,在以色列和美國心中,哈馬斯就是death man,現在的妥協只是為了實現近期目標,換回大部分人質而已;而遠期目標,徹底消滅哈馬斯,或者至少剝奪哈馬斯在加沙的統治。
熊叔一早說過,解決哈馬斯,是經濟先行,卡住哈馬斯的經濟來援,這夥賊就要崩。順序是經濟大於軍事,軍事大於政治。
熊叔對所有嗶嗶政治的說法都嗤之以鼻,這種就是毫無營養的人云亦云。政治是什麼?革命導師說的很清楚,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中國有句老話,叫狗改不了吃屎,你覺得哈馬斯這條狗能改得了嗎?
END
PS:停火協議是不是好事呢,當然是好事,至少人質生命有了希望。
所以以此好事,各位朋友也不吝點贊、轉發、打賞三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