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2:
談心談話是做好輔導員工作的基本功。
“基本”說明應該是都要會,都該做,說起來不復雜,似乎就是面對面說說話;但又很考驗“功力”,需要智慧,需要耐心,需要技巧,需要方法。
雖說是基本功,也確實還有一些同事,談心談話是出於無奈,是沒有辦法,是逼到眼前了才不得不談,不得不談往往就容易談不得法,談不得效。
但範蕊不是,她是打心眼裡熱愛透過交流完成互動和教育的這個過程。過去的這麼多年,她一直在堅持每天至少和一名學生進行面對面的談話,也正是因為這種發自內心的熱愛,談話從基本功和必修課變成了她的認同和她的堅持,也就水到渠成地變成了呈現在讀者面前的這本書。
堅持、認同和熱愛談心談話,說起來好像也不困難,難的是做,難的是一直做,難的是做到位,難的是有效果。思想政治教育要追求實效,實實在在的效果當然要體現在學生身上。這種效果還不只是談話結束,學生起身離開時是否滿意、是否認同、是否有收穫,更在於再過些年,學生是否還能夠從當時的交流過程中感悟到成長,感受到影響。
而我們,也可以帶著過去的實踐和經驗開啟這本書,透過跟範蕊一起剖析談心談話的過程、特點、體系做更多觀察,有更多發現。




這是一本有厚度的書。這本書的寫作過程雖然只有一年半,但背後卻是範蕊十五年和學生相處的點點滴滴、日日夜夜。十五年是時間的流逝,也是經驗的累積;是案例的記錄,也是成長的痕跡;是學生的故事,也是精準的教育。這些時間、案例、故事慢慢增加了書籍的厚度,這些經驗、成長、教育慢慢積澱成生命的厚度。
這是一本有色彩的書。這本書的案例很豐富,涉及思想變動、情感起伏、考試失敗、網路遊戲、心理危機等學生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一個觀點都是一個思考,每一個案例都是一個鮮活的故事,每一個故事都是一個生命的可能,每一種可能都是一個鮮亮的顏色,這種多彩讓我們看到了教育的意義和堅持的理由。
這是一本有情感的書。範蕊是真誠的,也是坦誠的。真誠體現在她的毫無保留以及和盤托出,願意將自己多年的實踐和積累為輔導員同事現身說法,願意幫助更多的學生工作者尤其是上路新手少走一些彎路,多攢一份信心。坦誠體現在她能夠直面工作中的不足,承認自己的無能為力,對於同樣在成長的我們,有些問題還要做到不逃避,不迴避。



不知道你為什麼拿起這本書,也不知道你讀完會有什麼感受,畢競它能帶給你什麼,更多取決於你抱著什麼樣的態度和目的開始你的閱讀。
於我,讀書的狀態應該就像在一個春風和煦的午後,對面坐著我們的老朋友,陽光正好,氛圍輕鬆,手裡捧一杯清茶,心裡帶幾分信賴,聽她娓娓道來,說說那些帶著愛與溫暖的故事,說說那些與青年一起經歷的幸運與美好。
希望你也能有所收穫。
徐川(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