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週一晚間,美股大幅高開,現道指漲1.01%,納指漲1.75%,標普500指數漲1.32%。

個股方面,晶片股普漲,美光科技漲逾7%,AMD、英特爾漲約4%,英偉達漲近3%。蘋果漲近7%,惠普漲逾5%,戴爾科技漲近9%,特朗普政府豁免消費電子等產品的對等關稅。高盛漲超3%,第一季度股票交易收入超預期。此外,高盛董事會批准了至多400億美元的股票回購計劃。
值得一提的是,美股開盤後,中國資產暴漲,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高開高走,現漲超5%。阿里巴巴漲超6%,京東漲7%,小鵬汽車漲4.8%,蔚來漲超4%,極氪漲超4%。


不過與股市相比,美元近期的走勢有些不盡如人意。截至4月14日,美元指數持續下跌,從103.51一度跌至99,創近三年新低。一直到開盤前,微微翻紅。

幾十年來,美國經濟的相對穩定使得美元能夠發揮世界儲備貨幣的作用,被全球各國央行持有。這也使得美國能夠以低成本借款並彌補其經常賬戶和政府預算的“雙赤字”。
然而,最近因為特朗普“反覆無常”的關稅政策,使得國際資本加速撤離美元資產。
美元近期的趨勢不僅反映了市場對關稅政策的恐慌,更揭示了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根基正在動搖。
01
政策反覆與市場信心崩潰
彭博的一項最新調查顯示,儘管特朗普上週緩和對等關稅立場,但投資者們仍計劃削減美元資產的配置敞口。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的最新統計資料顯示,截至4月8日當週,全球投機客們自去年10月以來持續增加美元空頭頭寸,美元波動率指標仍處兩年高位。
業內人士認為,美國政府掄起的“關稅大棒”,在無差別揮向全球的同時,也傷及自身,將美國經濟帶向衰退,並不斷反噬美元資產吸引力。
傳統上,美元在全球危機中因避險需求走強,但此次美股、美債與美元同步下跌(即“股債匯三殺”)打破了這一規律。如上週,美國國債被持續拋售。週五,美國國債連續第五天下跌,10年期美債收益率上漲6.86個基點報4.4876%,30年期美債收益率漲0.72個基點報4.8723%。一週的時間,10年期美債收益率累計飆升近50個基點,創2001年以來最大單週漲幅;30年期美債收益率上漲超46個基點,創下1982年以來最大單週漲幅。
這一反常現象表明,投資者對美國經濟治理能力的質疑已從區域性蔓延至全域性。摩根大通資產管理公司直言“美元的特殊性已終結”,這八個字道出了一個正在發生的歷史性轉變。
美國知名經濟學家彼得·希夫更是在上週表示:“當前世界正在加速拋售美元,我從未見過美元資產遭遇如此大規模的拋售。美元、債券和股票都遭受重創。我不記得美元兌瑞士法郎何時曾一天內下跌3.5%。美國搭乘全球順風車的旅程即將戛然而止,各位投資者繫好安全帶吧。”
德意志銀行外匯研究主管George Saravelos用“未知領域”形容當前局勢:“我們正在目睹包括股票、美元和債券在內的所有美國資產價格同時暴跌。我們正在進入全球金融體系的未知領域。他甚至直言,美元需求的突然下降也表明各國正在重新考慮對美元的依賴,儘管美元近一個世紀以來一直是世界主要儲備貨幣。”
市場波動資料為這些警告提供了有力佐證。自特朗普啟動對多國懲罰性關稅以來,美元、美股和美債的波動幅度已堪比新冠疫情與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全球資本正在重新評估美元資產的安全邊際。
01
美元霸權或許正迎來它始料未及的黃昏時刻
據路透社報道,日本首相石破茂週一對特朗普的決定可能對世界經濟造成的損害發出了迄今為止最強烈的警告,指出美國關稅政策可能嚴重擾亂全球經濟秩序。這一表態反映了國際社會對特朗普貿易政策的普遍擔憂。
與此同時,《Chokepoints》作者Edward Fishman從更深層的制度層面指出,除了關稅政策外,白宮對法治和美聯儲獨立性的威脅同樣在侵蝕美元的長期吸引力。他預測,這種系統性風險的累積將加速世界貨幣體系向"多極"格局的轉變。
挪威Sparebank 1 Markets AS高階策略師Dane Cekov從市場角度發出警示:美元指數若要止跌回升,特朗普政府必須在貿易戰全面升級前達成和解協議。隨著未來幾個月關稅政策對美國經濟硬資料(包括消費者支出、通脹和就業)的負面影響逐漸顯現,美元可能面臨更大幅度的貶值壓力。這一觀點得到了經濟資料的佐證——美國2月PCE同比上漲2.5%,消費者通脹預期已攀升至5%,滯脹風險正在加劇。
近日,鳳凰“K 說聯盟”特邀中航基金副總經理、首席投資官、鳳凰“K說聯盟”成員鄧海清認為,特朗普這關稅大棒,最後可能沒有討到什麼便宜,但是把帝國美元霸權的房頂給掀翻了。“特朗普這把賭的大,他本來是想訛詐筆鉅款補貼國庫空虛的美國,沒想到可能結果是把美元錢袋子給揍破個大洞。”
在最近的一期直播中,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高階研究員、鳳凰“K 說聯盟”成員邵宇表示,“中長期來看,美元的霸權會有所削弱,但會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如果回顧歷史,1890年美國的經濟總量已經超過了英國,但是美元成為霸權貨幣的話要到二戰以後,中間有50年的間隔。(全球化用)美元用了80年,現在要慢慢調整,這個過程不會特別快。”
經濟學家警告,關稅推高進口成本的同時抑制消費和投資,可能引發物價上漲與經濟停滯並存的“滯脹”,進一步削弱美元吸引力。
歷史經驗表明,儲備貨幣地位的喪失往往始於信心的緩慢侵蝕,終於信用的突然崩塌。當前美元面臨的正是這樣一個臨界點——當關稅政策不斷製造貿易摩擦,當貨幣政策獨立性屢遭質疑,當資產波動性持續放大,全球投資者不得不重新審視對美元的依賴。
這場危機本質上是信任危機,其深遠影響可能遠超市場預期。在全球化退潮與地緣政治重構的時代背景下,美元霸權或許正迎來它始料未及的黃昏時刻。
參考資料:
《美元“王座”崩塌:特朗普“關稅炸彈”持續炸穿美元防線》財聯社
往期推薦

來自特朗普票倉的美國商人:我們為什麼要向好朋友徵稅?
“關稅迴旋鏢”反噬美國經濟, 美聯儲緊急釋放救市訊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