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25年美高選校高峰期,面對全美5000+所院校,擇校是個費時費力的事情。家長都希望透過一個清晰準確的排名幫助孩子儘快找到心儀的學校,面對五花八門的排名,該如何參考呢?普林頓教育今天就要來和大家聊聊美高排名的那些事,讓大家對學校排名有一個更為系統和全面的認識。
美高常參考的排名:
Niche——“美國高中版大眾點評”,有來自美國教育部等官方機構的資料統計,更有來自學生和家長的真實反饋,美國學生和家庭經常用來查詢學校資訊的網站!
Finding School——中國家長使用最多的排名和查詢學校資訊的寄宿學校網站。
PrepReview——針對常春藤大學和“哈耶普斯麻”錄取率所釋出的收費排名網站。
Boarding School Review——針對美國300+私立寄宿高中進行評估,但是沒有一份綜合排名榜單。
01
NICHE排名
Niche是全美各類排名的綜合性網站,被稱為美國版的大眾點評,資訊多來源於美國教育部等官方機構的資料統計、在校學生和家長的反饋(比如:學校的氛圍,就讀體驗,學生滿意度等,而這些資訊往往能給我們帶來更直觀更全面的瞭解),在美國高中排名中具有一定說服力,美國學生和家庭經常利用Niche排名查詢學校資訊。
Niche會給學校打分並給出所在州內的排名。針對美高的等級排名,Niche將學校分為3個等級:A(A+,A-,A),B(B+,B-,B),C(C+,C-,C),其參考因素有學術/師資/社團俱樂部/學生多樣性/大學升學走向/體育活動等,另外,Niche 還會就某一特定方面給學校排名,比如:STEM 或藝術方面等。原因是美國的高中各式各樣,不少高中有非常突出的特色。那麼,綜合評分就不能完全反映出這些高中的特點。
NICHE排名參考的權重:

1、頂尖大學錄取指數:根據Niche Best Colleges排名,學生最感興趣或繼續就讀的大學的平均分數,佔比32.6%。
2、大學入學比例:進入四年制大學的畢業生比例,佔比21.2%。
3、文化與多樣性:基於種族和經濟多樣性以及學生和家長對學校文化和多樣性的調查統計,佔比15.4%。
4、學生&家長體驗調查:關於學校學生和家長的整體體驗,調查問卷的評分為 1-5 分,佔比15.4%。
5、師生比例:學生與全職教師的比例,注:師生比例不代表平均班級人數。佔比15.4%。
完整NICHE榜單可新增小助手領取


02
FindingSchool 排名
FindingSchool 主要針對國內家長,主要針對寄宿高中排名,積累了大量的讀者的反饋資訊。評估與排名所使用的資料主要有三個來源,學校官方資料,公共資料和FS使用者自主提交的資料。
榜單演算法的最高權重是升學維度(30%),其次是學術維度(24%),課餘活動(14%)、使用者點評(12%)、中國學生管理(12%)和地理社群(8%)。
FS排名參考的權重:

值得一提的是榜單中的“中國學生管理”項,是針對中國家庭設計的。尤其參考了學校的國際/中國學生比例和管理力度、住宿方式和是否配備中文老師照顧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對於中國市場的重視程度等。另外,還設定了中國家長“點評”項,不僅考量了中國家庭對學校的打分評價,還有學校的受歡迎程度和點評數量。
完整FS榜單可新增小助手領取(含標化要求)


03
PrepReview 排名

PrepReview針對美國私立高中每年會給出3個榜單:前50私立高中綜合排名,前30私立走讀名單,前30私立寄宿名單。
評估的唯一指標:該高中的常春藤大學入學率及麻省理工和斯坦福大學錄取率所釋出的榜單。榜上有名的學校都是全美頂尖的私立高中,排名依據為學校近五年來錄取至最頂尖大學的學生比例情況,資料是根據學校招生辦提供的大學升學資料創作的, 所以這個的排名和傳統排名的不一樣就是在於,它看的不是SAT平均分, 而是就讀常春藤盟校的人數比例。對於條件特別優秀而且最終目標是常春藤大學的中學生,很有參考價值。

04
Boarding School Review

Boarding School Review針對美國300+私立寄宿高中進行評估,但是沒有一份綜合排名榜單,根據19項考核指標的統計結果將學校分在不同等級(每個指標匹配排出了一個榜單),同一等級的學校按首字母排列,不再進行等級內排名,因此學校並不存在排名第一或者第二之說。家長選擇時更多是看根據某種考核指標學校處於哪個級別。
官網針對這一點也給出瞭解釋:“我們的網站沒有提供學校的整體排名,因為整體排名意味著一所學校客觀上比另一所學校更好,但事實並非如此。”
而Boarding School Review衡量美高的這19個指標分別是:最低錄取率、最高的平均SAT成績、最高的平均SSAT成績、學費最便宜、學生獲得經濟援助的比例、班級平均人數、師生比、擁有高階學位的教師比例、寄宿學生百分比、國際學生百分比、有色學生的百分比、最大學生團體數、最小學生團體數、最大捐贈基金、學生獲得捐贈金額最高、體育運動最多、課外活動最多、AP/高階課程、建校歷史等等。
最後要告訴家長的是:不論是哪種排名,都不能作為擇校的唯一標準。適合的才是最好的,明確自己的需求和孩子的特點:
是追求頂尖學術,還是注重全面發展?是喜歡寄宿管理制度,還是偏愛走讀生活的靈活等等?只有明確了這些關鍵點,才能準確篩選出符合自己需求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