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虛高的反噬:為什麼超額融資會阻斷企業生命線?

日報
專欄
熱點
國際
活動
一次執行到位的估值重置能使企業擺脫虛高估值與過度融資的泥潭,為可持續增長奠定基礎。(首圖來自圖蟲創意)
譯者|高旭 原作|Sergey Gribov <<<<
來源|CRUNCHBASE.COM <<<<
估值過高仍然是風險投資領域的一個老大難問題,對創始人和投資者都有影響。2021年的估值虛高持續給初創企業帶來壓力,尤其是在當前市場低迷的情況下。
現在,人工智慧初創企業的估值攀升速度咄咄逼人,歷史似乎準備再度重演。
雖然拒絕融資很難,但在可能的情況下,剋制往往是更好的選擇。否則,創始人就有可能讓自己的公司走向失敗。
估值過高的原因
多重因素推高了企業估值。例如,二次創業者由於經驗豐富、人脈廣泛、風險較低,可以獲得更高的估值倍數。但市場力量也發揮著作用——當投資者的需求超過優質專案供給時,估值必然水漲船高。
以色列網路安全領域堪稱典型案例。儘管當地風投機構可投資金(dry powder)降至歷史低點,但外國投資者對以色列早期網路安全專案的投入卻同比翻倍。2024年以色列網路安全初創企業融資額達40億美元,較2023年的18.9億美元大幅躍升。
退出機會也在增加,去年的網路安全併購交易規模達到45億美元,20家活躍的網路獨角獸公司總估值達610億美元。
在資本狂熱追逐下,估值溢價得以持續。據觀察,以色列網路安全初創企業當前估值已比美國同類公司高出40%,這背後正是這樣一個自我強化的生態系統。
問題所在
然而,估值過高會在後續融資中帶來一系列問題。創始人面臨更嚴重的股權稀釋,難以獲得後續融資支援,往往不得不進行延展輪融資,而非獲得穩健的A輪或B輪投資。早期融資額度過高還會導致企業陷入高消耗模式,降低資本使用效率,使可持續規模化發展更加困難。
假設一家公司以1200萬美元的投後估值完成了種子輪融資,募集資金300萬美元。如果這家公司的年度經常性收入(ARR)增長到80萬或90萬美元,就能夠以2500萬美元的價格進行A輪融資。然而,如果該公司種子輪的投後估值已高達2500萬美元,則下一輪融資時可能面臨估值上限的困境(即難以突破此前的估值水平)。
這是以色列一些初創企業經常遇到的陷阱。結果,他們失去了以色列市場的溢價,往往被迫接受與前期持平的估值融資。
擴充套件輪的兩難選擇
許多創始人不願意接受估值持平或者估值下調,轉而選擇擴充套件輪融資。
這種方式使企業能夠在不明確調整估值的情況下獲得額外資金。雖然此舉能為部分企業爭取時間,但對更多企業而言,往往只是延緩了估值調整的必然性。若市場關注度未顯著改善,後續融資將愈發艱難。
創始人可以做些什麼?
首先,只籌集所需資金。過早吸納過多資金會限制靈活性,營造出資金充裕的假象,容易引發過度開支。
其次,優先保障資本效率。若估值過高已成事實,應戰略性調整開支結構,延長企業運營的跑道週期。
最後但同樣重要的是,敢於直面估值重置。估值持平或降低的融資輪雖令人痛苦,卻往往是破局重生的最優選擇。
揭開估值下調的神秘面紗:為什麼它很重要?
創始人為避免股權稀釋竭力規避降價融資,而投資者因需直面投資組合減記的艱難決策同樣躊躇。然而在許多情況下,估值重置往往是企業重獲健康發展的關鍵路徑。成熟投資者明白:保持創始團隊積極性遠比維護早期投資者賬面回報更重要。為此,部分機構會在降價融資後透過期權池補充等機制,為核心團隊注入新的激勵動力。
估值持平或降低的融資輪實際發生頻率遠超公眾認知,只是多數未被公開披露。企業長期生存能力才是根本——只要團隊實力過硬、產品經得起市場檢驗且業務增長真實可見,資本終將回流。一次執行到位的估值重置能使企業擺脫虛高估值與過度融資的泥潭,為可持續增長奠定基礎。
*本文版權歸“未央網”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開通白名單請在評論留言,轉載時在文首註明來源及作者。
REVIEW
推薦閱讀

在看”點這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