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社23日報道,歐洲議會國際貿易委員會主席貝恩德·朗格在接受德國新聞電視臺的採訪時透露:“歐盟同中國正接近就取消對華加徵的進口電動汽車關稅達成解決方案。”這是歐洲方面有關中歐電動汽車關稅問題的最新表態。
歐洲當然不會
無條件
的取消中國電動汽車的關稅的。
我們的分析是:中國有可能會適當降低歐洲燃油車的關稅,然後歐洲取消對中國電動汽車的關稅——目前中國對歐洲大排量燃油車徵收25%的關稅。
這個不難理解,彼此利益交換嘛。
今年6月份的時候就傳出這個訊息,只不過當時可能是歐洲要價太高,我們沒有同意——事實上,中歐就電動汽車關稅問題已經談了近半年的時間了,之所以到現在還沒有談成,可能就是因為雙方在降低多少關稅上存在矛盾(歐洲希望中國能多降點,中國希望能少降點,然後就在那不斷的“討價還價”,一直到現在)。

隨著特朗普贏得美國大選,並威脅要對歐盟發動貿易戰,這個時候,歐洲就必須要向中國讓步了,否則同時和美國、中國打貿易戰,歐洲承受不了。所以,最近就傳出了“歐洲要取消中國電動汽車關稅”的訊息。
歐洲取消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徵的關稅,我們自然也要適當降低歐洲燃油車的關稅了。當我們降低歐洲豪華車的關稅後,歐洲車在中國市場上的價格就會下跌,然後有些人就會去購買。
這裡,我們再次呼籲:如果條件允許,即使中國降低歐洲燃油車的關稅,我也希望大家儘量還是選擇國產。
關於國產,我們曾寫過很多篇文,每一篇文都有一個核心思想,那就是:支援國產!
今天,我們再次呼籲:支援國產。
哪怕國產商品的質量比外國同類商品要差些,哪怕外國商品的價格要比國產的低些,我們也要支援國產!
我為什麼不遺餘力的呼籲大家支援國產?
因為除了我們這些自媒體人外,其它國有媒體或政府人員都沒有辦法公開呼籲大家支援國產——由於我們的製造業,尤其是中低端製造,基本已經壟斷全球了,如果政府或國有媒體公開呼籲大家支援國產,那麼就可能被世界其它國家“圍攻”,不利於中國製造在國際上的發展,更不利於中國經濟的發展。
當然了,我相信肯定會有人說:有些國外商品質量好、價格低,我為什麼要選擇國產?你這是在“道德綁架”?
這是道德綁架嗎?
如果大家仔細看新聞的話就會知道:特朗普曾不斷的公開呼籲美國人購買美國貨,拜登上臺後更是下令購買美國貨,莫迪也不斷公開的呼籲印度人購買印度貨……
2021年的時候,拜登就釋出了一則“購買美國貨”的行政命令,而且在推特上公開說道:“這個(道理)很簡單:當我們花(美國)納稅人的錢,我們應該將它們用於購買在美國生產的商品,並支援國內就業。我的‘買美國貨’行政令正是用於此。”
這條推文還配了一張寫有“納稅人的錢應該支援美國就業”的圖片。

試問:如果美國商品質量好、價格又低的話,那麼拜登又何必簽署“買美國貨”的行政命令?
試問:如果印度商品質量好、價格又低的話,那麼莫迪又何必呼籲印度人購買印度貨呢?
……
正是因為他們本國的商品價效比低,沒有競爭力,所以他們才呼籲本國老百姓購買本國貨的。否則,還需要他們去呼籲,甚至動用行政命令嗎?
很顯然,購買本國貨肯定是對本國有巨大好處的,否則他們也不會那麼做!
購買本國貨的好處很多,我們在以前的文中也多次做出過詳細的說明,但是很多人依舊想不明白,所以我們今天用一些最簡單的例子做比喻,爭取讓所有人明白這其中的利害關係。
假設你是賣蘋果的,我是賣梨的,我們是鄰居。
以前,我們之間是這樣合作的:我的蘋果賣5塊錢一斤,你的梨也賣5塊錢一斤,我拿5塊錢買了你一斤梨,然後你拿著5塊錢買了我一斤蘋果……我們之間就這麼迴圈下去,我買你的蘋果,你買我的梨,我們兩都是既有蘋果吃,也有梨吃。
現在,突然來一個外地人,他也是賣蘋果的,他的蘋果比我的大,價格還比我的便宜,只要4塊錢一斤,結果你去買了他的蘋果。
原本只有5塊錢,你拿4塊錢去買了他的蘋果,人家賺到4塊錢後就走了,你只剩1塊錢了,不夠購買我的蘋果了……
這時就會出現:你沒有錢購買我的蘋果了,你不買我的蘋果,我也沒有錢購買你的梨了——我的蘋果、你的梨,只能等著爛掉了。
購買本國商品其實就和上面的“我買你梨,你買我的蘋果”是一樣的,只不過過程稍微複雜一點而已:你的錢被張三賺走了,張三買了李四的商品,李四又買了王五的商品,王五又買了趙六的商品,趙六又來買你的商品……
這就是購買本國商品的第一個好處——財富始終留在國內不斷的迴圈,促進了各行各業的發展。相反,你如果購買了外國商品,哪怕它的價效比再高,那也等於讓財富外流了,不利於本國經濟的發展。
假設中美兩個企業生產了一件一模一樣的商品,
它們的價格都是100元一件
,中美兩國對企業的稅率也是一樣的:中國企業要給中國政府交30塊的稅,美國企業要給美國政府交30塊錢的稅。
如果你購買了本國的商品,那麼這個稅就被中國政府拿走了,中國政府有錢以後就會拿著這個錢去建學校、道路、橋樑或發展軍事等,最終這個錢還是用在所有中國人的身上了。相反,如果你購買了外國商品,那麼你就再也享受不到這些好處,甚至可能會變成殺死你的子彈!
這就是購買國貨的第二個好處——增加了國家的稅收,而稅收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這個錢最終等於還是你的。相反,如果你購買了外國商品,那麼就等於給別國納稅了,對你非但沒有任何好處,甚至會有嚴重的危害!
另外,購買國產商品,還能增加本國就業等。
當然了,上面這個說的只是支援“可替代”的一般性商品的好處,對於一些高科技產品,購買國貨的意義則更加的重大,因為高科技產品的利潤非常的高。
大家都知道,在近現代,我們中國落後了——直到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們才有了自己的工業體系,但是我們的工業基礎是非常薄弱的,遠遠不能與2-300年前就已經進入工業社會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相比。
你已經養殖了幾十年的螃蟹了,積累了很多的技術,而且前期的投資早就收回了,所以你的螃蟹肯定是養的又肥又大,而且價格還不那麼貴。
這個時候,如果我也想養螃蟹,那麼我的成本肯定要比你高很多——由於對螃蟹的疾病認識不足和水質要求把握不準,我養的螃蟹存活率比較低;由於飼料搭配技術不完善,我的螃蟹個頭不那麼大;由於我剛涉及這個行業,沒有知名度,需要做很多的廣告,投入比較大……
想要完全的搞清這些問題,將整個體系最完美的搭配起來,那不僅僅需要大量的時間,同時也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援——高階製造比這個要複雜千萬倍,任何一個高階製造涉及到的專利都是幾萬,甚至十幾萬個專利,你想要不被人掐脖子,就必須把核心技術都給攻克了。
所以,這個時候,我就必須要得到大家的支援——只有大家來購買我的“個頭小、價格還高”的螃蟹,我才能有足夠的錢進行更多的研究和試驗。
對一些核心的產業,以前我們只能採取兩種辦法:
第一,對別國企業加徵鉅額關稅;
只有對別國企業加徵鉅額關稅,才能讓別國產品在國內賣出天價——在國產商品質量不如對方的情況下,只有讓外國商品“價效比”嚴重失調,才能讓本國企業獲得足夠多的利潤,讓它們有錢開展各項研究,促進科技的發展。
第二,國家進行大量補貼。
商品價格太高就不利於擴大市場,不利於企業的發展,所以國家只能透過鉅額補貼才能大幅度降低商品的價格:商品價格降低了,才能有更多的人購買;購買的人多了,使用的人多了,發現問題的速度就會加快,就能進一步完善商品,促進技術的進步……
但是,這種做法現在行不通了。
在全球化的時代,國家政策支援和財政補貼往往會被別國抓住“小辮子”,會對中國商品發起“反傾銷調查”、加徵鉅額關稅,相關企業甚至可能被有關國家實施鉅額罰款,只有國人自發的購買國產商品才能讓其它國家沒話可說——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國家的領導人呼籲本國老百姓購買本國商品,而不是用政策阻擋別國商品進入本國的主要原因(如果你用政策阻擋別國商品進入,那麼別國也會用政策阻擋你的商品進入它的國家)。
所以,這個時候,企業就需要我們老百姓自發的來支援它!
很多人羨慕歐美國家的高福利,但是大家想過歐美國家的高福利是從哪裡來的嗎?
答案就是:歐美國家壟斷了高科技產品。
歐美壟斷了高科技,所以即使他們把價值1塊錢的商品以1000塊的價格賣給我們,我們也不得不買!而他們從中國人身上剝削來的財富一部分被美國政府以稅收的形式轉化為人民的福利了——美囯正是依靠技術壟斷,所以他們才可以擁有“甜美”的空氣可以呼吸,擁有豐厚的福利可以領取,拿著超過我們十倍的工資……
所以,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如果我們不想呼吸汙染的空氣、不想幹著低利潤的中低端製造,那麼我們就要打破它們的壟斷。
我們提一個問題:如果一件外國商品的價格始終是3000元,另外一件同樣的中國商品,價格是4000元。這時,我告訴你:如果你今年購買我的商品,那麼明年購買同樣的商品只需3500元,後年只要3000元,大後年就只要2500元、2000元……你會如何選擇?
我相信:只要你不傻,一定會選擇購買中國商品——因為從短期來看,你的利益是受損的,但是從長期來看,你獲得的利益是巨大的。
事實上,無數的事實已經證明了這點:
德國人壟斷生產、單價高昂的單項閥單價180多萬,使用壽命只有1到3小時,而在我們自主研發之後,價格只有德國人的九分之一,不到20萬,而使用時間卻大大延長。輪胎、防彈裝備、潤滑油等,都需要的石墨烯,以前是高階材料,國際市場上5000元 一克,2013年,寧波建成了年生產能力300 萬噸的生產線,石墨烯成本價格降為3元一 克;通訊行業的交換機的一塊板,15年前國外賣20萬,10年前,國內企業開始生產,5年 後價格降到1萬;水泥廠的磨機用減速機,當年國外的減速機 賣1000萬一臺,國產化之後價格只要300萬;積體電路行業,計算機需要的8086晶片,在上世紀80年代初都需要進口,成本近乎為零的東西,那時中國只能在國際上高價買,而當某微電子所做出了0.6um的積體電路生產工藝後,市場價格降到了5元錢;……
大家可以看出來:在中國人不會做之前,這些東西都是天價,一旦我們能夠生產後,這些東西都成了白菜價。
你敢說你沒有從中獲利嗎?
同樣,華為也是這樣的:在我們沒有自己的高階手機之前,外國人高價賣我們手機。但是,華為成功後,我們就可以享受到比外國效能更加好、價格更加便宜的手機。

所以,支援國產,其實就是等於支援你自己!
這些道理,很多人是不懂;很多人,懂,但貪圖小便宜。
對於那些不懂的人,我們要和他們講道理。我相信,那些不懂的人一旦明白這些道理以後,肯定有很多人會選擇國產商品的。
但是,我也相信,很多人即使在懂了這些道理以後,他依舊會去購買外國商品——就像我們上面舉的那個例子:一件一模一樣的商品,外國商品一直賣3000元,中國商品第一年要4000元,第二年要3500,第三年需要3000元,第四年只需要2500元,他會在前兩年選擇外國商品,第四年選擇中國商品。
說白了就是:這種人極度自私,做貢獻的時候,他不出力,享受好處的時候,他跳出來了。

對於這種人、這種企業,在政策無法拿他們有什麼好的辦法的時候,我們就是要進行“道德綁架”它,就是要罵它,就是要用各種方式逼迫它……
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夠支援國產,因為支援國產,其實就是在支援你自己。
—–全文到此為止。如果您想看到更多的原創文章,請點選下面的公眾號名片,關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