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厭惡“二代”擠佔社會資源,主要因為二代不是自己
來源/學術星球
現實中,我們都討厭德不配位的二代、三代擠佔社會資源、佔據重要崗位,但這主要是因為二代、三代是“他們”,不是“我們”。
從本性上說,人不僅偏愛自己的後代,而且喜歡聽那種主角的後代成為下一本小說主角的故事。
這一點西方也不例外。
在許多西方的戲劇和小說中,出身微賤的男主角或女主角在故事結尾會發現自己其實是某個富裕或高貴的家族丟失的孩子。
回來看金庸小說。金庸小說的主角可以粗分為兩類。一類是出身低微、自力更生者,如郭靖、喬峰、令狐沖(說郭靖、喬峰出身低微其實也不對,只是相對而言)。另一類是楊過、張無忌、段譽等正經的二代、三代。
相比前一類主角,後一類主角光環更加耀眼,更具偶像氣質。
這說明,人們其實喜歡這類擁有高貴血統的人更進一步、走上頂峰的完美劇本。
金庸往往還會設定一些爽文橋段,比如讓楊過、張無忌、段譽等先落魄會兒,被大小武、宋青書、慕容復等比下去,然後在某個重要場合突然被位高權重的長輩如郭靖、歐陽鋒、張三丰、白眉鷹王、大理王室認出,於是身份暴露,周圍人驚歎原來這小子還比慕容公子高貴許多。
二代接班問題在《神鵰》和《倚天》中尤其明顯。那是一個已經確立了秩序的江湖,郭靖黃蓉、張三丰已經坐穩了武林至尊的地位,接下來的問題便是找人接班。
找誰呢?
大小武、宋青書是不爭氣的二代、三代的代表,但金庸也沒有選擇屌絲逆襲劇本。取而代之的是楊過和張無忌,同樣是二代、三代,甚至血統更為高貴。
《神鵰》尤其有趣。郭芙是個不爭氣的草包,郭襄郭破虜還小,丐幫那麼大的產業給誰呢?給耶律齊,這是贅婿爽文。而若干年後,郭襄也開宗立派了。
讀者有意見嗎?不這麼寫讀者才有意見。我們和書中虛構的角色沒有利益衝突。我們更像是看著郭襄長大的叔叔阿姨,希望自己家的小朋友能順順利利走上江湖巔峰。小說畢竟是小說。段譽、楊過、郭襄、張無忌都是人品才華頂尖的二代、三代。
現實中呢?

推薦閱讀
十點公社
一個時代的記錄
自由評論


只為蒼生說人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