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6信創整機產業和生態圖譜

本文系列分四篇,第一篇“2024-2026信創硬體圖譜和發展現狀”,第二篇“2024-2026信創六大CPU架構發展洞察”。
本文來自“重磅報告:2024-2026年中國信創硬體產業發展建議報告”,信創產業的生態體系主要由基礎硬體、基礎軟體、應用軟體和資訊安全四部分構成。
提醒:請之前購買過全店打包架構師技術全店資料打包彙總(全)”的讀者,請憑藉購買記錄在微店留言免費獲取更新(傳送更新打包連結),後續所有更新均免費發放目前44本資料
獲取清單:
(持續更新中…)
資料中心網路知識全解(PPT)
人工智慧基礎知識全解(含實踐)
CPU基礎知識全解(PPT)
GPU基礎知識全解(PPT)
信創整機產業鏈上游為 CPUGPU、硬碟、記憶體、匯流排等核心零部件供應商一級作業系統、資料庫、中介軟體、虛擬化等基礎軟體供應商。
第一節 信創整機產業生態圖譜
中游為各大伺服器品牌廠商、整機廠商及白牌(OEMODM)廠商,將零部件進行組裝,成為可直接使用的整機。大部分的伺服器廠商也是整機產品生產商,並且有自己的信創整機品牌,如聯想的開天系列產品、浪潮的英政系列產品等。
下游客戶則主要包括物聯網、雲計算服務商,運營商,各類政府客戶及企業客戶。
第二節 伺服器產業發展情況
一、伺服器出貨量
1、整體出貨量
伴隨“數字經濟”戰略的持續落地與推進,中國伺服器需求量呈現出增長的態勢。2022 年,中國伺服器出貨量為 447.8 萬臺。儘管,近年來,非 x86 伺服器增速較快,但是其市場份額仍然較低,x86 伺服器在中國伺服器市場上仍然佔據主導地位,市場份額高達 96%以上,這主要得益於 x86 伺服器起步較早,相較於其他處理器在生態環境上具有明顯的優勢,使得下游使用者使用成本低。
2、信創伺服器出貨量
信創產業是資料安全、網路安全的基礎,也是新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政策的推動下,2020-2022 年,中國信創伺服器出貨量整體呈現出快速增長的趨勢,其中黨政、電信、金融等領域採購頻次高,單次採購量大,是中國信創伺服器落地化率最高的領域。其中,2020 年,中國信創伺服器出貨量為 24.23 萬臺;2022 年,中國信創伺服器出貨量為 51.95 萬臺。
二、信創伺服器市場佔有率
當前,機關係統已完成省市級電子公文替換,即將下沉到區縣。除黨政領域外,金融行業已成立信創生態實驗室,開展適配驗證和生態建設,信創從國有大型銀行向中小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輻射;在電信行業,三大電信運營商紛紛加碼國產 IT 基礎設施集採,國產化替換步伐穩步推進。除此之外,石油、電力、交通、航天航空、醫療、教育行業也在逐步進行試點。2022 年,在中國伺服器出貨量中信創伺服器出貨量佔比提升至 11.6%
三、伺服器市場格局
1、重點企業對比分析
中國信創伺服器企業的發展路徑有兩種:一種是國內外技術相容發展,但逐漸向國內技術遷移,以浪潮、聯想、新華三、中興等為代表,其在使用國外作業系統、CPU 產品基礎上逐漸開發出使用國產作業系統、國產 CPU 產品的新一代伺服器產品,用於滿足中國信創產業發展;二是完全國產化發展,以中科可控、神州鯤泰、黃河科技為代表,其伺服器產品主要使用的是國產作業系統及國產 CPU 產品,自主化程度高。
從競爭實力上來看,浪潮、新華三、聯想、中興產品矩陣豐富,進入了知名企業的供應商名錄,市場份額高。
2、競爭梯隊劃分
根據市場份額、產品系列完善度、產品市場相容度等維度可以將中國信創服務器企業劃分為三個競爭梯隊,其中浪潮、新華三、聯想、中興、中科可控憑藉領先的市場份額、完善的產品系列、良好的市場相容度等位列第一梯隊;神州鯤泰、同方股份、中國長城、寶德等在細分市場具備競爭優勢,但產品相容度仍有待提高,位列第二梯隊;華誠金銳、百信資訊等其他企業市場份額較小,品牌影響力相對較弱,位列第三梯隊。

四、伺服器應用情況分析
在伺服器下游市場需求中,排名前三的為網際網路、電信和金融,其中網際網路基本為商業市場,電信、金融是典型的信創行業,央國企在其中佔據絕對主導地位,2022 年信創產品採購率已經達到 40%以上,未來有望全部實現國產化;石油、交通、電力等關基行業也在推進伺服器產品的國產化,但是其採購量小,國產化率也較低。
2022 年,中國信創伺服器下游應用市場中,黨政採購量最大,佔比為 48.3%;其次為電信領域,採購量佔比為 29.0%;金融領域採購量佔比為 18.8%,其他關基領域採購量佔比合計為 4.0%
五、伺服器國產替代下游使用者主要關注點
在進行伺服器國產化替代的過程中,大部分下游使用者明確要求 CPU、作業系統、虛擬化軟體、資料庫等產品自主可控,擁有完全的自主智慧財產權,具備完善的適配生態圈。完善的適配生態圈意味著較低的遷移成本,這是黨政以及金融、電信、教育等關基行業使用者的共同訴求。
除了低遷移成本外,黨政、關基行業使用者還非常注重穩定性以及安全性,在服務器 CPU 核心數上黨政行業要求相對較低,≥4 核即可滿足需求,而關基行業對核心數的要求更高,單顆處理器核心數一般在 8~64 核,20 核以上居多。
在伺服器能耗要求方面,電信行業對伺服器的能耗要求更高,而黨政及其他關基行業對能耗的要求不高,因此在電信領域華為“鯤鵬系”伺服器較受運營商青睞,其主要原因是鯤鵬 920 使用的 Arm v8.2 架構和 7 nm 工藝製程,直接將 CPU、南橋晶片、網絡卡晶片、SAS 儲存控制器整合到一顆晶片內部,使得能耗有效降低。另外,依賴於龐大的團隊支援,“鯤鵬系”伺服器在遷移上也有一定的優勢。
對比“鯤鵬系”伺服器,“海光系”伺服器因其使用的 C86 架構生態完善,現網業務遷移成本更低,同時海光 CPU 在效能方面與市場主流產品相當,且海光 CPU還在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進行了加強,能有效降低可能發生的安全風險,在黨政、金融、電力等其他領域表現都比較突出。
除了“鯤鵬系”伺服器和“海光系”伺服器之外,2021 年以來,“飛騰系”服務器也開始嶄露頭角,在金融領域進行信創市場打磨,但是其生態完善度和遷移能力相較於鯤鵬 CPU 和海光 CPU 還有較大的差距,目前所佔市場份額小。
第三節、信創硬體產業發展風險及問題分析
我國多項信創產品技術是在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由於研發投入時間短,技術上受到國外企業掣肘等多方面因素影響,產品效能與國外先進產品相比還存在較大的差距。例如,在 CPU 方面,主頻頻率、記憶體技術、介面技術等都滯後於 Intel 至少一代;在 GPU 方面,製程工藝、核心數目等與英偉達相比有較大差距。此外,雖然國產 GPU 部分引數趕超英偉達,但引數與實際效能並不對等。
CPU 在發展的過程中主要面臨兩重壁壘,一是技術壁壘,二是生態壁壘。技術壁壘可以透過技術購買、大量的技術研發投入進行彌補,縮短與國外的發展差距,但要想打破已有的生態壁壘,重新構建新的生態體系則需要大量時間、資金以及人員的投入,難度非常大。
中國信創 CPU 在發展伊始引進了四種國外的技術路線,形成了多元化的發展局面,這種發展方式在發展的初期可以透過企業自由競爭促進技術交流和進步,但多元化的發展方式也導致企業之間是以競爭為主,極少進行協同合作,即便是採用同一技術路線的企業在生態適配等工作上也是各自為戰,不僅分散了國內稀缺的自主科技力量,而且割裂了產業生態,造成了資源的大量浪費,導致中國信創企業生態體系無法與國外企業已有的成熟生態體系所抗衡。
未來,要想實現 CPU 生態壁壘的突破,加速中國信創 CPU 行業發展,真正的實現自主化,必須要進行技術路線的收斂,促進國內晶片技術和生態體系的融合。
存在生態發展難題的廠商主要是走 ARM 路線的鯤鵬、飛騰,以及走自主研發道路的龍芯和申威。對於 ARM 架構而言,在移動端市場擁有很豐富的應用基礎和開發生態,但在商用和行業領域的 CPU 使用場景,軟體適配還存在較大的問題。截止到 2023 8 月底,與飛騰完成相容性適配認證的軟體和外設不足 3 萬款,與鯤鵬完成適配認證的軟體低於 2 萬款。龍芯生態建設也持續推進,至 2023 8 月,完成適配認證的軟體有 5000 多種。雖然鯤鵬、飛騰、龍芯的適配軟體數量在不斷增長,但是與支援 x86 架構的上百萬種軟體數量相比仍然存在巨大差距。
相關文章:
請之前購買過全店打包架構師技術全店資料打包彙總(全)”的讀者,請憑藉購買記錄在微店留言免費獲取(PDF閱讀版本)。後續所有更新均免費發放目前44本資料)。
免責申明:本號聚焦相關技術分享,內容觀點不代表本號立場,可追溯內容均註明來源,釋出文章若存在版權等問題,請留言聯絡刪除,謝謝。
推薦閱讀
更多架構相關技術知識總結請參考“架構師全店鋪技術資料打包(全)”相關電子書(44本技術資料打包彙總詳情可透過“閱讀原文”獲取)。
溫馨提示:
掃描二維碼關注公眾號,點選閱讀原文連結獲取架構師技術全店資料打包彙總(全)電子書資料詳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