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一個好位置

Hi,我是V姐。
這周外圍市場經歷了巨幅震盪。
比如日經,週一大跌12%,週二反彈10%,經過這周的交易,基本收復了跌幅。
美股的納指也差不多的走勢。
認真在跌的只有A股

那麼眼看外圍反彈得不錯,要不要買入呢?
這個就要仔細想清楚外圍這波大跌的原因了。
首先我們科普一個概念,叫做套息交易。
本次外圍市場引起大跌的震中是日本市場,也是套息交易的主戰場。
所謂套息,就是從低利息的地方借錢,然後用這個低成本的錢,去其他市場投資。
眾所周知,日本在過去很長時間,利率都極低,在0.1%左右。
於是國際資本會從日本銀行借錢,然後可以投資日本股市,或者換成美元,購買各種投資品。
你借出來的錢,哪怕換成美元,就買美元存款,過去3年美元收益+匯率差,都能穩定盈利10%以上。
事實上,這個錢在過去幾年,被借出來流向美股,美債,黃金,歐洲市場,加密貨幣等等,是催生外圍牛市的一支重要力量。
這是一個加槓桿的過程。
那麼這個套息的規模有多少呢?
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的資料,截止到今年3月,規模在1萬億美金。
這裡你應該看出來了,套息交易的利潤,取決於3方面。
1、投資品的收益
2、日元的借錢成本
3、日元匯率
如果日元加息,借錢成本升高,日元升值,那麼就會引發金融市場的動盪。
交易員會瘋狂買入日元平掉空頭倉位,這個動作有一個專業術語叫Margincall。
本次動盪的誘發點,就是7月31號,日本央行宣佈加息15個基點。
日元應聲大漲,金融機構的日元空頭頭寸需要追加保證金,於是交易員們賣掉日股,美股,歐股,美債,把美元歐元兌換成日元,去減少日元頭寸。
而日本央行的預期管理顯然比美聯儲差了18條街,他們說要儘快把日元利率至少提高到1%左右。
從0.1%上漲10倍到1%,引發套息交易急速扭轉,所有全球交易員都在賣出資產,買進日元,導致流動性枯竭,最終引發外圍一輪股災。
大家看,套息交易是加槓桿,反轉就是去槓桿。
去槓桿只要去得太快,都是要死人的。
這周後面幾天能反轉,也是日本央行火速滑跪,說股市不穩的話,我們等等再加息。
目前1萬億美元的套息規模,華爾街的交易員預估,這波賣出還沒有消化完,大概減少了50%。
那麼在日元后面還是加息的預期下,近期依然會有交易員持續賣出其他資產,買入日元平倉。
日元如果升值,進一步引發市場套息反轉,外圍市場還會有向下的波動。
只不過不會這麼集中爆發,這種程度的波動應該是沒有了。
從過往市場規律來看,一波套息經歷2-3輪出清調整,市場基本就會到一個比較合適的位置。
如果美國經濟軟著陸,配合降息,那麼持幣等一等,美國那邊會有一個比較舒服的買點。
國內資產的話,債本週遭到央媽毒打。
前面喊話了要打壓長期國債價格,現在果然出手抓了下面銀行違規操作的人。
這波人呢,也是不要命,央行拋多少長債他們接多少,做起媽媽的對手盤。
媽媽現在還限制了新發債券的數量和久期,久期不超過2年,意味著新債基基本只能配短債。
我覺得呢,雖然本身從經濟角度說,央行對長債的控制力並不強。
但是,配合行政角度,甚至加上刑事角度,那就很強了。
媽媽要你漲,未必漲。
但媽媽說要你跌,那就肯定要跌的。
央媽的意思,其實是希望大家不要躲在長期國債裡穩穩的幸福,把錢趕出來進入股市樓市實體經濟。
但是基於大家對經濟和國內資本市場的預期,債的走強邏輯短期沒有變化。
所以呢,重倉長債的朋友,不妨調一些倉位到短債上,至少這塊媽媽沒打屁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