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 文 |趙洪偉
2024年,胖東來依然火爆。
2025年1月1日,胖東來創始人於東來公佈了2024年胖東來經營資料。資料顯示,胖東來商貿集團2024年全年累計銷售169.64億元(許昌、新鄉兩地)。其中超市業態銷售額最高,許昌、新鄉兩地的百貨業態全年銷售額為23.40億元。
然而,在胖東來一家獨好的背景下,中國商超業卻一直萎靡不振。據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大型連鎖商超近年來門店不斷縮減,從2012年的11947家下降到了2020年的5340家,降幅超過55%。另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統計,2023年超市TOP 100的企業中有55家企業銷售負增長。
一方面,以胖東來、山姆為代表的優質超市依然發展強勁,另一方,以永輝超市為代表的傳統超市亟需重整旗鼓。胖東來的案例給傳統商超帶來很多新思考,胖東來“調改”之風在2024年也風起潮湧。然而,胖東來給其他企業詮釋了什麼是“商品與服務”這一零售的本質。
事實上,在胖東來之外,在河北有一家與胖東來匹敵連鎖零售企業——信譽樓。信譽樓成立於1984年的河北黃驊市,遠早於1995年成立的胖東來,胖東來創始人於東來對信譽樓也是十分推崇,大家所熟知的 “胖東來式”的服務,實際上在信譽樓早已習以為常。
今天,信譽樓經過40年的發展,已經成長為擁有43家門店的民營連鎖商業企業。此外,信譽樓還是中國服務業500強企業、京津冀200強企業等。2019年,信譽樓被國際獨立零售商聯盟IGA(Independent Grocers Alliance)評選為IGA全球優秀零售商。2021年,信譽樓成功入選由國家商務部、中宣部等19個部門組織評選的“誠信興商十大案例”。
相比於只有兩家商超,且尚未走出河南的胖東來而言,信譽樓在連鎖經營上更有參考性 。本文聚焦信譽樓的成功歷程,深入探討其在零售領域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透過分析信譽樓以信譽為本的經營原則、服務理念、供應鏈體系和人才培養體系,以及誠信質價比的商品策略,揭示其背後的商業邏輯與經濟原理,並闡述這些因素如何相互作用,塑造信譽樓的品牌形象,贏得消費者信任與忠誠,為零售企業提供可借鑑的經驗與啟示。

以信為基,
信譽樓的崛起之路
20世紀80年代,市場經濟浪潮湧起,鄉鎮企業和個體經濟蓬勃發展。1983年,河北黃驊生產隊解散,次年,張洪瑞找到時任黃驊縣常務副縣長夏相臣,想為生產隊改制的皮鞋廠找店鋪。夏相臣勸他自己開店,張洪瑞卻擔憂“無商不奸”,經商要騙人。後經鄉鄰賈毓忠點醒,明白大商不奸,張洪瑞決定以“不奸之道”創業。
1984年,張洪瑞貸款10萬元,帶領十幾個農民創辦黃驊市信譽樓綜合貿易公司,取名“信譽樓”,定下“講誠信,買賣不欺”的經營原則。在那個市場經濟剛起步,“貨物出門,概不退換”盛行的年代,信譽樓的經營理念讓其前六年賬面利潤幾乎為零。直到一次事故,意外的讓信譽樓的“誠信”之名聲名鵲起。
1993年,信譽樓一批從南方購進的西服因加價過高,被老顧客反映價格不實惠。張洪瑞核實後,立即降價,並在電視臺登廣告致歉,承諾退款退差價。翌年,張洪瑞索性包下黃驊電視臺一年黃金時段,播出自己寫的“信譽宣言”,強調保持信譽是永無止境的競爭。在他心中,信譽樓成功的主要標準就是堅守信譽,誠信經營。經此一役,信譽樓名聲大振。
在信譽樓,這樣的事情屢見不鮮。有一次,布料櫃組採購了一批售價為每米40元的布料,但銷售情況並不理想。櫃組負責人向張洪瑞提出建議:如果將這種布料的價格提高到每米60元,應該會賣得很好,因為其他商家都是這樣定價的。然而,張洪瑞並不同意這一做法。他認為,如果60元價位的布料好賣,那麼信譽樓應該到市場上尋找並引進真正價值60元一米的新布料,而不是透過提高現有布料的價格來欺騙消費者。
正是憑藉這種堅守誠信、不欺不騙的經營理念,信譽樓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逐漸發展壯大。

以使用者為中心,
打造優質商品與服務
信譽樓自成立以來,始終將使用者的需求和利益放在首位,致力於為使用者提供優質的商品與服務。在商品質量方面,信譽樓堅持源頭採購,與源頭廠家直接合作,從源頭把控商品質量。例如,在肉類方面,與皓月集團、北京月盛齋集團等進行聯合定製,按照信譽樓的標準進行生產,確保肉品的品質與安全。
此外,信譽樓還實施了嚴格的供應商篩選和質量檢測機制,對供應商進行嚴格評估,確保其符合信譽樓的質量標準和道德要求,同時對商品進行售前、售中檢查,有問題的商品及時處理,保持庫存結構合理,確保每一件商品都能讓使用者用得放心。
在服務方面,信譽樓以“視客為友”為核心服務理念,推出了多項貼心服務舉措。比如,在購買水果時,稱重人員會主動幫使用者挑出壞果,確保使用者買到的水果品質上乘;若使用者先後購買豬肉和牛肉,店員會細心地將它們分別裝在布袋子中,防止兩種肉串味,體現了對使用者需求的細緻考慮。
信譽樓還特別注重為使用者提供解決方案,而不僅僅是簡單地賣商品。例如,賣沙發墊的員工發現顧客因尺寸不合而放棄購買時,便將縫紉機搬到現場,現場改制沙發墊,滿足顧客對尺寸的要求,這種靈活應變、以使用者需求為導向的服務方式,極大地提升了使用者的購物體驗。
信譽樓的退換貨政策也極具人性化,專門設定了退換貨接待處,專人專辦以最快的速度處理問題,主打“不管不顧”的退換貨理念。使用者購買的褲子開線了,不僅可以退,還能縫補,並能得到一二百元補償金;價值萬元的手錶戴了一年照樣給退;甜瓜苦了、山竹爛心、核桃空殼都能退,甚至一個蘋果只要沒吃都能退,這種無條件的退換貨承諾,充分體現了信譽樓對使用者權益的尊重與保障。
在銷售過程中,信譽樓強調介紹商品時更注重介紹其缺點和注意事項,遵循“能少賣不多賣”、“賣合適的不賣貴的”原則,對使用者購買的商品在不影響再銷售的情況下,7~15天憑信譽卡退換,這種以使用者利益為先的銷售方式,贏得了使用者的信任與好評。
同時,信譽樓還注重培養員工的專業素養和服務意識,不以銷售額來考核員工績效,而是重視過程績效,強調誠實守信、對商品知識的掌握程度、為使用者提供優質服務等方面,確保員工能夠全心全意地為使用者著想,提供高質量的服務。
為了進一步提升商品的質價比,信譽樓積極與源頭廠家進行深度合作,透過與源頭廠家直接談判合作,為使用者帶來更實惠的價格。例如,在2024年的一個行業展會上,信譽樓看中了某品牌的椰子水,透過與源頭廠家直接合作,將進貨價從經銷商報價的每瓶14元降低到8元左右,為使用者節省了大量開支。
信譽樓還不斷探索與廠商深度開發商品的合作模式,最初是為了給使用者帶來更優質的產品。信譽樓的第一款自有品牌商品是麵粉,當時市面上很多面粉廠家會在麵粉中新增增白劑,而信譽樓出於對消費者健康的考慮,推出了一款不含任何新增劑的自有品牌面粉,比國家明文禁止在麵粉中新增增白劑早了8年。
近兩年,信譽樓進一步向大企業和生產質量有保障的企業發起邀約,共同研發、定製產品,如與海天廠家合作開發的海天1.28L天源本釀零新增醬油,以及與中糧合作生產的符合北方人口感的一級壓榨菜籽油等,這些定製商品不僅滿足了使用者的個性化需求,也進一步提升了信譽樓商品的品質與競爭力。
始終以使用者為中心,透過嚴格的商品質量把控、貼心的服務舉措、人性化的退換貨政策、專業的銷售團隊以及與源頭廠家的深度合作,信譽樓為使用者提供了優質的商品與服務,贏得了使用者的信賴與支援,樹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打造特色供應鏈,
攜手夥伴共贏未來
隨著信譽樓發展壯大,憑藉43家門店的佈局,已然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商業力量。但如何將門店網路的規模優勢轉化為供應鏈優勢,成了信譽樓下一個要解決的問題。過去,雖懷揣“切實為顧客著想”的初心,卻因組織架構問題,導致集團優勢難以發揮,呈現“連而不鎖”的局面。
在與供應商的溝通中,信譽樓發現了自身短板。某品牌供應商直言,對接眾多分散的櫃組主任與商品部經理,精力實在難以顧及。而單店操作模式下,各店主任獨自進貨,量小使得他們在價格談判上缺乏優勢,難以幫顧客省錢。
認識到問題後,信譽樓果斷調整組織架構,成立事業部,對專案進行科學劃分與垂直管理,全力提升商品力、服務力,降低管理成本。當下,信譽樓與供應商的合作以自營為主,深度對接源頭是其不懈追求。目前,集團整體與廠家、基地純源頭合作佔比達62%,生鮮、食品用品、休閒等品類均有頗高佔比。
透過源頭合作,信譽樓作為總經銷商,不僅獲得源頭進價,還享受豐富政策支援。全資子公司河北勁草商貿,僅核算資金佔用利息與物流配送提點費用,將價格與政策紅利傳遞給門店,再由門店讓利給顧客。例如,超市事業部採購團隊在行業展會上與某品牌椰子水廠家直接洽談,進價8元左右,而經銷商報價卻高達14元。這一對比,凸顯了源頭合作在為顧客提供實惠方面的巨大優勢。
然而,直達源頭、與品牌商和廠家合作並非坦途。這意味著打破原有供應鏈的利益格局,會遭遇諸多阻力。信譽樓40多家門店原本需與40多個不同代理商合作,若直接與品牌廠商合作,就得與原有代理商解綁。初期,採購團隊面臨代理商的諸多不配合,有的透過關係施壓,有的甚至進行要挾。
來自品牌商、廠商的不理解與不配合,也是不小的阻礙。許多品牌商已構建成熟分銷網路,且部分因過往與零售終端合作的不愉快經歷,如賬期費用等問題,對直接合作心存牴觸。但信譽樓憑藉多年積累的品牌聲譽、良好業內口碑以及穩健經營業績,逐漸打動了供應鏈夥伴。
黃驊商廈服裝九部的唐麗靜談起自己的一次親身經歷:“有一次我與供應商聯絡,想進一批七分褲,把號型配比報過去後,供應商說貨沒有那麼多了,得等四五天的時間。”就在唐麗靜一籌莫展時,電話鈴響了,供應商回話,不但配齊了信譽樓所需要的貨,並且已經發出。唐麗靜欣喜之餘趕忙追問原因,供應商解釋:“把貨給其他商家不能馬上拿到錢,等於代銷,而你們每次都是及時結算,讓我們的資金得到快速週轉,我們心甘情願把貨先發給你們。”
並且,商品在信譽樓銷售情況會更好,例如,上文提及信譽樓與中糧合作生產一級壓榨菜籽油,產品上市一個月就達成80萬銷售額。並且整體帶動信譽樓菜籽油品類銷售,單月銷售增比近300%。
一直以來,信譽樓秉持“切實為供應商和合作夥伴著想”的核心價值觀,制定了《維護供應商利益的相關要求》,涵蓋九個關鍵環節。像“不佔供應商便宜、不給供應商添麻煩”,明確自身承擔費用與損失,不強行索要政策,不索要櫃組常用物品,特殊借用及時歸還,損壞照價賠償。同時,重視供應商意見建議,三日內回覆,並積極為其提供建議,助力成長。
在合作方式上,只要商品符合採購標準,品牌商品進入信譽樓門店基本無阻礙,多采用現金採買,且不收取通道費、條碼費、堆頭費(極個別全國統一的除外),讓供應商能專注於提供優質商品。
信譽樓對供應鏈資源的稽核與管理極為嚴格。架構調整後,對原有供應鏈資源長時間篩查,篩選出弱勢供應商,淨化供應鏈條。組織架構調整以來,遮蔽了1034個弱勢供應商,新開發280個優質供應商,全力提升優勢供應商的比重,形成零供合作的良性迴圈。
截至目前,信譽樓已成功整合400多個品牌,包括茅臺、國窖、劍南春、海天、魯花、可口可樂、雀巢等知名品牌,極大地提升了自身品牌影響力,打造出獨具特色與競爭力的供應鏈,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實現與供應鏈夥伴的攜手共贏。

以人為本,
激發員工無限潛能
為了應對競爭市場激烈,信譽樓憑藉一套行之有效的員工培育與激勵體系,在市場中脫穎而出。其全方位的舉措涵蓋了員工培訓、人性化管理、科學績效考核等多個維度,為企業的穩健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信譽樓構建了一套多層次、全覆蓋的員工培訓體系。新員工入職時,便會接受全面系統的入職引導,深入學習企業文化、規章制度以及服務理念,迅速融入企業環境。例如,新員工會將“切實為顧客著想”“切實為供應商和合作夥伴著想”的核心價值觀銘記於心。
針對不同崗位,信譽樓量身定製培訓課程。銷售崗位員工接受銷售技巧、商品知識等培訓,透過模擬銷售場景等方式提升能力。如服裝銷售員工,需熟練掌握服裝搭配並能根據顧客特點提供建議。後勤保障崗位則聚焦流程最佳化、安全管理等技能培訓,保障各環節高效運轉。
隨著員工職業生涯發展,管理層進階培訓為其晉升提供助力。從基層主管到高層領導,每個層級都有相應課程,涵蓋團隊管理、戰略規劃等內容。
信譽樓重視員工技能提升,緊跟市場變化更新培訓內容。在商品知識培訓上,新產品推出時員工會及時學習。如電子產品區員工在新款手機上市時,會接受全方位培訓,以便為顧客提供專業服務。
在服務理念強化方面,信譽樓透過真實案例讓員工領悟優質服務內涵,學會從顧客視角提供個性化服務。同時,開展團隊協作與溝通培訓,藉助拓展活動、小組討論等方式,培養員工團隊精神與溝通能力。
信譽樓的培訓師隊伍由內部經驗豐富的員工和管理層組成,他們將理論與實踐結合傳授知識。此外,線上學習平臺滿足員工隨時隨地學習的需求,崗位實操帶教讓新員工迅速成長。培訓後,透過多種方式評估效果,並根據反饋調整最佳化。
在員工管理上,信譽樓秉持以人為本的理念。提供極具競爭力的福利待遇,薪資領先同行且定期調整,還有完善的福利保障。關注員工生活需求,打造舒適工作環境,提供營養工作餐。
職業發展上,為員工鋪設廣闊上升通道。完善的培訓體系助力員工不斷提升能力,實現職業晉升。許多基層員工憑藉努力晉升到管理崗位。
績效考核制度公平公正,依據工作業績、服務質量等多方面綜合評估,杜絕主觀偏見。同時,鼓勵員工參與管理決策,重視員工意見反饋。
為激發員工積極性,信譽樓採用豐富激勵措施。物質獎勵豐厚,給予優秀員工獎金、獎品等。精神激勵方面,評選“服務之星”等榮譽稱號並宣傳事蹟。豐富多彩的團隊建設活動增強了團隊凝聚力,讓員工在愉悅氛圍中提升工作默契。
信譽樓透過全方位的員工培訓、人性化管理、科學績效考核和有效激勵措施,充分激發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潛能,為企業發展築牢了堅實的人才根基,使其在市場競爭中穩立潮頭,不斷開創輝煌。

推薦影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