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來廣州只有半日citywalk時間,直接抄這條路線!

哈囉姐妹們,週末愉快!最近來廣州出差,忙裡偷閒擠出半日時間,意外解鎖了一條超讚的Citywalk路線,特別適合端午或暑假帶娃來玩的家長,感興趣的朋友一定要碼住!
 芳姐 
常青藤爸爸大管家
從央企到網際網路公司合夥人兼首席選品官、測評官,家有初中生女寶一枚,只卷自己不卷孩子的佛系媽媽。天津北京雙城生活的能量型北漂,分享40+媽媽愛美愛自己的一切。
因為晚上約的客戶就在珠江新城附近,所以這趟半日遊就鎖定了花城廣場周圍。
從花城廣場出發,可以逛博物館、打卡大劇院、登廣州塔“小蠻腰”、夜遊珠江,全程3小時無縫銜接,既有知識乾貨又有遊玩樂趣,更重要的是,全程還不熱!
第一站
廣東省博物館 —— 承包你們的好奇心
我這次來最主要是奔著省博來的,這裡目前有三個重磅特展:
  • “凝眸——16至20世紀典藏珍寶藝術展”
  • “群星點亮的夜空”波斯文化藝術瑰寶展
  • “絕美中國色——瓷器上的釉色”展覽 
真是神仙打架的展覽,必須都要去看啊~
“凝眸珍寶展“6月2日就要結束了,如果你計劃端午來廣州的話,還正好可以趕上,簡直是珠寶愛好者的天堂。
花68元買張特展票(含全館通票),就能看到近400件來自海內外的藝術珍寶,展品涵蓋晚宴包、粉盒、禮服、首飾、寶石等多種型別,不管你之前是否喜歡珠寶,都強烈推薦過來開開眼!
正式進入展覽,首先是一些原石的展示,我看過了那麼多珠寶作品,這次可算終於見到它們的礦石原石了。
鎮展之寶
第一件珠寶就是海報上的藍寶石鑽石冠冕,妥妥展廳C位!
冠冕整體鑲嵌鑽石,主石是花卉枝葉造型之間鑲嵌的蛋面藍寶石,一共五枚,仔細看,這個就是皇家藍,我目測最大的這顆應該超過7克拉了。
這件冠冕屬於丹麥泰拉公主,是她18歲生日時父母贈送的生日禮物。18歲的公主戴上它的那一刻,承載的不僅是父母的寵愛,更是對未來人生的美好期許。
然而令人唏噓的是,擁有這件冠冕的主人似乎都與婚姻無緣 —— 泰拉公主一生未嫁,1945年逝世後,冠冕由侄女丹麥瑪蒂爾德公主繼承,後來瑪蒂爾德又將其送給女兒伊麗莎白公主,而伊麗莎白公主同樣終身未婚。
(丹麥伊麗莎白公主)
這頂璀璨的冠冕歷經三代傳承,見證了三位女性的人生軌跡,雖未在婚姻中綻放光彩,卻以另一種方式訴說著跨越時空的家族故事。
貴族的冠冕是珠寶中非常特殊的存在,除了這件藍寶石冠冕之外,這件瑪瑙琺琅浮雕黃金王冠也很吸引人。
拿破崙的珠寶密碼
這是典型的拿破崙時期的浮雕首飾作品。王冠上鑲有三個橢圓形人物浮雕,即希臘神話中的三美神。
1800年新古典主義風格盛行,拿破崙為了彰顯統治權威,特意讓妻子約瑟芬佩戴新古典主義風格珠寶,連婚戒都融入古羅馬元素。
(著名的拿破崙和約瑟芬大婚圖)
然而拿破崙和約瑟芬的傳奇愛情在兩人加冕5年後就走向了終點,隨即拿破崙迎來了第二段婚姻,這套寶石首飾就是拿破崙與第二任妻子瑪麗·露易絲大婚時,回贈給貴族夫人的。
這套設計打破了傳統皇室珠寶以大寶石、大鑽石堆砌的奢華風格,轉而採用微型馬賽克工藝與金屬精雕技藝的巧妙融合。
拿破崙時期摒棄了之前法國皇室奢華的珠寶風格,轉而追求古樸、典雅、莊重。這套設計就用了古法琉璃和微型馬賽克工藝,把古羅馬建築遺蹟的元素融入其中,整體看起來複古華麗又不失典雅大氣,很符合當時的審美。
卡地亞經典款
藍寶石、紅寶石、祖母綠這三件貴寶是貴族最常用做裝飾的珠寶,除了上面的藍寶石冠冕,全場還有兩串祖母綠項鍊最為引人矚目。
一條是卡地亞祖母綠鑽石黃金項鍊,它是由三簇花組成,立體設計,如盛開的花朵花團錦簇,搭配同系列一對耳釘。
另一條是祖母綠、紅寶石及鑽石吊墜項鍊,超大一塊的祖母綠十分吸引眼球,再加以多顆的紅寶石做點綴,盡顯奢侈與華麗。
上面的紅寶石泛出玫紅色的熒光,一看便知是產自緬甸的鴿血紅。
胸針又被譽為“第二頂冠冕”,其華貴之氣彰顯佩戴者的身份與地位,深受貴族鍾愛。
這件西班牙王后的祖母綠的胸針就非常惹眼。
大顆的祖母綠搭配碎鑽,閃耀和存在感都要保證。不過你細看這大顆的祖母綠裡其實有不少裂紋,這也正是天然祖母綠的標誌。
光是它的尺寸就已經不是普富婆的首飾了,這種國寶級別的首飾都是當時的皇室所擁有的。
這枚豹子胸針一看就是卡地亞的經典代表。1948年,卡地亞設計師杜桑為溫莎公爵夫人設計的獵豹胸針,成了珠寶史上的傳奇。
胸針用祖母綠做眼睛,鑽石鋪成起伏的豹身,線條流暢又靈動,把獵豹的敏捷和優雅全抓準了,也難怪公爵夫人愛得不行。
人類對美的追求,貫穿古今,橫跨中外。這次同時還展出了來自國內知名博物館的明清時代的首飾。
光這一個展我就覺得值回票價了,還有兩個臨展,不需要門票,大家如果來的話提前預約就可以進入了。
“群星點亮的夜空”波斯文化藝術瑰寶展,同樣非常精彩,並不因免費而遜色,也是難得一見的海外古代文明大展。

下面挑一些展品看看。
這件黃金獅首授權環大約來自公元前500-300的阿契美尼德王朝又稱波斯帝國。
這是伊朗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朝代,疆域橫跨亞歐非三大洲。 古代伊朗文化中,環形象徵太陽,也是密特拉信仰主神光明神阿胡拉·馬茲達的象徵。
這件八芒星形人物銘文錫釉磚上畫了一對情侶,中間的波斯文很動人“與其嚮往黃金玉珠寶,不如關注世間平凡”。
它標註了製作年份是1208年。這時正好是波斯地區的伊爾汗國時期,是成吉思汗之孫旭烈兀建立的以伊朗為中心的汗國。
可能很多人對古代波斯不熟悉,但是相信你一定知道著名的波斯地毯。這條絲毛地毯產於19世紀中葉,,顏色依舊鮮豔,圖案精美絕倫。
仔細看,中間有十二星座和十二生肖,四角分別是金木水火。東西方的“玄學”文化在這一張地毯上居然同時出現了。
“絕美中國色 —— 瓷器上的釉色” 展覽雖然5月23日結束了,但想看展的朋友們別遺憾!廣東省博物館真的很值得一逛,就算錯過了臨時展,館內的常駐展覽也超有看頭,尤其適合帶娃來沉浸式 “漲知識”。
親子彩蛋:博物館二樓的海洋館和恐龍館千萬別錯過!兩層樓高的恐龍化石和懸掛的鯨魚標本,瞬間把孩子拉進侏羅紀時代與深海世界,拍照發朋友圈超震撼。
第二站
廣州大劇院 —— 建築美學與藝術啟蒙
從博物館步行5分鐘就到了廣州大劇院,這是國際知名的頂尖建築設計師扎哈・哈迪德設計的,流線型外觀像兩塊巨大的 “靈石”,隨便一拍都是大片。2014年,這裡還被《今日美國》評為世界十大歌劇院。
作為華南文化地標,廣州大劇院每月的演出不斷,從世界級歌劇到親子童話劇,從古典交響樂到現代舞黑馬,都是精彩非常的演出。6月1日正好由德國慕尼黑童聲合唱團演出,時間是下午15:00,大家逛完博物館正好來聽音樂會。
隱藏玩法:三樓的兒童實驗劇團週末和節假日有親子工作坊,比如《山海經》神獸手工、二十四節氣木偶製作等,這是我在廣州大劇院官方公眾號上找到的活動預告,感覺都是孩子喜歡的活動。
第三站
廣州塔 —— 高空俯瞰城市的正確開啟方式
逛完了博物館和大劇院,這時就已經是4、5點鐘了,正好可以去廣州塔。
這次因為晚上約了客戶,後面的登塔還有賞夜景的任務就由攝影師成哥去”代玩“(羨慕……)了,後面都是他拍的大片~
登塔的價格真的是小貴。但是本著“來都來了”的原則,還是推薦去看一下,這裡的摩天輪體驗感非常棒,不愧為中國最高的觀光塔,孩子一定會喜歡。
廣州塔購票有幾種套票,最低票價是150(含2個室內觀光樓層,不能去室外層),我覺得298的套票價效比最高,除了488m的最高平臺不能去,其他都能去,而且還包含一次摩天輪體驗 。還有極速雲霄(跳樓機)的選擇,但僅10來秒適合追求刺激的勇敢者。
購票時需選登塔時間段,需要按照購票約定的時間段登塔,無論什麼時間段登塔,登塔後都可以一直逗留到晚上10:30關門為止。塔上風光與天氣狀況有強聯絡,建議購票時提前看天氣預報!
最佳體驗:強烈建議選擇接近日落時間上摩天輪(登塔時間建議選16:00~18:00或更早,提前需在露臺排隊等候),15 分鐘一圈剛好趕上日落。
你得知道,這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摩天輪,沒有之一,你要看到的也是全國數一數二的城市夜景,要是再能在這個摩天輪裡看上一場美麗的日落,相信我,那體驗感無疑是獨一份的!
欲窮千里目還得更上一層樓。如果覺得在這裡還看得不夠高不夠遠,那就再轉到最高處的電梯登臨488米處看看吧。
整個觀景平臺由一圈1.3米高左右的不鏽鋼圍欄防護著,可以俯瞰整個廣州城全景,珠江環抱,道路縱橫似微縮景觀,那些林立的高樓從這個制高點看下去顯得怪嬌小玲瓏的。
站在這鋼鐵巨人的肩膀上視野就是不一樣,心中平添了幾分豪氣。
傍晚華燈初上,能拍到更為動人的景觀,這時就會覺得,好像298的票價還是可以接受的哈!
這不就是《哈利波特》裡的魔法夜景嗎?再多放一點小夥伴拍的大片~
第四站
夜遊珠江 —— 用一場璀璨夜色收尾
從廣州塔出來後,這裡可以拍到小蠻腰更豔麗的一面。
然後就可以步行10分鐘到海心沙西區碼頭,這裡是拍廣州塔全景的最佳機位。
選一艘頂層露天遊船(船票150元左右),吹著江風看兩岸燈光倒映在江面,獵德大橋的霓虹與小蠻腰交相輝映。
用如此驚豔的夜色作為一天的收尾,實在是合適不過了!
一些實用Tips
交通:地鐵 APM 線直達花城廣場站,全程步行即可,避免端午堵車煩惱;
穿搭:穿透氣衣物,博物館和遊船都有空調,可備一件薄外套;
預算人均消費500元左右(含門票+餐飲),特展票和登塔票提前1天在官方公眾號購買,避免現場排隊;
寫在最後
半天行程,從博物館的藝術珍寶到廣州塔的璀璨夜景,每一處都藏著驚喜。這條路線串聯起歷史與現代,不管是獨自漫步、情侶出遊,還是全家同行,都能找到樂趣。
忽然間想到博物館裡那句波斯銘文:“與其嚮往黃金珠寶,不如關注世間平凡。” 旅行的意義,或許就是在平凡的風景中,埋下一顆探索世界的種子。端午假期臨近,如果你也想和孩子有一場 “眼睛與心靈同在路上” 的旅行,這條路線值得收藏!
芳姐近期直播預告: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