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喵月
本文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
喵月的慢時光(ID:manshiguang3)

汪小菲與張蘭的熱搜,還在繼續。
但萬萬沒想到,情緒失控的汪小菲,這一次竟然撕向了母親張蘭。

失控的汪小菲,其實早有預兆
這兩天,網上流傳出了一段汪小菲怒噴抖音高管的群聊截圖。
在一個名為“華人X光”的群裡,他直接艾特了TikTok的高管周受資,質問為什麼封他的號。

被艾特的周受資,估計也是一臉懵逼?
你被國內抖音封號,關我什麼事,我只是TikTok的負責人啊。
甚至,周受資都不是中國人,而是新加坡人。
好在,他的情緒還是穩定的,建議汪小菲私聊。
但汪小菲不管,繼續在群裡輸出。
他還表示,自己完全不贊同張蘭的做法,自己什麼都沒說,憑什麼要一起接受審判。

在一個精英群聊裡,竟然出現了罵架勸架一樣的劇情。
一時之間,大家都懷疑這截圖是偽造的。
但很快就有在群裡的人證明,截圖是真的。
而更炸裂的還在後面。
當晚,又有人曝出了汪小菲的兩條朋友圈截圖。
第一條,他表示自己一直在帶孩子,什麼都沒說,要求抖音解封賬號。

同時還附帶了兩張與法律顧問的聊天截圖。
律師勸他,目前最需要解決的是小孩撫養權,所以一定要冷靜下來。
但汪小菲用一連串的回覆證明,他真的已經癲狂了。

第二條朋友圈截圖,更加重磅。
汪小菲情緒激動地宣佈:
要和張蘭斷絕所有關係!
並且還表示,她是我媽,但和她的三觀天地不和。

這樣狗血的劇情,讓網友們看得大跌眼鏡。
誰能想到,大s之死,竟成為了壓垮這對母子的最後一根稻草。
不過也有人懷疑,這又是汪小菲策劃的一場流量變現的好戲。
畢竟,斷絕母子關係這種事,又不是他們母子第一次鬧了。
早在2022年,張蘭就在直播間稱和汪小菲吵架了,並公開發誓要和汪小菲斷絕關係。
汪小菲也不甘示弱,指責張蘭不應再操控他與大S的關係。
2023年,這種戲碼又上演了一次。
張蘭又表示,孫子不來看她,兒子也不來,自己一點也不重要,要斷絕關係 。

當然,這幾次 “斷絕” 宣言,最終都沒有後話。
母子倆依舊在商業和生活中保持著緊密的聯絡。
所以很多人說他們母子都是在演戲,為了流量而已。
說實話,張蘭絕對是演戲,但汪小菲的所作所為,有幾分是演戲,還有幾分,也是真情流露。
心理諮詢師張璜曾說:
強勢的母親+缺失的父親=病態失控的孩子。
這句話,太適合汪小菲了。

深愛,還是控制?
張蘭曾出過一本自傳性質的書,名字叫《我的九條命》。
在書中她這樣說,“生命的力量在於不順從”。
在賬號被封前,她還發過一條微博:
“鬥天鬥地,其樂無窮。”

看得出來,她就是那種強悍又堅韌的女人。
這樣的性格,做企業當老闆有優勢,精力旺盛,戰鬥慾望高,不要臉不服輸。
但放在當媽這件事上,卻也註定強勢。
說幾件他們之間的往事,就可見一斑。
汪小菲讀書時,成績低於95分,就要被吊在樹上用棍子揍;
大冬天逼迫汪小菲去游泳,一週三次,不去就狠揍;
汪小菲自己都說:
“我們之間的距離總是掌握不好,她工作忙時,我們過於疏遠,她想關心我時,我們的聯絡又太過緊密。”

後來,即使汪小菲已經是一個大人了,但這種強勢依然無處不在。
汪小菲與張雨綺在一起時,張蘭就強烈反對。
因為張雨綺性格太火爆,她掌控不了。
後來汪小菲和大S戀愛,張蘭舉雙手贊同。
一不過是可以借大S的名氣開拓新市場,二便是大S看上去人畜無害,以為好拿捏。

但有張蘭的存在,她連跟汪小菲做一對體面的離異夫妻的可能都沒有了。
但同樣是因為張蘭的過度介入,導致汪小菲無法建立起獨立、健康的夫妻關係。
甚至,直到離婚後,他與大S都做不了一對體面夫妻。
這裡面張蘭有多大“功勞”,大家都看得出。

我印象很深的還有一件事——
去年汪小菲與大S互撕時,汪小菲曾曬出過於一段對話。
其中有一句話,可以窺見汪小菲與張蘭的母子關係。
“你自己都不回去,怎麼會是家。”
很多人解釋為,是汪小菲夜不歸宿。
可我更覺得,是大S都看出來了,汪小菲根本受不了張蘭強大的控制慾,所以一直在逃離。

但換一個角度說——
汪小菲想要逃離張蘭,卻又離不開張蘭。
他表面上叛逆、暴躁,實則內心孱弱,情感與決策上十分依賴母親;
他崇拜母親事業上的成功,卻又痛恨母親對他的控制;
他想要證明自己能獨當一面,卻一次次地創業失敗,只證明了自己的幼稚。
這其實才是這段畸形親子關係的悲哀——
強勢的母親,捨不得兒子長大,最終養出了一箇中年巨嬰。


真正的愛,是一場得體的退出
在這件事情裡面,其實沒有任何贏家。
汪小菲與張蘭,其實是一種“共生絞殺”的關係。
汪小菲能在多年前的綜藝節目裡說:
“大S和我媽掉進河裡,我肯定救我媽,因為孝是一個人最重要的。”
卻也能衝到張蘭的直播間裡破口大罵:CNM!C你們全家!
早年婚姻破裂、白手起家的廝殺,讓張蘭把汪小菲當作“情感替身”。
她需要這種“被需要”的感覺。
兒子越失敗,越能凸顯她作為“拯救者”的價值。

而汪小菲的困局,本質是一場未完成的精神弒母。
他需要殺死內心那個全知全能的“母親幻影”,才能走出“中年巨嬰”的牢籠。
但弒母的代價,可能是直面自己平庸的真相。
這對習慣了在母親陰影下躲藏的他而言,遠比當一個笑話更痛苦。
他們的反覆糾纏,也只證明了一件事——
所有以愛為名的繩索,終將成為勒死親情的絞索。

龍應臺在《目送》中寫道:
“父母與子女的緣分,不過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對方的背影漸行漸遠。”
真正健康的愛,應該保有親密,更尊重獨立。
不是把自己活成孩子的鎧甲。
而是親手把鎧甲敲碎,讓他長出屬於自己的骨頭。
更不要把孩子馴化成提線傀儡。
讓孩子成為自己的作者,才是世間最動人的傳承。

▽
▼
作者:喵月,百公眾號慢時光主理人,法式珍珠飾品Manreya品牌創始人,純素護膚品品牌《植想說》創始人,國家認證高階花藝講師,微信認證美食博主,分享生活美學,人文故事,探訪小而美的民宿,關注我,一起變美變優雅。
”。


喜歡戳【在看】,好看的人都點了【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