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點 / 劉潤 主筆 / 蕉皮責編 / 黃靜

今天,我們重發一篇過往比較受歡迎的文章《獨家分享:一年直播134場,挑選出值得讀的30本書》,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以下是這篇重發文章正文。
“劉潤”影片號的訂閱數,已經超過327萬。
這327萬不是一個統計數字,它代表著每一位有血有肉的具體的“你”。每一位對商業管理話題感興趣的“你”。每一位想要每天進步一點點的“你”。
感謝你在這麼多人中,選擇關注“劉潤”。這是我們莫大的榮幸。
每個星期,我們也都有讀書會的直播。因為我相信,格局,是眼界撐大的。眼界,是學習撐大的。
能向俞敏洪老師、吳曉波老師、吳軍老師、樊登老師等等優秀的老師學習請教,也是我們的榮幸。
過去一年,我們一共直播了134場。每一場直播,都有幾萬人一起學習。最多的一場,竟然有將近40萬人。那天晚上書籍的銷售額,也超過25萬。
作者得到宣傳,讀者學習到知識和買到半價簽名書,出版社能有更多銷售,也給我們推薦更多的優秀作者。每一方都有獲益,這也是我們能繼續做這件事的動力。
真心感謝大家的支援和喜歡。
在直播了這麼多場後,我也為你挑選了一定要讀的30本(套)書。
我把書,分為了三個層次:經典、暢銷和垃圾。
經典,是被時間沖刷洗滌之後,還能沉澱下來的書。讀這樣的書,醍醐灌頂,充滿滋養。
暢銷,是那些大家很喜歡,也很有用的書。它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實際問題,收穫具體方法。
垃圾,就是沒什麼價值的書。隨意拼湊,沒有洞見,浪費生命,不讀也罷。
我也把讀書,分為了三個層次:啃讀、精讀、掃讀。
啃讀,是值得你花時間,細細思考,反覆咀嚼。一些理論,不花功夫,你永遠都弄不明白。但每啃完一本,都會有一種從頭到腳的通透感。
精讀,是你要在字裡行間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想想這個故事有什麼用意,那個方法有什麼適用場景,然後用來解決自己的問題。這種書,隨著自己閱歷的增長,常讀常新。
掃讀,是快速翻翻,泛泛而看,追求廣博,瞭解核心觀點就行。
楊絳先生曾經說過一句話:你的問題,主要是讀書不多,想得太多。
很多時候,你花半天想的事情,人家早就想過,而且寫好了。你以為自己發明了一個新理論,但是人家想得比你更全說得更好,不過是我們自己孤陋寡聞。
你以為的頓悟,只是別人的基本功。人與人之間的競爭,本質上也是認知的競爭。
希望這30本書,能幫你係統搭建理解商業世界的框架,提升認知。
這些書,涉及“時代”、“戰略”、“管理”、“個人”、“傳記”。希望能幫你從各個維度比較全面地提高自己。
這些書,有很多都是在直播間裡分享過的好書,還有一些是我自己認為很值得推薦的好書。
這些書,至少都是經典和暢銷,值得你啃讀和精讀。


你有一個永遠打不敗的對手,時代
馬蔚華說過一句很好的話:
不知宏觀者,無以謀微觀;不知未來者,無以謀當下;不知世界者,無以謀中國。
我們生活在這個時代,就必須要理解這個時代。
否則,渾渾噩噩。
你有多大的成就,也取決於你生在什麼時代,對時代有什麼認知。
關於時代,推薦給你5本(套)書。
1,《理性樂觀派:一部人類經濟進步史》,馬特·裡德利
我們對未來的焦慮和恐懼,源於我們對過去的無知。
讀這本書,你會知道整個人類經濟是如何一點點進步的,為什麼未來一定會越來越好。
請注意,這裡我用到的詞,是“一定”。
從石器時代到網際網路,從明王朝的繁榮衰落到蒸汽機的發明,從人口爆炸到氣候變化。我們經歷太多天災人禍,但經濟社會依然進步發展。
看看過去的思想繁榮和技術創新,這一路走來的歷史,會讓你對未來充滿信心。
不要抱怨。不要怨天尤人。
成為一個理性的樂觀派吧。
2,《浪潮之巔》,吳軍
所有從事網際網路的人,所有對未來趨勢感興趣的人,都應該讀這本書。
這就是我看完這本書的感受。
吳軍老師在書裡講述了網際網路的興衰變化,揭示了公司成敗的原因。
你能在一個又一個故事裡,理解什麼樣的公司能被推到浪尖,什麼樣的人能獲得輝煌。
如何掌握下一個黃金十年的機會?這本書會給你啟發。
3,《激盪三十年》《激盪十年》《跌蕩一百年》《浩蕩兩千年》,吳曉波
我們生在中國,長在中國,必須對中國的時代發展有更深刻的瞭解。
所有的歷史,都是未來史。
瞭解中國商業的過往,可以幫助我們預測中國商業的未來。
作為在中國成長的企業和個人,我建議你要認真讀完吳曉波老師這套書。
激盪的文字,跌宕的故事,記錄了中國商業的吶喊,也記錄了中國商業的氣血。
吳曉波老師的文字可讀性極強,讀完之後,你會發出一聲感慨。但感慨之後,會陷入深深的思考。
4,《置身事內:中國政府與經濟發展》,蘭小歡
這本書在2022年被很多人推薦。確實值得一讀。有很多觀察和洞察。
學者蘭小歡凝練自己的多年教學、調研內容,把經濟學原理和中國經濟發展的實踐相結合,以地方政府投融資為主線,深入淺出論述了中國經濟的發展。
地方政府的基本事務、收支、土地融資等等,城市化和工業化、房價、國際貿易衝突等等,這些你關心的話題都有論述和解釋。
中國的發展現實到底是怎樣的?
中國的經濟進步到底是怎樣的?
看看這本書吧。在中國這艘大船上,我們每個人都是水手。我們都置身事內。
5,《隨機漫步的傻瓜》《黑天鵝》《反脆弱》《非對稱風險》,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
我們的生活在一個充滿意外的時代。
一個意外,就會把我們打回原形,努力盡失。
但是,塔勒布卻說,在這些意外中,我們可以避免損失,甚至還可以大賺一筆,獲得先機。
為什麼要用啞鈴策略?為什麼不要選擇安逸?為什麼不要待在小城市?
這本書會顛覆你慣常的思維,發現更多危機中的機會。
更重要的,是能學習到英雄主義一樣的生活態度。保持一種尊嚴和體面,去應對不確定的時代,活成確定性。
看完這5本(套)書,你會對時代有更多的理解。
人類進步的歷史→我們所處的資訊時代的機遇→中國經濟的發展→個人和企業在極度不確定時代裡的生存法則。
由大到小,由遠到近,這是內在的邏輯主線。
請你收下。
機會,藏在變化的時代裡。



不要用戰術的勤奮,去掩蓋戰略的懶惰
理解時代還不夠,還要會選擇戰略。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新的一年,不管是公司的發展,個人的躍遷,都要進行戰略規劃。
選對戰略,越跑越快。選錯戰略,越拼越慘。
關於戰略,推薦給你6本書。
6,《戰略歷程(第2版)》,亨利·明茨伯格
明茨伯格,是我的偶像。他是和德魯克齊名的西方管理學大師,是“當今世界最優秀的戰略思想家”。
他的語言犀利,風格幽默,思考深刻。
這本書,是作為戰略管理研究者的必讀書。明茨伯格在書裡總結歸納了戰略的“十大學派”,你能看到戰略管理的全貌,領悟戰略思想的精髓。
全域性的視角,全面的認知,對戰略思考非常重要。
啃完這本書,你對戰略的理解,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7,《贏》,傑克·韋爾奇
我之前說過,2023年的關鍵詞,是乍暖還寒。情況會慢慢變好,但是寒意不會馬上散掉。
這樣的環境,最容易出現分化。
贏的人,會過得很好。輸的人,會被市場淘汰。
顧名思義,這本書就是教你如何“贏”。
如何分析出適合自己的戰略?以怎樣的態度面對變革?和什麼樣的人一起共事?
這些關鍵問題,這本書都會給你答案。
8,《王志綱論戰略》,王志綱
這本書是中國民間極負盛名的智庫,智綱智庫創始人王志綱,近30年戰略實踐的首次系統戰略思想輸出。
他給戰略做了一個簡單直接的定義:
戰略就是在面臨關鍵階段的重大抉擇時,如何做正確的事以及正確地做事。
書裡有大量的案例和方法,深入淺出。
一看就懂,學得系統。
9,《產品三觀》,賈偉
每個企業,都有產品。
產品戰略,是任何一家公司都要思考的重要戰略。
什麼樣是好產品?怎樣做一個好產品?
這些問題,看起來很基本,但想清楚的人並不多。
賈偉老師說,如同人有三觀,好產品也有三觀:使用者觀、價值觀、世界觀。
使用者觀決定一款產品可不可以做,價值觀決定是否能做成,世界觀決定是否能做大做強。
10,《營銷筆記》,小馬宋
營銷的營,首先是經營的營。
這本書是知名戰略營銷專家小馬宋沉澱20年營銷心法首次公開,從企業經營角度看營銷的營銷方法論。
小馬宋老師的文字非常樸實,故事也很接地氣。
看得懂,學得會。
讀的時候你停不下來,讀完之後你恍然大悟。
11,《關係飛輪》,徐志斌
私域,是很多企業要關注的戰略方向。
流量越來越貴,黏性越來越低,復購越來越差,這些都是很多企業遇到的問題。
私域,是一個解法。
但是,目前雖然已經有1000萬企業佈局私域,但大部分企業沒有意識到,企業只有跟使用者產生深度關聯、形成親密關係,才能拿到真正好的結果。
這本書基於徐志斌老師對社交網路發展趨勢的觀察,對私域標杆案例的長期追蹤,精選了39個不同領域的運營案例。
包括蔚來汽車、百度貼吧、華為“花粉”等等。
這是一本案例集,也是一本操作手冊。
看完這6本書,你會對戰略有更深的認知。
瞭解戰略的全貌→學習戰略的方法→落地到更加具體的產品戰略、營銷戰略、使用者戰略。
從理論到實踐,從抽象到具體,這是內在的邏輯主線。
請你收下。
戰略的思考和制定,決定了我們能不能成功,多快取得成功。



多少企業,戰略清晰,死於管理。
管理,是永遠的護城河。
管理,也是我們要修煉的基本功。
好的管理者,到哪裡都是稀缺的。會管理的企業,在什麼環境下都有競爭力。
關於管理,推薦給你7本(套)書。
12,《管理的實踐》,彼得·德魯克
德魯克,現代管理學之父,一位真正的大師。
《管理的實踐》,也是經典中的經典。
這本書,將管理理論,落實到實際執行的層面。
我們要管理三個東西:管理企業、管理管理者、管理員工和工作。
我們要向自己提問:我們的事業是什麼?我們的事業將是什麼?我們的事業究竟應該是什麼?
我們要關注三個方面:成果、績效、社會責任。
這本書在我的書櫃上佔據重要的一席之地。我也認為每個人都應該有一本。
13,《團隊協作的五大障礙》,帕特里克·蘭西奧尼
這是一部讓全球300萬管理者和員工產生強烈共鳴的管理經典。
這是一本在故事裡學管理的書。
這本書,我也在公眾號裡做過多次推薦。
缺乏信任、懼怕衝突、欠缺投入、逃避責任、無視結果。這幾乎是每個團隊都有的協作障礙。
解決這些障礙,團隊會更有執行力,更有戰鬥力。
14,《組織的力量》,張麗俊
在環境好的時候,我們呼喚機會。但在下行背景,競爭激烈時,我們呼喚組織。
公司與公司的差距,最後體現的,是團隊和團隊之間的差距,是人的差距。
那麼,如何提升組織的戰鬥力?如何篩選和培養好的團隊?
我們正在經歷一個劇烈變革和轉型的時代,中國的民營企業平均壽命不超過2.5年,而活下來的企業中能夠持續增長的不足十分之一,組織發展跟不上業務發展已經成為企業永恆的難題。
張麗俊老師這本書,帶你重新挖掘組織的力量。
15,樊登,《可複製的領導力1-2》
每個人都可以在樊登老師這兩本書中,學習管理的技巧,學習領導力的方法。
但是,除此之外,我更想和你分享的是,關於管理者的格局。
在一次直播中,我問樊登老師,你有沒有想過,如果有一天員工離開你怎麼辦?
他說,想開一點。走就走吧,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我不怕被冒犯,我也不怕被背叛。我願意去相信別人。
不要因為人家給你幹活,你就把員工當作自己的私人財產了。
別以為自己給人家兩個錢,就覺得自個兒特了不起。
就算發工資,是你的員工,也是和你完全平等的人。他不高於你,但也不低於你。
意識到這個平等,那他當然可以去別的公司,當然可以去創業。
我們甚至應該鼓勵和祝福他,這是他的權利,他有了更好的前途。
我們要努力對員工好,好到讓他們想留下來。也要拼命培養員工,讓他們強大到足以離開。
希望你在書裡,學習方法,修煉格局。
16,《奈飛文化手冊》,帕蒂·麥考德
2009年,奈飛公開發布了一份介紹企業文化的PPT檔案,在網上累計下載量超過1500萬次,被Facebook的CFO謝麗爾·桑德伯格稱為“矽谷重要檔案”。
這本書,就是奈飛前CHO,PPT的主要創作者之一帕蒂·麥考德對這份PPT檔案的深度解讀。
好的企業文化應該是什麼樣?我們應該怎麼做管理?
我在這裡,先給你介紹一條引起無數人共鳴的原則:
公司只招成年人。
更多的原則和方法,你可以在書中慢慢學習。
17,《華為灰度管理法》,冉濤
華為是家令人尊敬的公司。華為的管理方法,也值得我們學習研究。
灰度管理,是任正非經營哲學、管理理念的精神實質,是成就華為的基本法則。
灰度管理,在選人用人、幹部培養、組織建設、績效分配等等都有體現和應用。
看看華為是怎麼做的,對你會很有啟發。
18,《阿里巴巴管理三板斧》,王建和
關於阿里的管理,我曾經聽過一句話:
阿里巴巴唯一生產的產品,就是幹部。
這本書,就是教你如何做管理,如何培養幹部的書。
團隊成員成為管理者後,崗位最核心的事情是什麼?如何快速上手?
定目標、追過程、拿結果。
招人才、建團隊、拿業績。
揪頭髮、照鏡子、聞味道。
這些容易學習的方法,就是阿里巴巴沉澱出的“三板斧”管理方法。
看完這7本(套)書,你會對管理有更多的把握。
學習管理的基本理念→學習具體的管理方法→學習不同企業的管理實操。
從宏觀到微觀,從理念到執行,這是內在的邏輯主線。
請你收下。
管理,是永遠的藍海。



讓自己變得更好,是一切的關鍵
個人的提升,也是不能忽略的話題。
讓自己有更好的習慣,更強的能力,就會比其他人有更多的競爭優勢。
拼命提升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好,也是對抗這個變化時代永遠正確的方法。
關於個人,推薦給你7本書。
19,《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史蒂芬·柯維
我說過很多遍,這是對我個人影響最大的一本書。沒有之一。
積極主動、以終為始、要事第一、雙贏思維、知彼解己、統合綜效和不斷更新。
這7個習慣,時刻提醒著我,也讓我更好地參與商業世界。
不管你處在職業生涯的什麼階段,這本書都值得認真閱讀學習。
20,《深度工作》,卡爾·紐波特
我們的生命裡,有1/3的時間在工作。
但是,很多人的工作只是重複,浪費時間,甚至浪費生命。
你看起來非常忙碌,甚至在不自覺地享受這種忙碌,但這種忙碌真的能轉化為生產力嗎?
這本書,一語道破真相。
如何保持心流,如何深度工作,這本書裡有很多的方法。
21,《職場晉升101》,崔璀
職場沒有白走的路,但確實存在很多的彎路。
不是每一個坑你都必須親自去踩,提前練好職場基本功,就可以讓你把工作做得更漂亮。
崔璀老師,15年時間,從焦頭爛額的實習生,到年輕的上市公司COO,再到投資合夥人、公司創始人。
她將這一路“打怪升級”的經驗,沉澱為了101個職場難題的答案。
你能更好地學會管理自己、管理團隊、管理老闆。
22,《寫作腦科學》,楊瀅
寫作,是必須修煉的一項技能。
人對於什麼樣的文字有偏好,在認知科學的研究中有很多實用的成果。掌握了這些認知規律,我們可以利用它們更有效率地寫出吸引人的文章。
如何寫出大家愛看的故事?如何激發讀者的代入感?如何讓讀者覺得高潮迭起?
這些問題,書裡都有精彩的分析,還有訓練的步驟。
學習寫作,學習更好地寫作,可以看看這本書。
23,《結構思考力》,李忠秋
思考和表達沒有邏輯,是一種災難。
能把事想清楚,能把事寫清楚,能把事說清楚,很不容易。
這本書從底層邏輯出發,解決99%的溝通表達難題,讓思維更清晰,工作更高效。
李忠秋老師說,書的核心理念,來源於芭芭拉·明託的《金字塔原理》,運用更符合中國企業及中國人的特點進行詮釋。
你可以理解為,這是金字塔原理的通俗版和本土版。
更加通俗易懂,更加貼合應用。
24,《改變人生的談話》,黃啟團
你說的話,決定你是什麼樣的人。
為什麼有人溝通談判如魚得水,而你困難重重?為何有人夫妻恩愛,而你無法與愛的人溝通?為何有的孩子聰明懂事,而你的孩子和你僵持不下?為何別人總有貴人相助,而你總是孤身一人?
這可能是你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工具,語言。
語言的力量,比我們想象中強大得多。
心理學專家黃啟團結合他二十多年的諮詢經驗,把心理學知識和語言技巧巧妙結合,幫你解決大量無效溝通的問題。
25,《關鍵演講》,Sophie
關鍵時刻的演講,做好了,事半功倍。
求職面試、競聘競選、銷售演示、工作彙報、高管發言、教學培訓、直播帶貨,這些都是高頻演講的場景。
Sophie老師分享了40多個表達模型,100多個應用例項,手把手教你如何表達。
當你需要演講時,當你不知道怎麼演講時,看看這本書。
看完這7本書,你能更好地進行自我提升。
學習良好的工作習慣→學習職場上打交道的方法→學習具體的溝通、寫作、演講等技能。
從認知到行動,從軟技能到硬實力,這是內在的邏輯主線。
請你收下。
新的一年,拼命讓自己變得更好。



我們不倦怠,也不苟且
在努力的道路上,我們時常會感到焦慮和迷茫。
但是,那些比我們更有成就的人,他們的痛苦比我們更加強烈。
看看這些人的故事,看看他們如何走出那些幽暗之地。
我們能從中得到慰藉,得到力量,得到經驗,得到滋養。
關於傳記,推薦給你5本(套)書。
26,《我曾走在崩潰的邊緣》,俞敏洪
如果我說,俞敏洪老師這兩年遭受了巨大的“意外”,可能不會有人反對。
新東方在教培行業,構建了強大的“護城河”。但是突然,“城”沒了。於是,這條“護城河”的價格,瞬間跌去了95%。
但是,新東方成功轉型,東方甄選的出現讓大家眼前一亮。
很多人問,新東方和俞敏洪,是怎麼挺過來的?
看這本書你就知道,這不是他們第一次遭受意外。在新東方發展的路上,有很多坎坷,早就習以為常。這和企業的基因有關,和創始人的性格有關。
俞敏洪老師在書裡首次親自完整講述創業發展歷程,有很多初次曝光的情景和細節,完整度和深度前所未有。
他們曾經經歷至暗時刻,甚至走到崩潰的邊緣,但是一直砥礪前行,不言放棄。
在絕望中尋找希望,人生終將輝煌。
27,《褚時健傳》,周樺
褚時健,這是一個在中國商業史上舉足輕重的名字。
早年喪父,輟學。青年重新求學卻遭遇戰爭。解放後沒能逃脫“右派”的命運。年過半百,接手玉溪捲菸廠,將其打造成亞洲第一、世界第五的集團企業。
他是把地方工廠發展成世界級行業巨頭的能人,臨近退休卻折戟沉沙。
但十幾年後,褚橙的名字享譽大江南北。他以70幾歲高齡重新創業的故事,激勵和影響了無數的人。
幾起幾落,跌宕起伏。
88年豐富的人生經歷,不得不讀。
28,《越過山丘》,吳士宏
這本書,是微軟前中國區總裁吳士宏女士在《逆風飛颺》之後的又一本自傳。
在《逆風飛颺》裡,她從輟學小護士到微軟(中國)總經理,以野蠻生長的勁頭,展示了一個女性,可以飛得多高。
但是一路水漲船高的她,卻在創業路上遭遇了人生的滑鐵盧。
2013年,她事業跌至谷底、身負重債,患上了重度抑鬱,自我封閉。
但在機緣巧合下,她進入教練這個行業,找到了人生的意義和為之堅守的事業。
書裡有很多吳士宏老師的故事,她把自己的傷痛和思考,完完全全展示給讀者。
在這些故事裡,你能收穫到用生命試煉的精進之道,也能收穫頓悟的時刻。
29,《小米創業思考》,雷軍,《一往無前》,範海濤
《小米創業思考》,是雷軍首部商業思考著作。
講了小米的方法論,也是小米內部的工具書。
《一往無前》,是小米官方授權傳記,完整揭秘小米獨特商業模式。
這兩本書你可以一起看,看完會對小米有更加完整的瞭解。
在這些故事裡,你會知道小米如何一路走來,會知道雷軍如何永不言敗,也會感受到一種勇往無前的企業家精神。
不管現在的環境怎樣,永遠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將發生。
30,《活出生命的意義》,維克多·弗蘭克爾
著名心理學家弗蘭克爾是20世紀的一個奇蹟。
納粹時期,作為猶太人,他的全家都被關進了奧斯威辛集中營,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於毒氣室中,只有他和妹妹倖存。
弗蘭克爾不但超過了這煉獄般的痛苦,更將自己的經驗與學術結合,開創了意義療法,替人們找到絕處再生的意義,也留下了人性史上最富光彩的見證。
這本書曾經感動千千萬萬的人,它被美國國會圖書館評選為具影響力的十本著作之一。到今天,這部作品銷售已達1200萬冊,被翻譯成24種語言。
這是我推薦給你的最後一本書,希望你能活出生命的意義。
書裡有一句話,分享給你:
選擇生活態度的自由,是人可以擁有的最後一項自由。
看完這5本(套)書,希望你能從中得到力量和希望。
創業很辛苦,生活很辛苦。但是,我們依然可以找尋到光亮。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
這份祝福,請你收下。
我們不倦怠,也不苟且。



這就是直播134場之後,我們為你挑選出的,一定要讀的30本(套)書。
希望對你有啟發。
一直以來,“劉潤”只堅持商業洞察、管理案例和個人的內容。
因為我們相信,只有企業家、創業者、管理者,渴望上進的年輕人會看這樣的內容。
只有這樣的讀者和觀眾,才是中國最稀缺的高價值人群。
你肯花時間讀我們的文章,看我們的直播,是我們莫大的榮幸。也給了我們莫大的鼓勵。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也可以分享給身邊的朋友。也許對他們也有啟發。
感謝。
未來,我們繼續一起學習,彼此陪伴。
躬身不語,始終敬畏。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