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藍字關注我們~
聖誕還未到,紐約的暴風雪就已經迫不及待的衝了出來,就好像要為聖誕老人的雪橇提前鋪出雪道,好給小朋友們送去新年的祝福。
雪後的陽光更加明亮和溫暖。小朋友們全副武裝,在雪地裡打滾尖叫。這是小米粒第一次近距離接觸雪,明明小臉凍得紅撲撲,卻開心得像個小兔子,在雪堆中爬上爬下。
無論去哪裡,哪怕如紐約這般的海港城市,冬天裡的皮膚總是乾乾的,喉嚨也常常是癢癢的。今天玩雪歸來,我們就給寶寶做一份香軟甜糯,開胃爽口的橘子香梨芋頭糕吧。


橘子和芋頭均富含豐富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可以提高冬日裡寶寶和寶媽的免疫力,這在疫情不斷地現在尤為重要。

橘子淡淡的酸甜更是有助於寶寶的食慾,而香梨所含的配糖體及鞣酸等成分,能祛痰止咳,對咽喉有養護作用。它所含有大量的果膠,能夠幫助消化及排洩。作為配料,可以為口乾便難的寶寶起到溫和的調理作用。

配料: 芋頭一顆 (約150g)、橘子一個(約75g)、香梨一顆(約150g)、粘米粉40g、糯米粉20g
用時: 20分鐘
適用月齡: 10個月+ 對所含食物不過敏的寶寶
可以作為主食或者甜點新增,外出攜帶也很方便。

步驟一:
芋頭香梨橘子去皮,芋頭切絲,香梨橘子切塊榨汁備用。

Note:
芋頭可以用擦子擦出絲,如果希望成品能有芋頭的口感,可以切或擦得粗一些;如果希望芋頭融化在糕中,便更適合用細擦子成細絲。
若想成品有果子口感,可以不要把水果打的太碎。

步驟二:
將40g粘米粉和20g糯米粉倒入果汁中拌勻。
麵糊看起來不均勻,可能是水果顆粒,不用太過擔心,基本調勻呈濃稠流體便可。

步驟三:
將麵糊倒入切好芋頭絲中拌勻。

Note:
水果芋頭糊需要靜置幾分鐘再進行下一步烹飪。這可以給澱粉充分時間吸飽水。芋頭糊剛調製時還有些稀,靜置後就會變得稍微濃稠而便於控制。
步驟四:煎制
這裡我給大家介紹煎制芋頭糕的2種方法。
方法一:生煎
預熱平底鍋至高溫加油後調製中低溫,開始生煎芋頭糕。可以用鏟子慢慢塑型成方形,也可以利用模具塑造可愛的卡通形象。無論如何塑型,都可以先挖出一勺,在鍋裡進行塑型後再新增壘高。

對於如我一般OCD的建築師來說,做芋頭糕最大的樂趣應該是把它修整成這樣堅挺的立面和90°的拐角。

方法二:先蒸後煎
如果擔心把握不好火候,可以考慮蒸熟後,再將表面煎黃,步驟如下:
1、在器皿中鋪上一層烘焙紙,準備一塊潮溼紗布,塗抹少量水份在紙上可以幫助紙張固定。

2、將一定量香芋糊盛入器皿。

3、蓋一層錫紙後入蒸鍋蒸20分鐘,不需要預先煮沸水。

4、蒸糕出鍋可以稍微煎到金黃,便可以切塊給寶寶吃了。

5、大家或許會好奇這兩種方式有什麼不同?
我把兩塊厚度大約相同的芋頭糕放在一起,比較一下內裡的情況,我們來切開看看,到底有沒有區別。

(左邊的是是生煎熟的,右邊的是先蒸後煎)
可以看出,無論是直接煎熟,還是先蒸熟再煎金黃,芋頭糕都一樣軟糯,口感也幾乎感覺不到差異。

其實很多食物都有
舉一反三
的潛質。比如這款芋頭糕,我們今天做的是水果口味。但如果調整一下比例,也可以做出鹹口的小餅,比如
肉鬆味芋頭糕
。
配料: 芋頭切絲100g、粘米粉20g、糯米粉10g、清水70g、肉鬆15g

1、將粘米粉和糯米粉倒入清水中,調勻。

2、將肉鬆剪碎,與步驟1中的米糊拌勻。

Note:肉鬆遇水不容易散開拌勻,剪碎可以避免肉鬆長纖維打結。
3、將肉鬆米糊倒入芋頭絲中攪拌均勻,靜置十分鐘便可以下鍋烹飪了。

4、後面煎制步驟,與上面水果芋頭糕方法一樣。


Tips
1、在榨汁之前可以擠入少量的檸檬,來幫助提高芋頭糕的清香。

2、我給的這個比例大約可以做4塊2in x 3in的芋頭糕。

(照片上明顯少了許多,是因為小米粒迫不及待吃掉了一塊多)
3、如果使用鑄鐵鍋或者不鏽鋼鍋生煎,最好使用熱鍋冷油比較好,也就是先等鍋熱起來再放油。

作者簡介:
丟丟,一名不誤正業的景觀建築師,熱愛繪畫、美食和旅遊,懷揣開卡車頭環球攝影的夢想。終不甘寂寞,老來得女,成為徹頭徹尾的女兒奴一枚。

(以上所有圖片皆為作者實拍,不得轉載)
號外號外!我們開通影片號啦!!
影片號上會不定期分享照顧寶寶的技巧、在家健身、寶寶手工等等超實用影片,求掃碼關注~~


推薦閱讀

分享母嬰知識 關注寶寶成長
微信公眾號:usmama_com
新浪微博:@美國媽媽網



喜歡本篇內容
點“在看”
鼓勵一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