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王炸組合!微信終於接入滿血版DeepSeekR1,灰度測試中

機器之心報道
編輯:杜偉、大盤雞
一覺醒來,AI 應用的天變了!
微信終於反應過來,接入了 DeepSeek!
而且據騰訊回應訊息,接入的還是滿血版 DeepSeek R1!
微信正在灰度測試該模型,部分灰度到的使用者可以內測相關的 AI 搜尋功能。
此次 DeepSeek R1 的入口在微信首頁頂部的搜尋框,點開後會出現一個「AI 搜尋」功能。
接著點選「AI 搜尋」之後出現兩個選項,分別是快速回答以及接入並免費使用滿血版 DeepSeek R1 的深度思考模式。
如同其他 DeepSeek R1 體驗平臺一樣,透過深度思考搜尋時會展示思考推理的全過程,從而體驗到更多元化、更精準的搜尋。

微信 AI 搜尋功能的資訊源採用了公眾號推文 + 網頁搜尋的策略,如果問得不過癮,還可以繼續追問,直到問出想要的結果。這讓坐擁海量內容的微信平臺能夠與 DeepSeek 強強聯手,優質資料 + 聯網整合能力可能會創造出前所未有的 AI 搜尋體驗。不過,已經體驗過的使用者發現,AI 搜尋還沒有配備歷史記錄的功能。
作為國民級 APP,這意味 DeepSeek 的能力將真正普惠眾人。這不,用上的網友已經拿來計劃自己的百萬目標了。可以發現,DeepSeek 深入淺出的思考方式,為我們極大地降低了整理資訊的時間成本,在海量的文章中進行分類總結,更全面、更完整。

圖源:https://x.com/qiyuev5/status/1890789198031954354/photo/4
小紅書使用者還分享了搜尋《哪吒之魔童鬧海》票房的相關資訊。DeepSeek 根據搜尋內容,準確定位到了電影上映後票房突破的各個關鍵時間節點。不僅提供資料資訊,它還分析了票房一路高漲的原因。使用者也可以根據提供的參考連結進行細節核實或者進一步追問。

機器之心找到能被灰度到的朋友體驗到了該功能,問了一些問題,可是出來的結果不盡如人意。比如問它 2 月 15 日機器之心公眾號發了哪些文章,可是搜尋出來的結果展示的卻是 2024 年多個日期的文章,準確度遠達不到問題的需求。

機器之心又追問了一下,雖然此次能識別出 2 月 15 日,但搜尋出來的結果還是不準確,甚至胡說八道(因為我們從沒發過這個標題的文章)。

由此可見,該功能目前並沒有那麼完善,可能等全量接入之後會有所改善。
現在使用不上該功能的使用者也先彆著急,微信本次更新並非與版本同步,所以版本升級可能無濟於事。
根據一些網友篩出來的功能頁面介紹資訊,此次深度思考使用到了 DeepSeek 開源大模型,並將嚴格遵守 DeepSeek 系列大模型的開源許可證,包括程式碼許可證和模型許可證。

圖源:https://x.com/wong2_x/status/1890752829721026968
其實,早在幾天前,騰訊的一些動作已經展示出了向 DeepSeek 靠攏的跡象。
騰訊旗下主力應用「元寶」宣佈接入滿血版 DeepSeek R1 模型,開啟之後便可以在模型選擇框中切換混元模型和 DeepSeek R1。並且,切換到 DeepSeek R1 之後還支援聯網搜尋。

我們測試了一下它的深度思考 + 聯網搜尋能力,讓它分析「哪吒 2 為何取得這麼高的票房」,結果如下:
不僅如此,騰訊旗下智慧工作臺 ima.copilot( 簡稱 ima )同樣宣佈接入 DeepSeek R1 深度思考模式。
接入 DeepSeek-R1 後,體驗提升最明顯的要屬 ima 的「讀」和「寫」。在個人知識庫管理上,你可以充分發揮 DeepSeek-R1 的強大推理能力,吃透某個文件。

目前,在微信端直接搜尋「ima 知識庫」小程式,也能體驗到 DeepSeek R1 的深度思考能力。

最後想說一句,看來這次還是小範圍的灰度測試,我們問了一圈同事,都沒被灰度到。讀者們有誰能體驗到嗎?評論秀一下啊!
© THE END 
轉載請聯絡本公眾號獲得授權
投稿或尋求報道:[email protecte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