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金錯刀頻道

能在40多度的三伏天帶來寒意的,除了空調還有“行業的一地雞毛”。
進入暑期旺季,整個旅遊行業都在緊鑼密鼓的賺錢,但有個企業卻給員工放起了“淡季假”。
最近,旅拍行業鼻祖——鉑爵旅拍發布了一則《關於婚紗旅拍業務放假的告知書》,通知的核心是:旅拍業務不賺錢,公司壓力很大,給你們放個長假。

這則通知被解讀為“變相跑路”,瞬間引爆消費者恐慌。
與此同時,鉑爵旅拍消費者的維權資訊席捲全網,其中“門店關門、被客服拉黑、售後失聯、欠薪”等字眼都透露著寒意。
儘管鉑爵旅拍發文解釋,只是業務調整沒有跑路,但從評論區蓋樓般的維權資訊中能看出:就算鉑爵旅拍沒有跑路,也已站在信任崩塌的邊緣。

回看過去,鉑爵旅拍一度風頭無兩,靠著“明星同款”+“洗腦廣告”,把小眾旅拍變成了“中產結婚標配”。鉑爵旅拍自己也成了資本寵兒,最高估值有25億。
如今,在行業最熱的時候一哥卻潑了盆冷水,究其原因是鉑爵旅拍,早在出圈時就埋下一顆巨雷。

咆哮式洗腦廣告,
捧紅的旅拍頂流
“鉑爵旅拍!想去哪拍,就去哪拍!”
如果你在過去的五年裡逛過商場、坐過電梯、刷過短影片,一定被這句咆哮式廣告支配過。男聲嘶吼女聲尖叫,再配上“想去哪拍就去哪拍”的無限迴圈,短短 15 秒足以在你大腦中自動播放一整天。

靠著這句廣告,鉑爵旅拍把自己從廈門一家小影樓,抬進了“旅拍第一股”的候選名單。
儘管這種咆哮式洗腦廣告,一度被列入“最令人討厭”的廣告隊伍,但它成功把“旅拍”與“鉑爵”畫上了等號——就像“怕上火”等於王老吉。
如果你以為鉑爵旅拍的爆火全靠這幾個洗腦廣告,那就太天真了。鉑爵旅拍能捧紅旅拍這個品類,並一度成為行業一哥,最大的殺手鐧是其堪稱營銷大師的創始人許春盛。

許春盛並不是創業新手,在創立鉑爵旅拍之前,他曾創立過兩家很成功的傳統影樓:鍾愛一生和蒙娜麗莎。
別看這兩家公司都是傳統影樓,許春盛卻是網際網路營銷大師,製造話題和洗腦營銷的玩法,早就刻進這幾家公司的基因裡。
你以為鉑爵旅拍的洗腦廣告是偷師馬蜂窩和Boss直聘?殊不知許春盛才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從福州的知乎網友那考古可以發現,蒙娜麗莎早期的廣告用的也是同樣的思路:
“拍得好拍得好,蒙娜麗莎拍得好”“婚紗攝影哪家強,蒙娜麗莎強強強”
這15秒的廣告,每15分鐘在公交車、影院播放一次。不到半年時間,蒙娜麗莎就在福州家喻戶曉。

2011年許春盛就盯上旅拍的藍海,創立鉑爵旅拍,別人還在棚拍時許春盛就果斷轉型婚紗旅拍。
就連“鉑爵”這個名字都暗含營銷哲學,許春盛旅遊時無意發現一家叫“伯爵”的地產公司,他感覺伯爵這個名字既高階又朗朗上口,便起了個同音的名字。

鉑爵旅拍成立初期,許春盛用上了網際網路大佬最愛用的PK營銷,來製造話題。他的PK物件是自己的第一個“親兒子”鍾愛一生。
他一邊大張旗鼓打PK:“在廈門,婚紗照賣得更好的,不是鍾愛一生,而是鉑爵,因為鉑爵更高階。”一邊繼續重複“鉑爵旅拍,高階”的廣告詞洗腦。

這招左右手互搏,不僅讓鍾愛一生的使用者知道了鉑爵旅拍,也立住了“旅拍”的高階人設。
當大家意識到這兩家公司的老闆是同一個人時,不得不感慨一句“真高人”。
2019年,中國人像攝影協會給予鉑爵旅拍 “中國旅拍創始人” 稱號,許春盛也成了“旅拍教父”,當年還獲得兩輪融資,一時風頭無兩。

動輒上萬的中產旅拍,
藏著兩顆定時炸彈
在鉑爵旅拍的帶頭下,旅拍站在婚紗鄙視鏈頂端,更在全行業掀起一股熱潮。
據艾媒諮詢報告,2024年有2500多萬人次的消費需求,撐起了中國旅拍接近400億元的新賽道市場規模,預計到2028年中國旅拍需求量,將達到4164.3萬人次。在所有旅拍的類別中,婚紗蜜月類仍佔據著旅拍市場的“半壁江山”。

行業高速發展,需求量逐年增加,已經是行業一哥的鉑爵旅拍為什麼就撐不住了呢?
究其根本,婚紗旅拍是一門看似暴利、實則極重的生意,鉑爵旅拍的商業模式從誕生之日起就埋下了兩顆定時炸彈。
第一顆炸彈:燒錢討好中產,卻幹不過路邊攤。
為了搞定更多中產,深諳人性的許春盛給鉑爵旅拍套了兩個光環:明星同款+儀式感剛需。
2019-2023年,鉑爵先後冠名《妻子的浪漫旅行》《再見愛人》等7部婚戀綜藝,還請來郭碧婷、奚夢瑤、張嘉倪等人做“明星體驗官”。
鉑爵旅拍趁熱打鐵,推出“李誕同款”、“郭碧婷欽點”等套餐系列,讓想體驗一把明星般感覺的新人們心甘情願奉上錢包。

除了請明星、拍洗腦廣告,鉑爵旅拍不遺餘力地砸錢打造“高階”人設。
2012年,鉑爵旅拍就投入8000萬在廈門鼓浪嶼建了第一個旅拍基地,之後更是不斷加碼,試圖把“大店”變成品牌護城河。
除了廈門,鉑爵旅拍在三亞、麗江、大理等熱門城市都開了線下門店,巔峰時就連普吉島、巴厘島都有門店。

全球112個旅拍基地的模式,在行業興盛的時候能減少員工差旅成本,一旦消費者減少,租金、人力、裝置成本就如同無底洞。
與此同時,很多旅拍夫妻店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企查查資料顯示,截至目前,全國現存旅拍相關企業已達6341家,其中成立1-3年內的企業佔比近45%。

他們大多是紮根於景區的夫妻店,輕資產+高效率+價效比的賣點,每一點都直擊鉑爵旅拍的痛點。
第二顆炸彈:脆弱的預付款模式,一碰就碎。
在鉑爵旅拍的定義裡,旅拍不是拍照,是“一生一次的投資”。
既然是投資就有“賭”的成分,這場豪賭中顧客賭的是信任,鉑爵旅拍賭的是門檻。
旅拍行業一直是預付款模式,下單付30%定金,拍攝前7天付70%尾款,拍攝後45天交付精修。

這意味著,公司賬上常年趴著3-6個月的“無息負債”。2023年鉑爵預收賬款高達4.7億元,相當於全年營收的38%。
隨著熱錢和流量把旅拍門檻打穿,大量非專業玩家帶著“極致價效比”的殺招闖入,鉑爵旅拍訂單銳減,但固定成本就在那擺著。為了自救鉑爵旅拍緊急加碼新專案,將婚紗旅拍部門資金轉移至跟拍、寫真部門,導致旅拍業務徹底失血。

鉑爵作為頭部品牌,既無法控價又沒打出差異化,最終陷入欠薪→核心團隊流失→服務癱瘓→客戶退款擠兌→口碑崩塌的惡性迴圈。當2024年訂單同比下跌40%時,顧客的預付款就已經從“現金奶牛”變成了“兌付黑洞”。
鉑爵旅拍前期為了打造高階耗資巨大,後期再不斷營銷在全球開店,最終資金窟窿越來越大,旅拍業務只能淪為這場無聲戰爭中的炮灰。

拉黑、失聯背後,
拼命掩飾的弱點曝光
近兩年,結婚率降低和賽道擁擠,都對婚紗旅拍行業造成了巨大影響,但鉑爵旅拍失利的真正原因,遠不止行業挑戰那麼簡單。
有人覺得是咆哮式洗腦廣告的鍋,甚至有媒體質疑旅拍重資產這個模式本身就是錯的。
但鉑爵旅拍骨子裡的病,不該只讓模式背鍋。
如果只是沒錢了,鉑爵旅拍還有很多方式體面退場,如今卻用一種動搖根基的方式關停業務。
售後拉黑顧客、客服失聯背後,鉑爵旅拍用“風口濾鏡”掩蓋的弱點逐漸曝光,壓垮鉑爵旅拍的是銷售>管理的玩法,最終導致口碑崩盤。
早在2019年,就有鉑爵旅拍的前員工站出來“開撕公司”。一則《坑員工百萬元,圈錢上億,鉑爵旅拍你真優秀》的帖子廣泛流傳。

爆料人稱,鉑爵旅拍以培訓會為名,強制員工賣套餐,每人還要拉到指定目標,不然再每人重罰300-500元,工資卡直接扣。
把員工都當“銷售”培養,讓很多人苦不堪言。有鉑爵旅拍非銷售崗的員工分享,很多催單制度都很苛刻:一個月最少三單少一單罰100;團隊有人沒完成都要加班;業績不達標就主動扣款;讓員工找親友、熟人推銷。

鉑爵旅拍管理上的弱點,在這次裁撤旅拍業務時暴露得更徹底。
鉑爵旅拍在面臨經營難題時選擇“棄車保帥”——犧牲旅拍業務、保全寫真等現金流更好的板塊。業務調整原本無可厚非,但撤退的方式卻是遣散所有部門,僅剩下兩家門店也是店長自負盈虧。

更關鍵的是有媒體報道,鉑爵旅拍確認欠薪為事實,且公司給出的解決方案是,等融到錢就發工資。
一家公司信任的崩塌一定是從內部而起的,畢竟公司有沒有信任度可言,員工比使用者更清楚。

除此之外,鉑爵旅拍在體驗管理上的不重視,也為最近信任崩塌埋下了伏筆。
某購物平臺的鉑爵旅拍旗艦店顯示為“12年老店”,在店鋪真實體驗分一欄中,店鋪總分為4.1分,落後99%同行;服務保障為3.5分,落後99%同行,糾紛率超99%同行。

在知乎、黑貓投訴等平臺,位居前列的搜尋結果中也有很多差評,其宣傳中重點強調的國際大牌禮服、明星御用化妝師、高階服務等賣點,在實際服務中存在嚴重貨不對版的現象。
危機爆發後,很多消費者預付資金無法要回,公司公告稱“100%履行已確認檔期”,但客服專線停機、門店關停承諾成空談,連帶貨主播都有被告的風險。

有人曾把旅拍比作情緒消費中的黃金賽道,但事實證明,光有情緒沒有運營,情緒變涼時熱錢和使用者都會同時離場。
鉑爵的故事給所有“營銷驅動型”公司提了個醒:在消費退潮的時代,任何把“情緒價值”當槓桿的生意,最終都要用真刀真槍的體驗來償還。
壓倒駱駝的從來不是最後一根稻草,而是每一根稻草。
@The End
今日好書推薦:
鉑爵旅拍沒有經受住行業考驗
根本原因是沒學會和風口和解
胖東來是少有的能和趨勢共進退的企業
《胖東來你要怎麼學》中的內容
都是實地採訪的一手資料
於東來本人都說,真實的胖東來,就藏在這裡
原價69元,金錯刀限時特價46.9元起!
點選下方瞭解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