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導師水平不高,培養的研究生卻很厲害;為什麼?朋友:你就暗自慶幸吧…

“為什麼有些導師水平不高,可人家培養的研究生咋那麼優秀呢?”
這是一次閒聊的時候,有位導師發出的感嘆。
言外之意是,自己辛辛苦苦兢兢業業在培養研究生,從開題、考核、論文寫作、技術培訓、學術會議、學術交流等等各個環節都不敢馬虎;怎麼到頭來培養的研究生質量反而不如人家那些不管不問甚至放羊式管理的導師培養的好呢?
這個結論看似不成立,但現實中也確實存在。
第一反應是,人家幸運招到優秀的研究生了啊。
但也得意識到,隨著國內研究生不斷擴招,導師水平也參差不齊,導致很多學生不得不自己另外找人輔導科研培訓。

美國Washington Institute of Clinical Research這邊,就作為外掛導師組常年指導著十多位在讀研究生提升科研。既包括在在中國內地的研究生,還有幾位在

美國的、因為他們自己更需要SCI論文

不過,針對PI的感慨,朋友則安慰:
你沒有成為“傑出學生”的老師,也許該暗自慶幸啊。因為,我們做過科研的人都知道,科研突破是一點點往前拱出來的。哪有那麼多天才?!
最極端的例子,如畢業於浙大、就讀於MIT的Y同學,一年發表了10篇學術論文。被MIT導師發現學術造假時,她卻說“在我的學校,沒有人教我們道德或價值觀。”
得;my school,us,都躺槍。。。
(圖片來自於網路,來源於MIT Rosalind Picard教授的演講
但最最關鍵的,研究生質量與導師的水平是有一定的關係,但學生本身有沒有接觸到高素質的伴行者、從而建立起自主學習的習慣,卻是重中之重
醫媒體聯盟推出了7個優質公眾號,
均由科研大咖主持;
從課題設計,文章解析,職業發展,
和您一起保持學習的習慣
習慣於高效利用這些資源,
幾年後,你會與眾不同。
Hanson臨床科研
推薦理由:
Hanson臨床科研,由在美國的7位醫生科學家主持,謝博士擔任主編。
堅持學術、傳遞美域學術資訊。每天兩篇精彩推文,傳遞創新思路,讓科研和SCI論文成為臨床工作的副產品要有“臨床科研日報”、“醫學大資料報告”、“人工智慧醫學”等三個欄目;並分以下專輯:

論文撰寫,剖析論文撰寫規範,打好寫作基礎技巧;
課題模板,精解論文,形成可直接用的模板
基金申請分享如何申請和完成基金的基礎資訊;
美國基金,給出研究熱點和經典基金設計思路;
大資料分析從海量論文中找出研究熱點及重點研究人員
關注公眾號後,
回覆資源臨床科研、SCI選刊模板基金綠卡、專科關鍵詞,直接免費獲得上述資料;並支援按科室檢索,如“神經科”。

▲ 點選↑關注Hanson臨床科研
Healsan醫路成長
推薦理由:
由中美醫生公共主持,曾在國內頂級醫院工作的劉博士擔任主編。
分享醫生成長的故事,介紹美國和中國醫學職業發展經驗!
部分分享,是原發於ScienceNature等雜誌,由全球學者分享的經驗。
▲ 點選↑關注Healsan醫路成長
醫路訪學留學
推薦理由:
訪問學者階段是職業發展中的最後一個深度連結大咖的學習與合作機會。
醫路訪學留學為中國醫學生物背景的赴美訪問學者和博士後架起橋樑,為您提供系統的資訊。
▲ 點選↑關注醫路訪學留學
醫路移民
推薦理由:
並且孩子可以一起獲得綠卡,從而入讀美國公立學校,免除高昂的國際生學費。
公眾號主編本身就是卓有成就的醫生科學家,已在美國工作12年、註冊公司幫助醫生或生物科學家申請綠卡的9年。
作為一個只做內地醫生/生物量科學直接申請美國綠卡的機構,他們的專業+專注 = 極高的批准率。
公眾號裡面的高質量推文,就是該專案組可靠性的最佳判斷指標;不僅告訴你如何申請綠卡,還告訴你如何在美國找到工作。
趁著知道的人還不多,趕緊諮詢、採取行動吧!
▲ 點選↑關注醫路移民
征戰重症肌無力
推薦理由:
一個純學術號,由專門研究重症肌無力

的醫生科學家負責。


不僅分享重症肌無力的臨床知識,更傳遞如何做好臨床和臨床科研的經典研究。
從科研角度不管您是從事神經科還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的醫生,都可以在這裡有所收穫、受到科研上的啟發。
▲ 點選↑關注征戰重症肌無力
征戰AD
推薦理由:
阿爾茨海默病(AD,國內亦稱為老年性痴呆),給患者及其家屬帶來了極大痛苦和沉重負擔。

我們一起努力,尋找AD發病的蛛絲馬跡,尋求延緩甚至治療疾病的有效策略。

從科研角度,從事變性病研究或慢病管理的醫生,也會從這裡得到很多科研上的啟發。
▲ 點選↑關注征戰AD
征戰CA
推薦理由:
戰CA是由癌症醫生科學家主持的公眾號,專門分享癌症相關知識和最新科研進展
預防,是最有效的健康方式;閱讀高質量研究,是最有效的創新路徑
▲ 點選↑關注征戰CA

 宣告 

我們不定期會和公眾號互推
並非收費廣告,可根據個人喜好關注
——感謝大家的理解與支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