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個微博,感覺現在真什麼人都能當記者了。
先看下新聞好了:
“三亞釋出”4月7日訊息,海南省三亞市教育局釋出《防止學生沉迷“煙卡”遊戲重要提示》稱,近期,小學生群體中最近出現一種新風潮-玩“煙卡”。“煙卡”由廢棄煙盒製作而成,學生們聚在一起,以空掌心擊拍地面,煙卡被掌風擊中翻面就算贏。他們還會根據香菸檔次將卡分等級,誰擁有的卡多且貴,就有炫耀資本。
學校要進一步加強校園常規管理,壓實責任,加強控煙宣傳教育,營造無煙校園環境,禁止學生在校進行“拍煙卡”遊戲。請家長配合學校禁止“煙卡”進校園,校方一旦發現學生帶“煙卡”進校或發現學生在校內進行“拍煙卡”遊戲,可立即制止並當場沒收“煙卡”,同時進行口頭教育,並向家長反饋。
三亞市教育局表示,“拍煙卡”遊戲影響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以及學業進步,同時存在安全隱患,容易引起變相賭博,形成不良心理和不良興趣。親愛的家長朋友們,為了孩子身心健康發展以及學業進步,讓我們一起對孩子進行教
育,對“拍煙卡”遊戲進行監督管理。孩子的繽紛童年需要遊戲來“調味”,更需要家長們高質量的陪伴與保駕護航。

臥槽,這是人話嗎?怕不是瘋了吧,這跟禁菸有半毛錢關係嗎?這些人都是什麼年代的人,沒見過小時候的拍洋畫嗎?
小時候沒得玩,拿煙殼子去折拍畫兒去互相拍著玩,雖然那會物質匱乏,玩具少,但擋不住小朋友們想要快樂的心。
講真現在這些孩子的拍畫做的不夠好,可能是香菸硬殼子太多了,只能這樣玩,我們以前是煙紙折的,我剛用白紙折了一個,是這樣的:

丟在地上互相拍,拍翻算贏,拿走對方的。
連這個都算賭博?買賣股票是不是賭博?不更是麼?
有朋友發來小時候常見的拍畫:


我們小時候更早一點,也有各式各樣的拍畫,我記得最喜歡的一套水滸傳拍畫,從來捨不得拿出去拍….
拿出去的,就是煙殼子折的。
沒有玩具的小學生,自己找點快樂。
居然跟禁菸,跟賭博能聯絡到一起去?
呵呵呵呵呵呵呵呵,放過小學生,行嗎?
有個朋友跟我講,他家小孩三年級,晚上作業寫到10點。把我驚訝了半天,捲到這個地步了,還是孩子啊,大人天天這樣也受不了的。
這不得神經了?
所以,就有各種各樣大人看不懂的玩意來減壓:

有什麼看不懂的?我們當年就流行過,高中流行起來的。學習太過枯燥,總要找點方式舒緩。曾經有一次數學老師在上面說,你們下面幾十個人齊刷刷轉筆,我看的頭都暈了。
也曾經禁止過,但完全無法禁止,我到現在都會,正反都會轉,天天拿著筆寫無數字的,肯定會玩筆,而且形成肌肉記憶,一輩子忘不掉:
盤串,這個我都沒想到,小學生盤串?對,盤串!

結果不少學校也禁:說記者瞭解到,大部分學校明令禁止學生把手串帶到學校,更不允許在上課時間“盤串”。
其實從心理學上說,簡單的重複這種手部動作,能夠緩解人內心的焦慮,撫平內心的不愉悅、緊繃的感覺。所以在孩子之間出現這樣的行為是有原因的,每一種行為都是他們內心的表達。
真問題是,為什麼小學生壓力這麼大這麼焦慮,我們可是到高中才開始轉筆的。
現在拍畫又重新出來了,這不是好事嗎?盯著電子產品不行,那就玩點傳統的古典的,也不行?到底要小學生如何?
再看一遍這算是人話嗎?“拍煙卡”遊戲影響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以及學業進步,同時存在安全隱患,容易引起變相賭博,形成不良心理和不良興趣。
到底要小學生怎麼樣才行?真是欺負起來沒完了….
我可去你MD的吧…..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