崗位JD|Meta、Google等大廠的崗位要求,變了!

崗位JD玩花樣
大廠已蔚然成風
GOVALLEY
還記得去年Microsoft就淺做了一波嘗試:給部分崗位劃定要求——在職期間,必須擁有在美工作許可。不過當時大家都覺得是這一家公司發癲,但誰曾想2024年的今年,崗位JD“夾帶私貨”已經蔚然成風……
Meta:目前開放的大部分基礎崗位都有身份要求,且明確不招OPT剩餘時間少於2年的人。
圖片源自網路,版權歸其所有
JPMorgan:也在初級崗位,甚至實習崗位JD頁標註對身份的要求。
圖片源自網路,版權歸其所有
Google:會優先錄取工程、數學、應用物理、材料科學和AeroAstro……
事實上,市場還有很多身份友好的崗位,只是會在剛放出的幾天內就被投滿,因此大家需要隨時保持對崗位的敏感度。

大廠招聘新希望
關注直通矽谷訂閱號,有訊息第一時間告訴你
諸多求職要求,讓人越來越焦慮,那麼各家公司的身份政策到底如何?以及他們又有多少崗位線上招聘中呢?!
遠未結束
政策悄然收緊
GOVALLEY
此番操作自然不會是大廠們的“一廂情願”,實際上美國政府也在悄然收緊政策——即將頒佈法案,意在限制AI/ML技術讓渡於中國。
態勢真·越來越難,不過,大家的反應卻出人意料的平靜,據直通矽谷的匿名調研來看,除了對美國此番操作的不認可外,更多人認為“真正的人才是不會受到限制的”。
背靠5000+OFFER例項
人才培養計劃
只剩兩條路
要麼……要麼……
GOVALLEY
時至今日,留給在美苦苦掙扎的留學生的只有兩條路,要麼拼盡全力,在北美奮鬥到最後一刻,像直通矽谷已經上岸的那些學員一樣。
為什麼直通矽谷的學員可以,而你卻不行?直通矽谷打破資訊壁壘——沒有不行,只有不做!
800+大廠在職面試官出任導師,崗位資訊、面試考點、查缺補漏……只要你來,你就行!
當然,除此之外的第二條路——回國求職,直通矽谷也鼓勵大家可以多多關注,畢竟手握越多選擇,底氣就能越足。
正常情況下國內是6月開始秋招,但今年在5月已經陸陸續續開了一批崗位,也就是大家最熟悉不過的提前批,和北美不同,國內沒有身份限制,可選的機會也就更多啦~
但是機會多,不代表大家隨便上,其實自23年以來,就有越來越多的小夥伴關注到回國這條路——離家近、朋友家人在身邊、好吃的又多……
國內的大廠可是如魚得水——之前不挑是因為資源少,現在海歸這麼多,還不讓人家挑挑啦?
在面試時就有人被問到“為什麼選擇回國呀?”、“能不能接受加班啊?”、“中間的gap是因為什麼呢?”等致命問題。於是小夥伴抱著實事求是的態度說了大實話:“因為身份到期沒找到工作”、“最好別加班”、“想休息一陣”,結局自然是求職失敗。
所以國內國外的求職面試,說不同是真不同,國外更注重每個人在團隊中能夠起到的實質作用,比如“你在這個專案中擔任什麼角色?”、“專案中出現……問題,你是如何做的?”等等。國內則更加考察求職者的抗壓能力、穩定性以及價值觀。
但要非說相同其實也有共通性,就是面試官的問題真的會讓人措手不及,特別注意:猶豫不決、結結巴巴,也是你表現的一部分。
因此本質上來說面試就是在框架裡填充準備的內容,學會總結答過的題,有框架→有內容。
emmm……或許有些籠統,但請理解求職本身就是因人而異的過程,適合別人的備戰方法未必適合你,因此小編在此只能按照大框給大家總結可能遇到的情況,如果想更有針對性的去準備,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歡迎掃碼瞭解我們的1V1定製計劃,有專屬顧問老師為大家依據自身情況進行特別介紹!(過程免費)
* 本文原創於直通矽谷【https://www.zhitongguigu.com】,歡迎尊重版權的轉載。一般轉載請在文章開頭或結尾正確註明以下資訊:
作者:直通矽谷  公眾號:直通矽谷訂閱號
直通矽谷,北美最專業的IT求職培訓機構,留學生科技求職最佳選擇。
封面:自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