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事薯片致敏被召回!聊聊關於過敏那些事兒….

最近,FDA召回了樂事薯片
定睛一看,原來是因為該薯片
“含有未申報的過敏源牛奶”
本文圖源abcnews,CNN,yahoo,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這些薯片最早可在 11 月 3 日購買,此次召回僅適用於通用產品程式碼 (UPC) 為 28400 31041 且“保證新鮮”日期為 2025 年 2 月 11 日的 13 盎司袋裝薯片。召回的薯片還具有以下兩個製造程式碼之一:6462307xx 或 6463307xx。
FDA敦促對牛奶過敏的消費者立即丟棄該產品。畢竟在美,過敏這事兒,輕則送醫重則救命!
01
過敏這事兒
在國外是要S人的!
留子去美國功課的冷知識之一,可能就是不能隨便給外國同學們分享食品。
一定要提前打問了過敏源再給,不然一不小心可能就碰上了大麻煩——送醫致命不在話下。
畢竟在美國,對於過敏,有著強烈的反應。
據不完全統計,美國人常見的過敏範圍有“花生過敏、堅果過敏、牛奶過敏、金屬過敏、橡膠過敏、花粉過敏、酒精過敏、海鮮過敏、穀物過敏、大豆過敏'等等…
這不就在前兩天,德州就發生了一件“過敏致死新聞”
23歲女子艾莉森(Alison Pickering)因為對堅果嚴重過敏,所以外出用餐時都會格外注意食物食材,本來一直前往一家餐廳吃飯,點的都是自己長期以往吃過的安全餐點,怎料餐廳突然改變了配方,放入了花生醬沒有告知對方,女子食用後不治身亡!
雖然有立即注射腎上腺素並且送醫,但由於過敏嚴重,病情急速惡化、導致身亡。真的很讓人揪心。
前一陣還有一則13歲女孩因為牛奶過敏致死的新聞,該女孩一直以來對女孩過敏,去Costa點咖啡時專門提醒了店員要“豆奶”作為打底,怎料店員手滑依舊用了牛奶打底,女孩喝完後立即呼吸道腫脹瘙癢最終搶救無效了…
可見過敏這事真不容小覷,尤其是在美的餐飲從業人員更要對此十分關注。
02
過敏是美國第六大慢性病原因
美國出生的孩子更容易過敏?
過敏是由免疫系統對抗環境中的物質引起的,這些物質本應被視為無害,即過敏原。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報告曾表示,過敏是美國第六大慢性病原因,每年的治療費用超過 180 億美元!
自 1990 年代以來,食物過敏的患病率增加了 50%,這已成為一個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
根據allergicchild網站調查,平均每天會有5個美國人死於藥物、食物或蚊蟲叮咬導致的過敏反應(anaphylaxis)。
美國哮喘與過敏基金會(Asthma and Allergy Foundation of America)研究顯示,每年平均有20萬美國人因為食物過敏而進急診室,有10萬美國人因為食物過敏住院。
1500萬人對特定食物過敏,將近美國總人口數的5%,其中兒童更容易過敏
兒童最常過敏的食物包括:
  • 牛奶
  • 雞蛋
  • 花生
  • 堅果(例如核桃、杏仁、松子、巴西堅果、山核桃)
  • 芝麻
  • 貝類(例如甲殼類和軟體動物)
這些過敏症影響了近 3200 萬美國人,其中包括每 13 個孩子中就有 1 個。對許多人來說,即使是極少量的過敏原也會引發人體免疫系統的嚴重甚至危及生命的反應。
並且曾有研究表示,在美國出生的孩子更容易過敏。
《美國醫學會雜誌兒科學》上發表的一篇報道中研究了 91,642 名年齡在 0 到 17 歲之間的兒童,這些兒童目前都居住在美國,他們參加了全國兒童健康調查。
科學家們發現,與在美國出生的兒童相比,在美國以外出生的兒童患哮喘或過敏的可能性較小:20% 的外國出生兒童患過敏性疾病,而在美國出生的兒童患過敏性疾病的比例為 34%。哮喘的患病率甚至更低,在美國以外出生的人患哮喘的可能性比在美國出生的人低 47%。
專家認為,過敏和對食物的敏感性增加可能是環境因素,與西方生活方式有關。食物過敏的發展可能既涉及遺傳易感性,也涉及環境中的誘因。
與原籍國相比,移民在其移居國似乎表現出更高的哮喘和食物過敏患病率,這進一步說明了環境因素的重要性。
03
為什麼在中國很難過敏
網友:因為中國人一直在脫敏…
有中國網友表示,其實中國也容易過敏,不過把這些統稱為齁甜、辣嘴、拉肚子罷了…
甚至不少國人從小就被迫走在了免疫脫敏的路上…
也有人表示,去了美國後,反而更容易過敏了?
對此,大家怎麼看?
你們遇到過哪些過敏烏龍事件呢?
撰文 排版丨番薯
圖片丨部分來自網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編輯 | 番薯
*本文為吃貨原創文章,
僅代表吃貨立場,不涉及任何商業利益,
僅為傳遞、參考之用,不構成任何行為的建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