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沒書房?那就在客廳建一個書房吧,突破自我,折騰不止~

CHH ID:jerrysdream
在最開始,我想丟擲一個問題
如果家裡空間有限,沒有多餘的房間做書房,而你又很需要一個私人空間去追求你的愛好,怎麼辦?
今年我終於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 那就在客廳建一個書房



低谷:

在詳細展示我的方案之前,請允許我盡情發揮自己的表達欲,把這裡當做一個樹洞,囉嗦一下這幾年的經歷。因為正是這些經歷,讓我有了持續折騰的想法和動力。

幾年前因為一場不大不小的病(這裡不想給大家帶來過於負面的情緒,就不展開描述了),使我喪失了鬥志。以前還經常暢想未來,病後只想著如何讓生活更平穩,不出大難就心滿意足。之所以說是一場不大不小的病,是因為它不像癌症那樣兇險,兇險到一個不留神就被送走了,但也沒有輕微到可以放鬆大意,因為預期壽命與個人維護的好壞息息相關,並且大機率預期壽命都會大幅縮短。曾經經常暢想十年或二十年後會怎樣,現在不是很敢想。所以雖然預期幾年內甚至十幾年內不會危及生命,但是它就像頭頂懸著的劍,永遠讓我不安,畢竟女兒也才兩歲,即便是十幾年對我來說也還是太少了。

如上的壓力讓我做出了很多改變,例如在病情惡化最嚴重的幾年裡我放棄了晉升的機會,主動平調到一個負荷和壓力都更小的支援團隊,放棄了職場上很重要的一步,我這個年紀後面可能很難再有這樣的機會了。不過所幸的是,換了崗位後精神狀態好很多,吃飯,睡眠,甚至胃腸都得到了改善。不知道是不是巧合,換崗兩年後,指標平穩了,主治醫生說我維持的不錯,在沒到中期的時候就平穩了並且還有改善跡象。

病情平穩後我們迎來了女兒的出生,家庭的新氣象幫助我嘗試走出心情的低谷,我覺得這時候可以在有限的條件下適當追求自己喜愛的東西,於是就有了22年的一篇桌面SHOW。這篇SHOW沒有提及我的心境,但從標題能看出,像是一種吶喊,希望生活向幸福的方向走。

就是下面這篇,如果有空可以先看看這篇前傳,因為新書房裡絕大部分裝置都是當時採購的

重整桌面 折騰不止 永為少年


改變

時間來到了2024年末,這2年內又相繼的發生了一些不美好的事情。但是對我來說有了第一次打擊,我的抗壓能力已經不一樣了,甚至在準備這個書房的過程當中還做了一次手術,可手術沒有影響方案的質量,依然按照我預想的方案把它執行下來了。能做到這些還是源於心態的變化,以前不敢幹的現在都敢嘗試,而且雜念少一些,想要在身體還健康的時候做一些起碼自己認為值得做的事情。

正題
需求

根本需求是為了尋求快樂,問題是幹什麼才快樂。拋開家庭帶來的快樂,對於老男孩來說,玩遊戲依然一種值得追求的純粹的快樂,只是這個年紀沒有玩遊戲的條件了。22年那篇桌面SHOW其實就是為了遊戲而生的,只是遊戲條件受限,傳統家庭氛圍不太能接受一個上有老下有小的男人天天玩遊戲。所以那次的配置是完全兼顧了生產力,目的是希望能用業餘時間學習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技能,比如建模,遊戲引擎,做影片等等。但可惜兩年來一個技能也沒學會,雖然有其他因素,但根本原因還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吧,就像上學的時候說自己買電腦是為了學習一樣,其實只有玩遊戲才能真正帶來純粹的快樂。

從上次那次桌面SHOW到現在2年多的時間也經歷的不少事情,突然看開了,該玩就玩吧。在不影響主業和家庭的情況下,總能擠出點時間打遊戲的,我還打算玩玩影片平臺,把有趣的遊戲影片傳到影片網站上,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甚至直播也不是不可以嘛。勇敢嘗試,突破自我,折騰不止。

這就衍生出幾個對遊戲環境的要求:

1. 空間要求:得放得下原有的那裝置,並增加一塊螢幕組雙屏,方便遊戲、監控錄製和後期,還要留一些儲存空間以便以後添置裝置或者放一些常用的物品
2. 隔音要求:無論是沉浸式的遊戲還是要錄影片都需要隔音,既不影響家人休息,也不要被屋外干擾錄音
3. 遮光要求:除了遊戲,說不定以後要拍一些小東西,不要拍到屋外,對屋內光線也有要求,就需要做全遮光處理
4. 燈光需求:如果想兼顧遊戲氛圍和偶爾拍攝小東西的需求,需要多光源,而且是優質光源


方案

靈感

如此多的要求,甚至有些要求想在完全開放並且空間有限的客廳裡實現是很苛刻的。很多想法一閃而過,都覺得不現實,不過在商場偶發的靈感讓我有了方向,就是商場裡像電話亭一樣的KTV,只要設計得當,它幾乎可以實現我所有的要求,就是如下這個東西▼




整理設計需求

思路有了,要確定一下市場上有沒有做這類東西的商家,結果出乎我的意料,隨便網上一搜相關的關鍵詞,比如隔音間,隔音倉,樂器房,睡眠房,會議室等等,大把的商家可以做,雖然大部分的訂單都是To B的,但是還是有很多可以接私人訂單的,既然可行,接下來就是整理設計需求了,以便後面提供給商家定製。

改造前客廳和飯廳的結構是這樣的,下面這個圖是我用PPT隨手畫的,沒有嚴格按照尺寸畫,但比例大差不差吧,只為給大家簡單示意一下,方案就是將虛線區域拆掉,在原位置搭建書房▼

尺寸的定義要考慮考慮書房內部空間的需求,還要考慮外部空間的生活便利性,比如通道寬度,開門方向,開門大小等,初步需求如下▼



有了初步需求,接下來就是選定商家,我篩選了銷量靠前的幾家不同風格的商家。我發現雖然商家數量不少,但是產品結構確很類似,有的甚至幾乎相同,我判斷是很多商家的供應商渠道是一樣的,這些廠家都是基於供應商的基礎結構件來組裝出貨。最終整理出兩類風格的隔音倉,這兩類風格的廠家應該是市場上主流的兩套供應鏈,設計細節和用料風格有明顯區別。

第一種風格顯得比較臃腫,設計感少一點,價格相對便宜,堆料可以堆的比較厲害,玻璃面可以堆到3層玻璃,一層夾膠一層中空。非玻璃面也能堆很厚的隔音層,很多商家聲稱可以做到40分貝的隔音,這種風格的渲染圖是這樣子的▼



第二種風格設計感很好,一般是比較大的廠在做,價格高一些,而且堆料沒那麼厲害,但做工很精緻。玻璃面一般是雙層夾膠玻璃,非玻璃面堆的也沒那麼厚,都會在10cm以內,但隔音效果差一些,幾乎都是30分貝的隔音能力。這種風格的產品渲染圖是這樣子的▼



綜合考慮,我選擇了第二種,妥協了一點隔音能力,因為30分貝的隔音基本能做到聽不見屋裡的正常說話聲,夠用了。還有一個原因是堆得太厚就會吃掉太多的空間,本來客廳能擠出的空間就很有限,吃掉太多,內部空間就太侷促了。還有就是過於厚重或質感不好的話跟家裡風格不搭,家裡人也有意見。

跟商家詳細溝通後,我只要提供簡單的需求圖就可以,他們的工程師會根據需求出圖給我確認的。我簡單畫了下,也沒考慮什麼比例的問題,標下尺寸就給廠家發過去了。手機裡還儲存了當時的照片▼

廠家出圖的速度超快,我們詳細討論改了4版,在產品長寬高都定製的情況下,只用兩天就全部敲定了▼


拆舊改造

定金交好,等待排產,加工時間42天,漫長的等待時間裡,可以著手拆舊改造工作了。工作還是有不少的,牆櫃和地櫃都要拆掉,桌子要拆掉,由於新書房會把牆面的所有開關插座都擋住,頂燈也會擋住,都需要改掉▼

先拆牆櫃把,拆掉後感嘆當時安裝師傅是多怕這櫃子掉下來,打了十顆膨脹螺栓,留下的孔洞我用補牆膏填上了,補牆膏幹了會收縮,補了幾次才補平▼

還好多年前留了一瓶裝修時候用的漆,派上用場了▼

油漆補完不仔細看看不出來痕跡,只有側面有強光的時候能能看到刷子的痕跡▼

近看稍微有點不平,但不明顯,不過反正也會被書房擋住,就這樣吧▼

接下來需要做的是改燈改線,頂燈拆掉後會留一個線頭,這路線不利用起來就可惜了,我們家的客廳是軌道燈,整流器都埋在吊頂裡的,如果壞了很難修,而且軌道燈的光源不太好,有女兒了之後一直想把全家的燈都換成全光譜燈,借這次機會就改掉,所以打了一個足夠大的孔把線穿過來了,之所以開這麼打孔是為了能把手伸進去,因為客廳的吊頂只有4cm,有些地方是封死的,要找對地方穿線,手伸進去會容易很多▼

接下來就是打燈的孔了,打好了後將剛剛的線接好分別穿過來▼

接好線就需要改插座了,還記得為啥要改插座嗎,因為這兩個插座會被新來的書房完全擋住,這兩個插座裡有4路線,兩路客廳筒燈,一路客廳軌道燈,還有一路剛剛拆掉的頂燈,我需要把4路併成3路,然後裝一個子母3開,子母開關是藍牙連線的,這樣母開關被擋在書房後面就無所謂了,把子開關貼在客廳其他位置就好了,完美的方案▼



拆桌子櫃子沒啥需要亮點就不囉嗦了,裝客廳的燈也跟今天的主題沒啥關係也不囉嗦了,直接給大家看看拆完的戰場吧。由於要留一個插座給書房供電,我買了一個延長插座,將最左邊的插座延長到最邊緣,不會被書房遮擋,一旦有點故障方便通電斷電和檢修什麼的▼



晴天霹靂

拆舊改造結束,一切準備就緒,只等書房的到來。經過40天漫長的煎熬,終於迎來了師傅上門安裝的通知,一大早就準備好一切等待師傅的到來。當貨拉到樓下,看著師傅準備拆包裝的時候,我心情激動無比,已經很久沒有這麼期待一個東西的到來了▼

真是世事難料啊,高興不過一分鐘,剛開包裝零件就翻下來了,三塊最重要的玻璃全碎,在場所有人大眼瞪小眼,我都不會知道我當時是啥心情了▼

事情已經發生了,剩下的活也得幹啊,只好把其他的零件先搬上去裝好,玻璃重新補訂單,做好了再裝一次▼



雖然意外讓人心塞,但是隨著書房的框架逐漸成型,心情還是挺激動的,用句我老婆的話說我:你是我見過最能折騰的人▼



書房的安裝就介紹到這裡吧,後來補發的那幾塊玻璃的安裝沒啥亮點,接下來我們就進入到內部裝修的階段吧



“軟裝”

空間利用

由於書房裡大部分的零部件都是22年那篇桌面SHOW裡的,新東西沒那麼多,就不展示亂七八糟的開箱了,直接給大家上成品。

書房的內部地面投影尺寸僅1.72 x 1.55m,面積僅2.5平多一點,想要儘量用著爽就得極致的利用空間。最重要的空間是桌面空間,佔了內部大部分空間,因為42寸的主顯示器加27寸的副屏一定要有足夠的寬度和進深,1.72m的內部寬度是特意設計的,為的是能放進1.7m寬的桌子,這種幾乎灌滿整個房間的感覺非常爽。0.8m的進深也能同時滿足碩大的主副屏,讓我能完全利用原有裝置,毫不妥協▼

為了進一步節省桌面空間,比較佔空間的ATX機箱還是採用掛架的方式,由於主副屏比較大,坐在正中間的時候,腿右側恰好空出一個機箱的厚度,這樣就可以非常合理的利用這部分桌下空間▼



一個優秀的書房,除了有娛樂的空間(桌面空間),還需要有足夠的收納的空間,如果每次需要點東西都要出去取太影響使用感受了。由於第一優先順序是娛樂空間(桌面空間),剩下不到一半的空間還要留一大半給電腦椅,能用於收納的空間就極為有限了,地面投影面積僅有0.6 x 0.5m,0.3平。這時候需要充分利用垂直空間。定製了一套4層鋼架,配合6個小收納抽屜和4個可開門的收納箱,基本可以滿足我的所有收納需求▼

接下來需要有一個放置常用工具的地方,副屏右側的空間正好得到了利用,選了一款尺寸剛剛好的洞洞板置物架,常用的資料線,遙控器,剪刀,筆筒等都可以放在這裡,雖然沒那麼寬敞,但是也基本夠用▼




一些工程問題

大家可能會注意到首圖裡面是有拉簾的,目的是為了以後拍影片,或者錄音的時候提供一個封閉環境。拉簾是電動的,遙控器控制,洞洞板裡面的遙控器就有一個是控制它的。電動拉簾的安裝方式值得一說,由於內部材料除了軟包就是玻璃,自攻螺絲只能攻在軟包上,是不吃力的。所以我精確計算了拉簾長度尺寸,比我內部尺寸僅僅大1cm,安裝的時候是硬塞進去的,力量非常大,什麼工具都沒用,靠這干涉的1cm提供壓力就能紋絲不動,當然把它擠進去也廢了好大的功夫▼

拉簾暫時只做了背面,原因是正面門結構特殊,門與玻璃不共面,門更厚,所以更靠內,如果與門平齊,玻璃一側就會浪費6cm的進深空間,在這樣極致的空間內略顯浪費啊,我考慮以後搞一個S形滑軌,用拉窗簾的形式來解決不共面的問題,這次就不展示了,給大家看一下示意圖▼



接下來跟大家說一說照明問題,我需要一個好的照明空間,需要全光譜燈,並且可調亮度,書房買來的時候自帶的小燈泡太差了,我在書房裝好的時候就扔掉了。吸頂燈效果是不錯,但是太重,這裡面的軟包沒有固定的可能性。所以我找了兩種全光譜燈管,都是燈珠+塑膠外殼的組合,非常輕,估計只有一兩百克,每個燈用四個小自攻螺絲攻在軟包上都能固定好。左右兩個燈管是固定亮度的,只在閱讀或需要求他強光的時候開啟。而正頂部的是可調亮度和色溫的,是平時常用的,可隨時根據需求調整亮度和色溫▼



問題來了,電源和燈控是如何解決的呢?首先,燈是直接接零火的,沒有開關,即便有開關也是線控,既不美觀也不方便。我的方案是貼地走線+接線盒+無線子母3開。首先燈的線先貼著角落和邊框走到底邊▼

最後再貼著玻璃底邊走到桌子做前方的位置,費這功夫接到這邊是為了把等接在開關上,同理,其它兩個燈的線也走到這裡彙總在開關裡▼

這裡的開關是母開關,零火線直接利用一個插頭從插座裡引出來,與3個燈的零火接好藏在接線盒裡就安全了▼

最後將子開關貼在右手邊合適的位置就好了,母子兩個開關透過藍牙配對,完美解決走線和燈控問題,屋裡不仔細找基本看不見線頭▼

接下來是理線問題,看桌面上的裝置應該就能想象到我有多頭疼了吧,看看這背後的線,加上電源匯流排有17跟。

需要既規整無亂線又不影響桌子升降,如果線接的疏忽了,桌子升降的時候拉壞裝置就得不償失了,整個理線思路與22年那篇桌面SHOW相同,根據功能分大致3路走線,所以線路透過紮帶和理線貼固定在桌底,整潔安全▼



由於我跟我老婆有時候會在家裡加班,需要一個非常方便的USB-C介面,直接插上線就能使用主屏當拓展屏,所以特地將主屏的HDMI引到一個拓展塢,然後接了一個雙USB-C母口的轉接頭,拓展塢和轉接頭都固定在桌底,只在桌邊漏出介面。這樣加班的時候,只要把洞洞板上掛著的全功能線拿下來將電腦接在桌邊的介面上就可以愉快的加班了,全程超級快捷沒有多餘動作,十秒鐘接好▼

最後全屋的電源都源於兩個一字型的伺服器插排,插排接在書房的供電插座上▼



電的問題都解決了,有一個寶寶的安全問題需要解決。我女兒兩歲多,已經可以亂跑加翻箱倒櫃了,經常開這個門是容易夾到手的。兩個地方需要防護

第一個地方是門的摺頁位置,開門有縫,關門縫會閉合,我採用的方案的寬的防撞條,只粘一半,另一半貼上不要撕下來。這樣開門的時候會遮在縫隙上,開關門時會在玻璃上滑來滑去,既可以遮擋門縫,寶寶手是伸不進去的,也不會因為拉扯使得防撞條撕裂▼



第二個地方門鎖方向的門縫,關上的時候寶寶手要是在門框上會被夾到。這個好解決一些,有現成的方案,寶寶防夾手門擋,是不是超級可愛,門開啟的時候把它旋到右邊來,門就不關不上了▼




雜項

大部分的東西都是22年桌面SHOW裡面遺留下來的,幾個新的小東西給大家展示一下吧

第一個是一個供電拓展塢,小東西質感很好,是個小鋼炮,竟然支援380W的總供電,8個口,6個usb-c,兩個usb-a,每個口140W,可以應付幾乎我手上的所有裝置,接一個磁吸的全功能線長期放置在桌面上,有120W供電能力,平時幾乎所有的裝置都能滿足,相當方便▼

這是一個小的usb-c的拓展塢,用來接滑鼠,鍵盤,手柄之類的小裝置的,小巧且不佔空間,顏值也不錯▼

這個耳機+手柄的架子出乎意料的質感好,而且實用,木色也讓漆黑一片的桌面有了些不一樣的質感,算是意外驚喜吧▼



新買了一套鍵鼠,我沒研究過鍵盤,隨便買了一個量產的鋁坨坨。竟然是5斤重的鍵盤,8000mah的電池,可能是我真的對鍵盤沒那麼高要求,手感和質感真是遠超我的需求,什麼hifi音,什麼靜音軸,之前都沒聽說過這些概念,反正確實挺神奇的,感嘆一個300多塊錢的鍵盤用料已經到這種地步了,時代發展的真是太快了。滑鼠G502 X一直是我理想中的滑鼠吧,記得很久以前曾用過8年的G9X,當時壞掉了讓我相當傷感,畢竟是非常有感情的滑鼠。後來聽說G502是繼任者,也買過G502,只是最後退燒了,就一直用G304這種小鼠了。這次迴歸自己熱愛的滑鼠,感覺很不一樣,感覺回到了10幾年前,像又握住了曾經的青春▼




結語

不知道你們是不是也像我一樣,可能是最近這些年經歷了太多吧,每過幾年就有不一樣的心態和感受,總會刺激我做出一些改變。這幾年不斷嘗試沒做過的沒折騰過的事,不斷突破自己折騰的極限,讓我覺得生活除了柴米油鹽醬醋茶,還有很多其他值得追求的事物。有些事情看起來是折騰,貌似沒什麼傳統意義上的價值,但是在折騰的過程中卻獲得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收穫,提升瞭解決問題的能力,規劃能力,抗壓能力,甚至讓自己能有勇氣做自己以前都不敢想的事情,可能這就是折騰的意義吧
願大家也能有自己喜歡折騰的愛好,並有勇氣折騰下去,突破自我,折騰不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