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立心·共潮生|中國式律師制度現代化大灣區實踐高峰論壇暨中國律師五十年重大學術工程廣東調研啟動儀式在廣州舉行

來源 | 智合研究院
四月的羊城,珠江奔流,香江潮動。在這充滿生機與希望的時節,“中國式律師制度現代化大灣區實踐高峰論壇暨中國律師五十年重大學術工程廣東調研啟動儀式”在廣州盛大啟幕。
2025年4月12日,由北京理工大學律師學院主辦、廣東省律師協會協辦、智合承辦的“破局·立心·共潮生|中國式律師制度現代化大灣區實踐高峰論壇暨中國律師五十年重大學術工程廣東調研啟動儀式”在廣州舉行,來自廣東各地律師同仁參加此次論壇。
2024年12月,由北京理工大學律師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韓秀桃領銜的中國律師五十年(1979-2029)重大學術工程在北京正式啟航。該學術工程計劃透過主報告、分報告和指標體系,依託史料採集、資料建模與田野調查,全景呈現中國律師行業的發展規律與未來趨勢。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廣東律師行業歷來都是觀察中國律所管理模式變革的典型樣本,北京理工大學律師學院將廣東作為調研的第一站,以此拉開全國調研的序幕。
第一單元  開幕致辭
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北理工法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李壽平出席中國律師五十年重大學術工程廣東調研啟動儀式並致辭。他表示,本次學術工程透過全國性實地調研系統梳理律師行業五十年發展脈絡,既是行業歷史的階段性總結,也是應對人工智慧時代變革的前瞻準備。該項學術工程將透過全面總結行業發展規律,為探索高階法律服務人才培養模式、構建智慧時代新型律師服務體系提供重要理論支撐,不僅是傳承法治文明的歷史使命,更承載著引領行業未來發展的時代責任。
智合創始人、董事會主席、CEO洪祖運在開幕致辭中表示,智合將攜手北京理工大學律師學院,縱向梳理中國律所四十多年管理經驗與發展模式,深挖廣東頭部律所的管理智慧與結晶,並將調研成果編寫、收錄至智合的研究報告與公開出版物中,向全球展示嶺南律師業的破局之道。會上,洪祖運還宣佈智合將計劃啟動粵港澳大灣區法律服務研究中心並同步落地廣州辦公室,持續、深入研究廣東法律服務市場的發展現狀、行業趨勢、前沿問題、政策走向等,全方位賦能廣東律所高質量發展,助力律師創造專業價值。
第二單元  主旨演講
華商律師事務所主任、首席合夥人高樹作題為《改革破局、創新立局的大灣區律師協同發展新徵程》的主旨演講,以深圳法治改革四十年實踐為脈絡,回顧了深圳律師行業首創性探索,勾勒出粵港澳透過制度融合釋放“一國三法系” 獨特優勢的大灣區法律服務新圖景。
上海市錦天城律師事務所主任顧功耘作題為《AI時代下律所的數智革命與生態重構》的主旨演講,從管理模式、人才結構、業務模式等多維度解析AI技術對律所管理的重塑與突破,介紹了智慧體平臺、數字人形象、利衝審查等錦天城數智化建設的基礎路徑和應用實踐,並構想了律所轉型的未來探索與生態重構。
第三單元  調研啟動及研究資料捐贈儀式
論壇上,北京理工大學律師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韓秀桃,智合創始人、董事會主席、CEO洪祖運,北京大成(廣州)律師事務所主任馬章凱,廣東德納律師事務所主任陳峻峰,廣東連越律師事務所主任劉濤,廣東南方福瑞德律師事務所主任宋志斌,廣東諾臣律師事務所主任周華章,廣東卓信律師事務所主任陳健斌,國信信揚律師事務所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劉玉東,泰和泰(深圳)律師事務所運營總監劉峰共同啟動中國律師五十年(1979-2029)重大學術工程廣東調研。
北京理工大學法學院博士後王翔仟對學術工程開展情況進行了介紹,專案組組建了由學者和實務專家共同構成的首批研究員,收集了300多份珍貴的律師發展史料,與智合研究院共同設計了中國律師五十年重大學術工程調研實施方案。
智合研究院高階研究員劉元坤介紹了此次廣東調研的有關規劃,專案組將深度走訪50餘家律所,調研成果將匯入學術工程,並同時生成《廣東律師行業發展報告》及《中國律所訪談·50週年紀念版·廣東篇》等標誌性成果。
在隨後舉行的研究資料捐贈儀式上,北京市盈科(深圳)律師事務所監事會主任彭望東,廣東廣信君達律師事務所合夥人會議聯席主任蘇東海,廣東廣和律師事務所人力資源總監林曉明,廣東信達律師事務所品宣負責人、管委會成員王宗鵬,廣東卓建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執委會委員李澤鑫,廣州金鵬律師事務所主任李偉東,華商律師事務所主任、首席合夥人高樹分別捐贈有關研究資料,北京理工大學律師學院為每位捐贈者頒發了捐贈證書。
開幕致辭、主旨演講及調研啟動、資料捐贈儀式由北京理工大學法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律師學院執行院長馬曉龍主持。
第四單元  圓桌討論
本次論壇還舉行了“激盪50年:中國律師行業的成就、挑戰與展望” 圓桌討論。
廣東法制盛邦律師事務所主任陳廣鵬、廣東廣悅律師事務所創始合夥人黃山、廣州金鵬律師事務所主任李偉東、廣東廣信君達律師事務所合夥人會議聯席主任蘇東海、北京市中倫(廣州)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張白沙、北京市金杜(深圳)律師事務所主任趙顯龍就律所發展歷程、當下行業發展面臨的挑戰及各自未來發展展望進行了充分交流。
圓桌討論環節由智合客戶成功中心主任郭凌君主持。
第五單元  閉幕總結

北京理工大學律師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韓秀桃作題為《破局與立心:探尋律師制度的“中國版本”》的閉幕總結,深刻闡釋了中國律師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他指出,中國律師業歷經46年發展已至關鍵轉折點,需直面外部地緣政治博弈、經濟轉型及人工智慧技術顛覆性變革,同時破解內部管理理念滯後、組織建設薄弱、業務形態固化三大挑戰。他特別強調,律所管理的系統性升級是行業破局的核心,“漠視管理的虛假合夥終將難以為繼”,應強化組織凝聚力與執行力,推動“人機協同”背景下新專業主義的迭代。

韓秀桃將廣東視為中國律師制度創新的核心樣本,指出本次調研旨在從敢為人先的嶺南實踐中提煉制度性文明,希望廣東律所既要立足灣區深耕專業,亦需以開放視野參與全國佈局:“業務可聚焦灣區,但發展理念須超越地域”。最後,他寄望大灣區律師以“自我革命”精神破除思維桎梏,在制度性開放中把握先機,為全球法律服務業貢獻“灣區方案”。
破局而立心,潮生而共進,五十載春華秋實,中國律師行業在改革中破繭,在開放中蝶變。縱觀中國律師制度發展五十年,從蹣跚學步到改革破局,從篳路藍縷到百花齊放,每一步都凝聚著法律人的堅守與突破。
站在中國律師制度恢復重建五十年的歷史座標上,灣區律師始終在中國法治程序的每一次轉型中標註創新刻度,這不僅僅是地域經驗的沉澱,更是中國式現代律師制度發展正規化的探索。
重述行業五十載,既需要植根灣區沃土的業務標本,更呼喚穿透實踐的理論構建。這場灣區實踐與學術研究的雙向奔赴,必將透過知識生產體系的革新,將“廣東經驗”昇華為可遷移的制度程式碼,為法律服務業現代化輸出開創性的東方正規化。
END
關注智合
和百萬法律人同行
責編 / 吳夢奇Scott編輯 / 顧文倩Aro
分類 / 原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