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節約120億元左右!油氣運輸大專案正在進行中

2025.05.20
本文字數:1254,閱讀時長大約3分鐘
作者 | 第一財經郭霽瑩
“參加本次展會,最希望向行業展示成立這五年來我們在理念上給社會帶來的變化,讓更多客戶信任、使用國家管網,撬動更多能源進入中國,讓全社會享受到更清潔、低成本的能源。”
在5月19日至23日舉辦的第29屆世界燃氣大會(WGC2025)上,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國家管網”)市場部副總經理楊安接受第一財經採訪時表示,在天然氣“全國一張網”推進方面,國內10萬多公里天然氣管線,國家管網運營約59%,集團透過省網融入、新建管道、合資合作等方式豐富全國一張網,同時透過交易平臺讓更多使用者使用集團的管輸服務。
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在互動體驗區,一套覆蓋全國油氣基礎設施的開放服務及交易平臺成為焦點。該交易平臺可以實現“需求釋出-路徑智慧匹配”全流程快速響應,提高資源調配效率。
楊安介紹,該管容交易平臺是集團首個面向客戶的交易系統,參考淘寶模式建設,能讓更多使用者更便捷使用基礎設施。他舉例稱,在集團成立前,一方氣從新疆輸往上海,最多要經過7家管道公司,現在透過此一交易平臺,相當於客戶“買一張票”就能簡化提貨流程,也降低了能源使用成本。
此平臺展現了國家管網實現油氣運輸向第三方開放、做好全國“一張網”運營的理念。
長期以來,國內油氣領域主要由“三桶油”透過上中下游一體化經營形成壟斷格局。2017年5月,國家油氣體制改革方案提出中游幹線管網獨立,同時開放上下游的改革目標。2019年12月,國家管網正式掛牌成立,接管了“三桶油”等公司的幹線天然氣管網資產,標誌著中游管網獨立,形成油氣市場體系從“3+X”向“X+1+X”的變革,其目的是實現油氣運輸向第三方公平開放,最終降低國內整體用能成本。
而此前,業內人士稱,全國跨省天然氣管道存在十幾個不同的運價率。同一區域不同管道的運輸價格不同,增加了管道運輸價格管理難度,也阻礙了天然氣市場公平競爭。
“透過最佳化路徑、降低管輸費率,我們每年為社會節約120億元左右的用能成本。更重要的意義在於,開放管網撬動了更多資源主體湧向上游環節,激發上下游合力增儲上產。”楊安舉例稱,集團成立以來,透過公平開放8座液化天然氣(LNG)接收站等措施,讓更多國內中小企業獲得國際資源直採渠道。截至2024年底,集團LNG業務累計實現接卸30個國家50多個託運商的超7000萬噸LNG,2024年接卸量較2020年增長約30%。
國際天然氣進口層面,楊安介紹,管道氣進口方面,當前中俄東線已成為全球單一管道輸送能力最大的一條管線,2024年底實現了380億方天然氣輸送量;中亞管道及西氣東輸一二三四線承運了從土庫曼到中國的天然氣;中緬線將海氣從緬甸輸往中國西南部地區。在LNG進口方面,截至2024年底集團累計接卸的7000萬噸LNG,解決了我國冬季天然氣調峰、資源保供和供應多元化問題,給國內燃氣發電企業及沿海地區企業提供了充足的低成本清潔能源。
“作為天然氣基礎設施運營商,國家管網連線著上下游。本次展會我們歡迎所有海外客戶來跟我們談合作,希望在其中當好橋樑、做好上下游溝通。”楊安說。
微信編輯 | 夏木
推薦閱讀

中方正告:必將付出沉重代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