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創”的國產降糖創新藥,賣不動

作者:醫藥投資部落
來源:醫藥投資部落
全文1381字,預計閱讀需2分鐘。
國產創新藥中,能拍著胸脯說自己是“全球首創”的,並不多。

港股18A板塊上市的華領醫藥,旗下的降糖藥物“華堂寧”算是一個。

2022年10月,華領醫藥宣佈,公司研發的全球首創新藥葡萄糖激酶啟用劑(GKA)華堂寧(多格列艾汀片,dorzagliatin,HMS5552)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上市批准。
這是全球首個獲批上市的GKA類糖尿病新藥。
華堂寧獲批兩個適應症,即單獨用藥治療未經藥物治療的2型糖尿病患者,或者在單獨使用二甲雙胍血糖控制不佳時,與二甲雙胍聯合使用,治療成人2型糖尿病。
公開資訊顯示,華堂寧是一款全新作用機制的葡萄糖激酶啟用劑(GKA),旨在透過修復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感測器葡萄糖激酶(GK)功能,重塑人體血糖穩態,從而治療該疾病。
“修復感測,恢復血糖穩態,從根本上治療糖尿病”,是華領醫藥對於這款藥物所高調宣傳的核心理念。
早在這款藥物上市之前2年的2020年,華領醫藥就與世界500強醫藥巨頭德國拜耳公司達成戰略合作,拜耳旨在獲得華堂寧在中國市場的許可權和獨家商業化的權利。
根據協議條款,華領醫藥將會負責該藥物的臨床開發、註冊、產品供應以及分銷工作,拜耳則會負責該藥物在中國市場的營銷和推廣活動。拜耳將會支付華領醫藥3億元預付款,此外還將會支付額外最高可達41.8億元的里程碑款項。

從交易金額上來看,拜耳可謂對這款“全球首創”降糖藥寄予厚望。

但是在成功獲批上市之後,華堂寧的銷售卻遠遠不達預期。
華堂寧於2022年10月底正式商業化上市後,到該年年底,共售出約5.3萬盒,實現銷售收入約人民幣1760萬元。
如果說2022年還可以用上市時間太短來解釋,2023年的銷售表現同樣無法讓人滿意。
2023年上半年,華堂寧銷售約21.2萬盒,實現收入7030萬元。
但是2023年下半年,華堂寧的銷售額僅630萬元,最終2023年全年多格列艾汀的銷售額為7660萬元。

儘管銷售收入並不如人意,但是華領醫藥和拜耳應該是談了一個極好的合作條款。

2023年11月22日,華領醫藥宣佈,已收到拜耳支付的有關華堂寧開發達致某重要里程碑的人民幣8億元的里程碑付款。
累計1個多億的藥物銷售收入,應該是沒有產生多少利潤,但是里程碑付款是收到手軟。
但是,高昂的里程碑付款和低迷的銷售收入,始終是一對難以調和的矛盾,而矛盾終有爆發的那一天。
2024年11月22日,華領醫藥宣佈,已經向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拜耳子公司)發出書面通知,表示有意自2025年1月1日起,將糖尿病藥物華堂寧在中國的商業化責任,從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過渡至公司。
也就是說,從2025年開始,華領醫藥要收回此前授予拜耳的關於華堂寧的獨家商業化權利。

訊息傳出,華領醫藥股價一度大跌近20%,當日收盤跌幅為-15.38%。

市場的擔憂之處在於,在國內降糖藥領域已經耕耘多年的拜耳,都無法將這款“全球首創”的降糖創新藥賣好,還能指望誰?
好訊息是,華領醫藥合計共收到來自拜耳15億元人民幣的里程碑款項,而此為不可退回的款項。

所以此番終止合作,華領醫藥等於白賺15億,相當於2023年的華堂寧銷售收入的20倍。

華領醫藥方面表示,公司將利用上述款項加速華堂寧在中國的生產和銷售工作以及海外業務拓展,除了自建營銷團隊外,也可能透過尋求其他潛在合作伙伴,甚至是同步進行,以加速華堂寧在中國市場的商業化程序。
為了防止讀者朋友們走丟,
請大家關注我們的矩陣號“經濟生活雜談”
經濟學人小助手為好友,
加入微信群,建立更深度的閱讀連線。
▼ 經濟學人小助手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