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片|趙麗穎配音,毛不易演唱片尾曲,這部紀錄新片值得一看

紀錄片 // 電影 // 放映 // 課程

2月16日,紀錄片《布達拉宮》第二季在咪咕影片開播,無論是別出心裁的創作主題,還是趙麗穎真摯的旁白配音,以及毛不易傾情演唱的片尾,都得到了網友一致稱讚與認可。
《布達拉宮》第二季,新顏、節日、印記、公主、白宮、紅宮、回望7個篇章組成。透過對神話傳說、歷史文獻文物、工匠精神等多維度解讀,展示了一個真實立體的布達拉宮。
粉刷宮殿外牆,是布達拉宮建成300多年來的傳統。

白色外牆塗料,選用特殊高嶺土,布達拉宮外牆純淨如雪的白,陽光下醒目耀眼,正是來自於高嶺土。除了高嶺土外,還加入了一些特別材料比如,牛奶、砂糖、蜂蜜等,藏族群眾相信,加入這些材料,就寄託了甜蜜的祝福,有人稱為“潑甜牆”。

布達拉宮另一種色調是紅,紅色塗料,主要來自紅土與白灰調製不同,紅土需要熬煮,要加入各種配料比如,紅色藏紅花、黃色藏紅花、紅糖、藏茶、酥油、冰糖、藏藥等。令人驚歎的是整個調製紅土的原料和工藝與300多年前布達拉宮建造時,別無二致。

粉刷外牆的蜘蛛人主要由布達拉宮維修科工匠擔任。每個蜘蛛人,會配備4名義工,用升降繩索保障他們的安全。布達拉宮粉刷,由白牆開始,以紅色收官。
那麼粉刷塗料與人文習俗有什麼關係?其實粉刷塗料的顏色,蘊含美好寓意。白色象徵純潔與吉祥,紅色意味著力量和莊嚴,黃色寓意至高無上的尊貴地位,黃紅白交相輝映,在藍色的天幕之下,對比強烈又和諧統一。
塗牆不止有美好寓意,還有實用功能,西藏建築外牆多以白色為基調,能夠抵禦強烈的紫外線輻射 ,在窗戶邊刷上黑色塗料,可以起到吸熱保溫的功能。

布達拉宮也有著極強的建築美學。進入殿堂之前,所有人都要走過一段“之字形”的山路,這條“之字形”登山石階的設計,巧妙地消除了正面巨大牆體的單調感。同時,布達拉宮東西兩側建有圓形堡壘。堡壘之外,是階梯造型的圍牆不僅凸顯易守難攻的軍事功能,也豐富了外觀造型。

紀錄片《布達拉宮》第二季更聚焦於布達拉宮的“人間性”,透過小人物敘事的延續,揭開布達拉宮神秘的面紗。在首集《新顏》裡,洛桑確朗,是布達拉宮管理處維修科的工作人員,為修繕採購材料是他的主要工作。

66歲的佔堆,是布達拉宮管理處維修科年紀最長、經驗最豐富的工匠,在粉刷外牆的過程中,他負責重要環節—熬製塗料。在熬製紅土塗料的時候,他不僅用了自己設計的爐具和容器,還加裝了出水龍頭解決了清洗缸體的排水問題。

從維修保護布達拉宮的工匠,到投入“潑甜牆”的千百群像,觀眾看到了一個可以觸控、感知、親近,可以與生活水乳交融的人間布達拉宮。

AI動畫導演李朕曾介紹:“為了直觀展現西藏獨特的文化藝術氣息,我們自學演算法,透過三維模型與影視化的結合進行AI訓練,讓紀錄片《布達拉宮》第二季,在色彩、構圖等方面,達到一個全新的美學系統。”

值得一提的是,以紀錄片為基礎,由中國文物交流中心指導、中國移動咪咕公司與天成嘉華聯合出品的“心願同行·紀錄片《布達拉宮》VR大空間沉浸影像展”也於2024年12月28日在北京開幕,戴上VR裝置,觀眾能自由“遊走”於四大天王殿、德央夏、紅宮迴廊、西大殿、彌勒佛殿等代表性場景之中。感受文化、自然與心靈的全新相遇。

出品人:周兵
主編:張安寧
責編:陳佳苗
轉載|商務|合作|社群
新增愛上紀錄片小助理 :aishangdoc
B站|影片號:愛上紀錄片放映室
【更多精彩,關注「愛上紀錄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