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皆兵”變成“全民皆醒”,內塔尼亞胡還能撐多久?

全文共2186字,圖片8張,預計閱讀時間6分鐘。
文章轉載於“圍觀之眾”

2025年的中東,戰火與焦土交織,但最刺眼的不是加沙地帶的硝煙,而是以色列國內裂開的民意鴻溝。當左翼政治人物、以色列國防軍(IDF)前副參謀長亞伊爾·戈蘭(Yair Golan)痛斥“以色列正在成為南非式的賤民國家(pariah state)”,當1.5萬名現役軍人聯名要求停戰,當特拉維夫街頭湧出反戰遊行的人群——這個曾以“全民皆兵”為榮的國家,正被一場前所未有的道德拷問推向懸崖邊緣。
民意逆轉:從“戰時內閣”到“全民覺醒”
以色列12頻道的最新民調像一記重錘:61%的民眾希望結束戰爭換取人質迴歸,而支援擴大戰事的比例暴跌至25%。這組資料背後,是加沙地帶每一條被炸燬的街道、每一所化為廢墟的學校、每一張因飢餓浮腫的兒童面孔。
自2023年10月衝突爆發以來,加沙已有4.5萬人死亡,其中70%是婦女兒童;230萬人口中,80%依賴國際援助生存,而以色列的封鎖讓每天進入加沙的援助卡車不足10輛——僅為衝突前的1.5%。當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怒斥“這是對人類底線的踐踏”,當世衛組織警告加沙醫院床位僅剩2000張,以色列民眾的良知終於被喚醒。
示威者要求停火併釋放人質。
2025年4月,1.5萬名現役和退役軍人簽署聯名信,要求政府停止“服務於政治利益的軍事冒險”。這些軍人中,不乏前陸軍總司令丹·哈盧茨這樣的高階將領。
更震撼的是,5月22日,500名反戰示威者身穿“停止加沙恐怖行動”T恤,手持遇難兒童照片,從斯德洛特徒步走向加沙邊境。儘管組織者阿隆-李·格林等9人被捕,但這場由猶太裔和巴勒斯坦裔以色列公民共同發起的“齊心同行”運動,徹底撕開了“全民支援戰爭”的假面。
反戰示威者手持在加沙被以色列炸死的巴勒斯坦兒童的照片。
國際施壓:從“沉默盟友”到“制裁大棒”
以色列的強硬姿態,正在遭遇史無前例的國際反噬。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階代表卡拉斯放話:25個歐盟成員國中,19國支援重新審視與以色列的貿易協議。英國更狠,直接暫停與以色列的自由貿易談判,並召見大使。法國、義大利、西班牙等國紛紛跟進,連德國這個以色列的“鐵桿盟友”也開始動搖。
英法加的聯合制裁威脅堪稱轉折點。三國在5月19日的聯合宣告中直言:若以色列不停止軍事行動並解除人道封鎖,將啟動《馬格尼茨基法案》,對涉事官員實施旅行禁令和資產凍結。更致命的是,三國計劃推動歐盟暫停《歐以聯絡國協議》——這份每年為以色列帶來20億歐元貿易優惠的協議,堪稱以色列經濟的“氧氣瓶”。
內塔尼亞胡:這三國領導人提出的要求,充斥著對以色列而非哈馬斯的制裁威脅。
美國的曖昧態度則讓以色列更加孤立。儘管白宮嘴上批評以軍“過度使用武力”,但行動上仍持續輸送武器,甚至默許內塔尼亞胡“接管加沙”的宣言。這種“又打又拉”的策略,讓以色列在道德和戰略上陷入兩難:既要應對國際社會的制裁威脅,又無法擺脫對美國軍事支援的依賴。
人道危機:加沙正在經歷“慢性死亡”
加沙的慘狀,早已超出“人道主義災難”的範疇。聯合國資料顯示,這裡80%的地區被劃為以軍管控區或撤離區,230萬人口中,47萬人面臨“災難級”糧食短缺。更觸目驚心的是,36家醫院中僅12家部分運轉,三分之一的醫療物資短缺,每五人中就有一人瀕臨餓死。
歐盟前高官博雷利的指控如同一把尖刀:以色列在加沙投下的炸彈中,50%是歐洲製造。這位曾擔任西班牙外交大臣的歐盟官員怒斥:“當歐洲對烏克蘭危機喊打喊殺時,卻對加沙的種族滅絕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就是雙標!”
以色列的“清空人口”戰略更令人不寒而慄。前國防部長亞阿隆直言:“這不是戰爭,是政府政策——透過屠殺平民、摧毀基礎設施,迫使加沙人永遠離開。”這種策略的惡果已經顯現:加沙北部70%的人口被迫逃離,南部城市汗尤尼斯的食品配給點前排起數公里長隊,而以色列的封鎖讓這些救命物資遲遲無法抵達。
5月21日,在以軍空襲加沙地帶北部傑巴利耶難民營所在區域後,一名男子抱著受傷的兒童尋求救援。新華社(馬哈茂德·扎基攝)
“政治豪賭”:贏了戰爭,輸了國家?
內塔尼亞胡的強硬立場,本質是一場“政治豪賭”。他深知,一旦停火導致極右翼執政聯盟崩潰,自己將面臨腐敗指控和牢獄之災。因此,他寧可讓以色列成為“國際賤民”,也要維繫對加沙的軍事控制。
但這場賭局正在反噬。國內,反戰情緒從左翼蔓延到軍方,甚至滲透到人質家庭——絕大多數家屬認為“必須透過談判結束戰爭”。國際上,以色列正遭遇自建國以來最嚴重的外交危機:歐盟制裁懸而未決,英國貿易談判暫停,連阿拉伯國家也開始推動對以武器禁運。
更諷刺的是,內塔尼亞胡口中的“全面勝利”遙不可及。以色列國防軍承認,哈馬斯在加沙南部仍控制35%區域,真主黨在北部邊境日均發動17次襲擊。當1.5萬名軍人用聯署信質問“我們究竟在為誰而戰”,內塔尼亞胡的回答只能是沉默。
加沙的火,終將燒醒整個世界
當以色列民眾開始反思“戰爭的意義”,當國際社會舉起制裁大棒,當加沙的兒童在廢墟中畫出和平鴿——這場持續19個月的戰爭,或許正在迎來它的轉折點。
當地時間5月23日,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對媒體發表講話,警告加沙當前人道危機已進入“最殘酷的階段”。
但歷史不會忘記每一個被炸彈撕裂的家庭,每一所被摧毀的學校,每一聲在封鎖線下消逝的哭喊。
和平不是喊出來的,而是用鮮血和眼淚換來的。
當內塔尼亞胡們還在計算政治得失時,加沙的火,已經燒向了整個世界的良心。
圖片源自網路
 關注公眾號:
有理兒有面
理   性|   揭   秘|   探   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