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黎4月16日(魯佳)法國海外領土馬約特已經收緊“屬地權”即出生地入籍權,法國內政部長希望在整個法國領土上收緊這一入籍途徑。

【法國內政部長:希望在全法國收緊“出生地入籍權”,還希望允許“搜查非法移民手機”】
法國內政部長布魯諾·雷塔洛(Bruno Retailleau)在移民問題上又有新想法。他表示,希望外國父母在法國所生的孩子成年後不再“自動成為法國人”,他還希望引入“搜查非法移民手機”的權利。
據《費加羅報》報道,關於獲得法國國籍的問題,法國國民議會與參議院就收緊海外領土馬約特(Mayotte)“屬地權”(droit du sol)即“出生地入籍權”的法案最終版本達成協議後,該法案3日在參議院獲得透過,8日在國民議會以339票對174票闖關成功。此前,在馬約特出生的孩子,出生時父母必須在法國合法居住至少三個月,孩子才能在以後獲得法國籍。但根據新文字,父母雙方必須在法國長期居住至少一年,單親家庭例外。布魯諾·雷塔洛13日在接受LCI新聞臺採訪時表示,他希望將收緊“屬地權”擴充套件到包括法國本土在內的整個法國領土。
目前,按照“屬地權”,外國父母在法國生下的孩子,如果他們在法國居住至少五年,年滿13歲即可獲得法國國籍,無論是否提出申請,成年後都可以自動獲得法國國籍。布魯諾·雷塔洛希望,在整個法國領土上,外國父母生下的孩子在成年後不再自動成為法國人,而是要有一份宣告,表明這是一種自願行為。1993年,時任內政部長查爾斯·帕斯誇(Charles Pasqua)曾提出這樣一項法律,但被萊昂內爾·若斯潘(Lionel Jospin)的社會黨政府廢除。布魯諾·雷塔洛解釋說,成為法國人必須符合一定條件而且必須熱愛法國,因此他認為,第一步就應該是恢復查爾斯·帕斯誇的規定。
2025年初,法國關於入籍程式的辯論重新開始,政府內部顯示出一些分歧。法國總理弗朗索瓦·貝魯(François Bayrou)已經宣佈,將舉行一場關於法國公民身份認同方面的辯論,該辯論的組織工作已於4月初委託給經濟、社會和環境理事會(Cese)。
布魯諾·雷塔洛還希望引入“搜查非法移民手機”的權利。他提醒說,歐盟委員會3月11日表態,希望將非法居留定為刑事犯罪,“我們現在要就歐盟委員會擺在桌面上的立法文字進行談判,我希望有搜查(非法移民)電話的可能性”,因為這有助於查明非法居留的外國人如何來到法國。
【法國2026年對企業和家庭都不增稅!但將加強打擊稅務和福利欺詐】

法國政府指出,2026年為了實現公共赤字降至國內生產總值4.6%的目標,還需要籌集至少400億歐元。法國負責公共賬務的部長級代表阿梅莉·德·蒙沙蘭(Amélie de Montchalin)宣佈,2026年將加強打擊稅務和福利欺詐,以追回更多款項。
據法新社報道,阿梅莉·德·蒙沙蘭15日接受法國電視二臺採訪時介紹,2024年發現大約200億歐元的稅收和社會福利欺詐,成功追回了130億歐元的欺詐款項,她希望2026年多追回20億歐元,達到150億歐元,“我們將繼續追回這些錢,因為這些錢是從法國人那裡偷來的”。
對於法國政府來說,追回欺詐款項是一個關鍵問題,因為法國政府的2026年預算還需要至少400億歐元。阿梅莉·德·蒙沙蘭認為,打擊欺詐“是在不增加稅收的情況下解決赤字問題的一種方式,這樣,誠信的人就不必為罪犯和騙子埋單”。

此外,法國經濟、財政、工業主權和數字化部長埃裡克·隆巴爾(Éric Lombard)16日接受法國資訊臺採訪時確認,2026年不會增稅,無論對企業還是家庭,“我不希望增加企業或家庭的負擔。”他補充說,2025年對大企業和富裕家庭的增稅在2026年不會延續,“出於公平原因,我們希望對最富有的人實施與其他人口相同的稅率。”
【法國與阿爾及利亞緊張關係進一步升級:馬克龍召回駐阿大使,驅逐12名阿國外交官!阿媒指責法國內政部長為“罪魁禍首”】

法國與阿爾及利亞之間的緊張關係日益升級,法國選擇對阿爾及利亞驅逐12名法國外交官的決定進行“報復”。
據法新社報道,阿爾及利亞當局13日宣佈,驅逐12名法國大使館和領事館的工作人員,要求他們在“48小時內”離開該國領土。法國總統府愛麗捨宮和法國外交部15日宣佈,總統馬克龍決定召回法國駐阿爾及利亞大使斯特凡·羅馬泰(Stéphane Romatet)進行磋商,並驅逐阿爾及利亞駐法國領事和外交系統的12名工作人員。
愛麗捨宮在一份宣告中表示,法國震驚地注意到阿爾及利亞當局的決定,認為這一決定“不合理和不可理解”。據訊息人士透露,被阿爾及利亞驅逐的法國外交官15日正在返回法國的途中。
就在兩週前,法國總統馬克龍與阿爾及利亞總統阿卜杜勒-馬吉德·特本(Abdelmadjid Tebboune)通電話,希望在幾個月的危機之後恢復兩國關係。愛麗捨宮在最新宣告中譴責,“阿爾及利亞當局正在為我們雙邊關係的急劇惡化承擔責任”,同時呼籲阿爾及利亞政府“表現出責任感”,以便“恢復對話”。

法國外交部長讓-諾埃爾·巴羅(Jean-Noël Barrot)15日也呼籲阿爾及利亞當局改變他們“非常令人遺憾”的決定,並警告說,如果阿爾及利亞堅持這樣做,“我們將別無選擇,只能採取類似措施。”法國內政部長布魯諾·雷塔洛15日在接受Cnews採訪時表示,法國驅逐12名阿爾及利亞外交人員的決定“完全適當”,阿爾及利亞對法國的所作所為是完全不可接受的。
阿爾及利亞媒體稱兩國關係“正危險地走向分裂”,並擔心會出現不可逆轉的局面。而且,在阿爾及利亞的所有媒體報道中,布魯諾·雷塔洛的名字不斷出現,阿爾及利亞指責法國內政部長對兩國外交緊張局勢的加劇負有“全部責任”,稱布魯諾·雷塔洛對阿爾及利亞的攻擊自他2024年9月上任之初就開始了,他“多次干預使法國與阿爾及利亞之間的和解變得困難甚至不可能”。有媒體指責布魯諾·雷塔洛“利用阿爾及利亞問題作為一種工具,為他的右翼政黨(共和黨)領導層掃平道路,試圖控制愛麗捨宮。”還有社論稱,布魯諾·雷塔洛“每天都在尋找一種方式來詆譭阿爾及利亞、其領導人和人民,布魯諾·雷塔洛致力於破壞和切斷連線兩國的所有紐帶”。
【法國監獄系列襲擊仍在繼續!巴黎警察局加強部署,馬克龍表態】
自13日以來,法國多地多所監獄成為襲擊目標。巴黎警察局要求在多個地點周圍增加警力,以防止進一步的破壞並逮捕肇事者。據估計,巴黎大區關押了超過1.55萬名囚犯。

據《巴黎人報》報道,面對過去幾天不斷發生的襲擊事件,當局加強了警惕。繼14日至15日的晚上多地監獄遭遇車輛縱火和持槍襲擊後,15日至16日的晚上,情況進一步惡化,包括羅訥河口省(Bouches-du-Rhône)塔拉斯孔(Tarascon)監獄一個停車場的三輛汽車被燒燬,巴黎大區塞納-馬恩省(Seine-et-Marne,77省)莫城(Meaux)附近維勒諾伊(Villenoy)一名監獄工作人員居住的大樓大廳遭縱火,並被塗寫“捍衛法國囚犯的權利”(DDPF)字樣。
面對這種情況,巴黎警察局宣佈,將“在拘留所和監獄加強警惕”,總共包括巴黎大區27個拘留所和監獄。宣告指出,在巴黎大區,塞納-聖但尼省(Seine-Saint-Denis,93省)維勒潘特(Villepinte)、上塞納省(Hauts-de-Seine,92省)南泰爾(Nanterre)、塞納-馬恩省雷歐(Réau)等拘留所附近發生了“從恐嚇到燒車等各種破壞行為”,因此要求“所有警察部隊動員起來保護監獄的工作人員和財產”,大幅增加巡邏,加強影片保護系統,“在夜間”需要特別警惕,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減少犯罪行為發生風險並逮捕肇事者”。
法國國家反恐檢察官辦公室(PNAT)已啟動調查,所有關於這些襲擊的可能性都在調查中,但調查人員更傾向於毒品犯罪的可能性。法國司法部長傑拉德·達爾馬南(Gérald Darmanin)16日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很明顯,有些人試圖透過恐嚇來破壞國家的穩定。”

法國總統馬克龍強烈譴責這些暴力襲擊,並對司法部門工作人員給予全力支援,“有些人試圖恐嚇我們的監獄工作人員,並以不可接受的暴力攻擊這些機構。他們將被找到、審判和判刑。”
【圖說】

法國政府在開始討論2026年預算之前預判,需要額外籌集400億歐元,以滿足2026年將公共赤字降至國內生產總值的4.6%的目標。法國審計院院長皮埃爾·莫斯科維奇(Pierre Moscovici)15日接受BFMTV採訪時表示,鑑於法國的債務狀況,為預算作出努力是不可避免的,法國的強制稅收非常高,不能繼續優先使用稅收槓桿,“我們最終將透過節省公共支出來減少赤字和控制債務”。但他承認,話雖如此,現在他無法排除對稅收進行調整的可能性,必須根據分析結果找到解決方案。他總結道,“我們需要所有法國人盡其所能。”

法國總工會(CGT)總書記索菲·比奈(Sophie Binet)批評說,政府15日舉行的公共財政會議“旨在營造一種焦慮氣氛,灌輸員工必須作出犧牲的想法。”她還譴責,政府只考慮節省支出,不考慮增加收入,“政府拒絕對富人增稅”。

法國市長協會(AMF)沒有參加政府15日舉辦的公共財政會議,該協會副主席阿蘭·克里斯蒂安(Alain Chretien)表示,法國市長協會“不拒絕與政府進行任何對話”,但“我們知道我們將削減80億歐元。我們已經從方方面面被搜刮一空。現在需要付出額外的努力,以犧牲投資和增長為代價。”

巴黎大區塞納-聖但尼省(Seine-Saint-Denis)議會主席斯特凡·特魯塞爾(Stéphane Troussel)16日接受法國資訊臺採訪時指出,必須找到資助地方政府的新辦法,在過去的15年裡,該省已經被削減了1億歐元預算,這影響了整修道路以及發放給老人、殘疾人、失業者的福利等。

巴黎東站(Gare de l’Est)在16日上午列車受阻,車站周圍拉起警戒線,當局下令疏散乘客。一名男子在車站被逮捕,他自稱是“恐怖分子”,並稱寄出了一個“包裹”。該男子被逮捕後,排雷小組立即檢查了所謂的“包裹”,並安排嗅探犬檢測爆炸物。結果顯示,車站可能確實存在爆炸物,但官方尚未證實這一訊息。
【國際】
– 歐盟委員會16日公佈了一份所謂的“安全”國家名單,包括科索沃、孟加拉國、哥倫比亞、埃及、印度、摩洛哥、突尼西亞,以便加快來自這些國家移民的庇護申請處理,使其國民能夠迅速被遣返,前提是他們原則上不具有難民身份。但歐盟委員會表示,儘管有這份名單,庇護申請仍必須逐個單獨評估,無論此人是否來自“安全”的原籍國。該提議必須得到歐洲議會和歐盟成員國批准才能生效,這在政治上是一個高度敏感的問題,有可能在歐盟27國之間引發分歧,這也受到移民保護非政府組織強烈批評。
– 馬爾地夫宣佈,為“堅決聲援”巴勒斯坦人民,禁止以色列人入境馬爾地夫,該禁令將立即生效。15日,馬爾地夫總統穆罕默德·穆伊茲(Mohamed Muizzu)在議會透過該法案後不久簽署了該法案。
– 厄瓜多總統選舉第二輪投票13日結束。國家選舉委員會計票結果顯示,國家民主行動候選人、現總統丹尼爾·諾沃亞獲得超過55%選票,成功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