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黎2月23日(許清如)當地時間2月22日,法國東部城市米盧斯(Mulhouse)發生一起襲擊事件,一名男子持刀襲擊路人,造成一人死亡、三名警員重傷。事發後,法國總統馬克龍迅速表態,確認本次襲擊為恐怖主義行為。

【米盧斯恐襲案:嫌疑人Brahim A.的身份背景揭秘
—— 37歲阿爾及利亞籍男子,曾因“宣揚恐怖主義”獲刑,已被要求離開法國】
米盧斯恐襲案中的襲擊者身份隨即被曝光,他是一名37歲的阿爾及利亞籍男子布拉西姆·A.(Brahim A.),此前已因“宣揚恐怖主義”被判刑,並且已被下達“必須離開法國領土的命令”(OQTF),但因阿爾及利亞政府多次拒絕接收,他仍滯留法國。
曾因“宣揚恐怖主義”被判刑
布拉西姆·A.於2014年非法入境法國,此後一直處於無合法居留身份的狀態。他因涉及多起刑事案件而被法國警方掌握,且因激進言論受到情報部門監視。
2023年,在哈馬斯襲擊以色列的幾周後,他因在社交網路上發表支援恐怖主義的言論,被法國法院以“宣揚恐怖主義”的罪名判處六個月監禁。不過,他在刑期結束50天前獲釋,隨後被送往斯特拉斯堡(Strasbourg)蓋斯波爾賽姆(Geispolsheim)行政拘留中心,等待被驅逐出境。

襲擊細節:持刀高喊宗教口號
本次襲擊發生在2月22日下午,地點位於米盧斯市中心熱鬧的集市附近。根據現場目擊者描述,布拉西姆·A.手持刀具和螺絲刀,突然襲擊路人,並在行兇過程中高喊宗教口號。警方迅速趕到現場並將其逮捕。

此次襲擊已引起法國國家反恐檢察官辦公室的關注,該機構隨即宣佈對此案展開調查,罪名包括:與恐怖組織有關的謀殺,以及針對公職人員的未遂謀殺。
法國總統馬克龍在事發當晚公開表態,稱本次襲擊的“恐怖主義性質毋庸置疑”。
被法國驅逐令要求離境,阿爾及利亞拒絕接收
法國政府曾多次試圖驅逐布拉西姆·A.,並向阿爾及利亞政府申請領事準證,但阿爾及利亞方面十次拒絕接收。

法國內政部長布魯諾·雷泰奧(Bruno Retailleau)在接受法國電視一臺(TF1)採訪時表示:
“阿爾及利亞十次拒絕接收這個人,我們的外交官員多次向阿爾及利亞領事館提交申請,但從未得到批准。”

由於阿爾及利亞政府的拒絕,布拉西姆·A.未能被驅逐出境,而是被安排居家監視,並被要求每天前往警察局報到。
精神疾病與監控逃避:襲擊發生前的異常行為
據內政部長透露,布拉西姆·A.患有嚴重精神疾病,在之前的心理評估中,他被診斷為“偏執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官方認為,這可能是導致他實施本次襲擊的部分原因。
更值得注意的是,布拉西姆·A.在襲擊發生前幾個小時,拒絕前往警察局進行日常報到。當警方試圖聯絡他時,他已經離開住所,並策劃了這起血腥襲擊。

事件造成一死三傷,受害者身份公佈
本次襲擊的受害者中,一名69歲的葡萄牙籍男子不幸遇害,另外三名米盧斯市政警察受重傷。案發時,遇害男子正在集市採購物品。

目前,警方仍在調查襲擊的具體動機,並試圖確認是否有同謀。
米盧斯襲擊案發生後,法國國內輿論譁然,批評政府在非法移民驅逐、恐怖主義預防、以及邊境管控方面存在漏洞。

內政部長雷泰奧表示:
“這又是一個‘個體’,其再次犯下這一罪行,卻是非法滯留在法國境內、並且仍然能夠自由行動的狀態。因此,法國民眾已經不再相信現行制度。法國人民已經對現狀失去信心,我們必須修改法律。法國的法律需要改變了。”
法國政府將於下週三召開移民控制部際委員會會議。法國歐洲與外交部長讓-諾埃爾·巴羅(Jean-Noël Barrot)週日在接受歐洲一臺電臺(Europe 1)採訪時確認了這一訊息。不過,據馬蒂尼翁的一位訊息人士稱,這個部際委員會計劃已久,在米盧斯慘案發生之前就已安排好。據解釋,法國總理弗朗索瓦·貝魯(François Bayrou)設立這些部際委員會的目的正是讓政府成員能夠就一個跨領域的主題開展工作。
【法國毒販莫哈邁德·阿姆拉在逃284天后於羅馬尼亞落網】

經過近九個月的追捕,法國毒販莫哈邁德·阿姆拉(Mohamed Amra)最終在羅馬尼亞被捕。法國內政部長於2月22日宣佈了這一訊息。這名慣犯在去年5月14日上演驚天越獄,導致兩名獄警死亡,並自此人間蒸發。
“我要向所有參與行動的執法人員表示祝賀,正是他們的努力讓莫哈邁德·阿姆拉在羅馬尼亞落網。”法國內政部長布魯諾·雷泰奧在社交平臺X上發文表示。法國司法部長傑拉爾德·達爾馬寧(Gérald Darmanin)也隨即回應稱:“最終,正義必將勝利。”此外,總理弗朗索瓦·貝魯亦盛讚這一行動,稱其為“法國國家警察的一次輝煌勝利。”

巴黎檢察院隨後釋出宣告,表示相關機構正在核實被捕人員身份,儘管從現有資訊來看,“高度可能”為莫哈邁德·阿姆拉本人。
莫哈邁德·阿姆拉和其共犯一直是法國警方重點追捕的物件,全國範圍內動員超過三百名調查員,並將行動擴大至國際層面。法國政府請求國際刑警組織(Interpol)對阿姆拉釋出了“紅色通緝令”,以協助全球執法機構追蹤其行蹤。
現年30歲的莫哈邁德·阿姆拉,是一名臭名昭著的毒販,外號“蒼蠅”(la Mouche)。在獄中,他不僅因持械入室盜竊和暴力犯罪服刑,還涉嫌在獄中遙控指揮謀殺,進一步加深了警方對其的調查。

2024年5月14日,阿姆拉被臨時帶出埃夫勒(Évreux)監獄,前往法官辦公室接受問訊。在被轉移途中,一夥武裝分子在諾曼底地區(Normandie)的因卡維爾(Incarville)收費站發動精心策劃的襲擊,用車撞戰術攔截了押送囚車,並使用突擊步槍瘋狂掃射獄警。
該襲擊的監控錄影顯示,多名全副武裝的黑衣蒙面歹徒迅速靠近囚車,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開火,射殺了車內的獄警,以解救莫哈邁德·阿姆拉。


這次血腥越獄造成兩名獄警當場死亡,三人重傷,在法國社會引發巨大震動。
阿姆拉在逃亡期間,法國警方持續強化追捕行動,不僅鎖定國內犯罪網路,還聯合歐洲執法機構展開跨境搜捕。儘管目前阿姆拉已被捕,但其幕後策劃者及武裝協助者仍在調查之中。

“這不僅僅是一次抓捕行動,所有涉案人員都將被追究到底。”司法部長達爾馬寧表示,法國將全力與羅馬尼亞司法部門合作,儘快完成引渡程式,將阿姆拉帶回法國接受審判。
【法國農業部長:法國必須提高產量,以保障更好的食品供應】

在全球格局劇變的背景下,法國農業部長安妮·熱訥瓦爾(Annie Genevard)於2月23日在巴黎國際農業展(Salon de l’Agriculture)上表示,法國必須加強農業主權,提升糧食生產能力,以確保國家的食品安全。
她強調,“法國必須生產得更多,才能吃得更好”,並呼籲全國農業界“全面動員”,以鞏固法國在全球農業市場中的地位。
在農業部展臺的開幕儀式上,熱訥瓦爾部長重申,當前國際秩序的重大變化使得農業自主權成為國家治理的重要議題。她表示,法國應當重新武裝自身的農業力量,以維護食品安全和農業主權。

她強調,提高農業生產不僅有助於減少對進口食品的依賴,還能夠確保法國農業生產標準,讓法國消費者能吃上高質量、本土生產的食品。
“生產更多,才能奪回法國人的餐桌;生產更多,才能減少進口,並確保我們對本國農民的高生產標準要求得以貫徹。” 這番話引發了在場農業界代表的熱烈掌聲,包括生產商、農業行業協會、工會和農業商會代表等。
熱訥瓦爾進一步指出,農業發展不應受限於所謂的“去增長”理念,法國必須堅定地擴大生產規模,以實現更可持續的發展。
“我們必須提高產量,以便有足夠的資金投資農業,從而進一步最佳化生產方式。提高產量,還能確保法國繼續作為農業出口大國,在全球農產品貿易中保持競爭力。”

她的發言獲得了摩洛哥農業部長阿赫邁德·埃爾·布阿里(Ahmed El Bouari)的認可。摩洛哥是今年巴黎國際農業展的主賓國,該國與法國在農業領域有著密切的合作關係。
她還表示:“我們必須提高產量,摒棄那些鼓吹‘去增長’和‘自我封閉’的人。” 她批評了一些過度限制農業發展的行政法規,認為將農業與環境對立是一種謬論,因為農民的生產活動本質上是依賴自然的。
針對近年來一些極端環保主義者對農業發展的指責,熱訥瓦爾進行了強烈抨擊。她批評道:“某些意識形態極端的人,總是站在道德制高點上,肆意攻擊法國農民,宣揚所謂‘生產主義農業’的幻想。但這些人可能從未真正瞭解農民的日常工作,卻頻頻將他們塑造成環境破壞者。”

她進一步強調,食品安全和生態保護並不矛盾,政府應避免過度的行政監管,以免影響農業發展。
“人們常常談論留給子孫後代的環境債務,但我不想讓他們揹負的是食品供應的債務。”她堅定地表示,法國必須確保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以滿足未來幾代人的食品需求。
【圖說】

前總理加布裡埃爾·阿塔爾(Gabriel Attal)呼籲政府“明確放棄”在2025年預算中計劃的降低微型企業主增值稅免稅門檻新政。他明確指出:“這項措施將嚴重破壞我國的經濟活動和財富。二十多萬微型企業家將受到影響,其中近一半人不到30歲。”

法國毒販莫哈邁德·阿姆週六結束了在羅馬尼亞的逃亡生涯,本週日在警方的護送下抵達布加勒斯特(Bucarest)上訴法院。下車時,他向法庭外的記者們露出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挑釁性微笑。

週五下午,一名年輕男子在巴黎第13區公寓樓底的大廳內被刺,原因尚不清楚,襲擊者仍在逃。檢察院稱,下午4時30分左右,當地居民“被喊聲驚動,看到有人散開”。據警方訊息稱,19歲的受害者遭到五人圍攻,他們在逃離前對他進行了攻擊,原因尚不清楚。在急救人員的照料下,這名年輕人被緊急送往醫院。檢察院週六表示,“他的預後已無生命危險”。巴黎檢察院已針對此案展開調查。
【國際】
–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的親密盟友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於當地時間22日要求聯邦公務員在48小時內報告本週的活動情況,否則就有可能丟掉工作。馬斯克在社交平臺X上發文說:“在與特朗普總統達成了一致後,所有聯邦僱員都將很快收到一封電子郵件,內容是要求他們彙報過去一週幹了什麼。如不回覆,將被認定為辭職。”報道指出,馬斯克自被任命為政府效率部負責人以來,主要負責削減美國公共開支,並已經實施了一些措施以裁減聯邦工作人員,但特朗普希望他“更具攻擊性”。
– 當地時間23日8時德國新一屆聯邦議院(議會下院)選舉投票於正式開始。阿倫斯巴赫研究所(Allensbach Institute)週五公佈的最新民調結果顯示,弗里德里希·默茨(Friedrich Merz)領導的保守派仍處於領先地位。曾在默克爾(Angela Merkel)領導下執政的基督教民主聯盟(CDU)預計將獲得32%的選票。排在第二位的是極右翼。愛麗絲·魏德爾(Alice Weidel)領導的德國選擇黨(AfD)在最新的民意調查中獲得20%的選票。奧拉夫·肖爾茨(Olaf Scholz)領導的中左翼社會民主黨(SPD)四年前曾獲得第一名(25.7%),如今只排在第三位。民意調查顯示他的支援率介於14.5%和16%之間。如果這一結果得到證實,那麼總理應在未來幾周內離職,同時達成一項政府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