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極速財訊
2025年3月21日,網路“大V”司馬南因偷稅被國家稅務總局北京市稅務局稽查局追繳並處罰款合計926.94萬元,成為繼薇婭、李佳琦後又一因稅務問題被重罰的公眾人物。作為擁有數千萬粉絲的網路“大V”,司馬南偷稅事件引發了法律與道德的雙重審視。

司馬南第一時間在朋友圈轉發了自己偷稅案件的新聞,並回應稱:“低頭認錯,不求原諒,誠懇檢討,已繳清罰款和滯納金。”司馬南稱:“今天網上鋪天蓋地熱搜頭條都是司馬南偷稅,深感慚愧,‘職業壞人’坐實了,調查組用時4個多月,查出這個結果,浪費了大量國家人力資源,實屬罪加一等。”

(司馬南釋出朋友圈稱“服法”)
據瞭解,司馬南6年來在某MCN一共獲酬600多萬元,但罰款和滯納金共繳了900多萬元。司馬南表示,他已在18日和19日分兩次繳納了全部罰款和滯納金。對於此事的發生,他表示主要與輕信MCN公司會代繳稅款有關,得到教訓是跟MCN公司合作必須透過協議確保公司承諾代繳稅款真實有效。
01
流量經濟雙刃劍:全平臺賬號已停更,多個持股公司已登出
根據稅務部門披露,2025年3月21日,國家稅務總局北京市稅務局稽查局公佈了對網路“大V”司馬南的偷稅處罰結果。經查,司馬南在2019年至2023年期間,透過隱匿收入、虛假申報等手段,少繳個人所得稅、增值稅等稅費共計462.43萬元。稅務部門依法追繳稅款、加收滯納金並處以罰款,合計926.94萬元,目前已全部入目前已全部入庫。
司馬南全網粉絲超5000萬。搜尋司馬南各平臺賬號發現,從去年11月初起,其微博、抖音等平臺賬號已停止更新。據讀秒財經資料顯示,司馬南抖音賬號1-20S廣告報價為12.5萬,21-60S廣告報價為31.25萬,60S以上廣告報價為40萬。
極速財訊發現,司馬南的商業版圖以流量為核心,涵蓋自媒體廣告、品牌代言及關聯企業。愛企查APP顯示,司馬南擔任北京梅迪亞電視傳播中心、北京梅迪亞文化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北京國鴻經濟文化資訊中心等公司法定代表人,擔任北京梅迪亞中文影視策劃中心、北京梅迪亞電視傳播中心、北京梅迪亞文化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等公司股東,擔任北京梅迪亞文化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等公司高管。業務主要涉及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在通報中提到,其實際控制的企業北京某影視策劃中心透過虛列成本費用、違規享受小微企業優惠政策等方式,少繳企業所得稅75.32萬元。愛企查顯示,司馬南旗下僅有一家公司叫影視策劃中心,為北京梅迪亞中文影視策劃中心,司馬南持股50%,屬於大股東,該公司註冊資本為10萬元,註冊資訊顯示為小微企業。該公司2023年參保人數為1。另外,據愛企查顯示,司馬南所持股的北京梅迪亞電視傳播中心、北京梅迪亞文化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北京國鴻經濟文化資訊中心等多家公司已經登出。


02
人設崩塌:從“打假鬥士”到“被舉報物件”
司馬南的興衰軌跡,是數字經濟時代公眾人物命運的一個縮影。在司馬南個人賬號搜尋有關“稅”的短影片,發現共有70餘條,其中包括國際關稅、棄籍稅、財產稅等。

司馬南原名於力,1956年6月22日出生於黑龍江,祖籍山東。司馬南畢業於黑龍江商學院(現哈爾濱商業大學)。20世紀八九十年代,各種玄學大師開始氾濫。1990年司馬南在中國科普研究所召開的“弘揚科學氣功、反對愚昧迷信”報告會上扮演氣功大師,揭穿了這種玄學說法,引發海內外震動。
司馬南在反偽科學領域有其貢獻,例如拆穿“氣功師”王林“隔空取蛇”的騙局。他的觀點常常涉及社會公平正義和科技問題,並在多個平臺上發表評論和見解。

自2010年代起,司馬南以“揭露西方虛偽”“批判美式霸權”為核心議題,透過短影片、直播、評論文章等形式,塑造“反美愛國”人設。他頻繁引用歷史事件抨擊美國政治制度,稱其“腐朽虛偽”,並以此吸引大量極端民族主義情緒驅動的粉絲。
但是,就是這樣一位“反美鬥士”司馬南卻被曝出在美國擁有多套房產。2010年,司馬南以妻子和兒子名義在加州弗裡蒙特購置首套公寓,成交價26.5萬美元。面對網友質疑,司馬南稱“只買了套小房子用於投資”。2010年至2018年間,其家族透過親屬及關聯人名下,陸續購入8處美國房產,包括舊金山灣區獨棟別墅、奧克蘭豪宅等,總價值超1000萬美元。其中2018年購置的4房別墅估值已超300萬美元。

早在2022年,司馬南因被舉報“境外購房資金來源不明”及“偷稅嫌疑”引發爭議。當時有舉報人質疑其購置美國房產的資金來源,並要求稅務部門介入調查。按中國外匯管制政策,個人年換匯額度僅5萬美元,但其家族購房資金遠超此限,這也引發了對其資金合規性的質疑。儘管當時輿論場對其“愛國人設”與“海外資產”的矛盾展開激烈辯論,但最終調查結果直至此次才浮出水面。
司馬南的職業背景多樣,包括記者、主持人,以及目前的自媒體人身份。網路上有傳言稱其收入超過2億元,這一說法同樣引起了公眾的關注。偷稅事件的曝光進一步加深了公眾對網路意見領袖“表裡不一”的信任危機。
某酒企在2024年中秋活動中邀請司馬南,本欲借其流量提升品牌曝光,卻因後者爭議性形象遭網友抵制,直播間被迫關閉評論,品牌聲譽嚴重受損。同年6月,某車企總經理分享了司馬南試駕某車型的訊息。原本是兩大網紅聚首網羅流量,結果評論區卻“炸”了鍋。網友吐槽:“自殺式營銷”,認為該車企找司馬南合作並不合適。
2021年12月,司馬南就薇婭逃稅一事進行評論。他表示,這種逃稅行為十分惡劣,已經不僅僅是道德問題了。隨後,他以此延伸解讀,並以美國富人繳稅納稅為例稱‘越有錢越不納稅、少納稅’,最終說明美國一些富豪有逃稅的手段。此次司馬南卻陷入了偷稅風波。

2024年,隨著經濟走勢、房價與利率下行,國內大類資產收益率普遍跌破2%(國債1.6%/存款1.5%/保險2.5%/房租1.7%),且極有可能長期維持在低位。這意味著從2025年起,中國家庭面臨長期低利率環境下的資產保值難題。
在低利率、低通脹與老齡化時代,除了降低房地產比例,增配國債、保險等避險資產。更好的做法是將選取標的擴大到全球的核心資產(比如鎖定4.6%利率的美債),讓家庭資產配置的收益率更穩健、風險對沖性更充分。
有全球資產配置諮詢需求的朋友,請新增運營微信(lang202501),或者長按下方二維碼預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