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下半年:過極簡生活的18個方法

洞見(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2000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點選標題下藍字“洞見”關注,我們將為您提供有價值、有意思的延伸閱讀。
作者:洞見ciyu
極簡不是目的,而是一種手段。
♬ 點上方播放按鈕可收聽洞見主播韓丹朗讀音訊

喬布斯一生奉行極簡主義——less is more(少即是多)。
從1998年到2010年,每年的蘋果釋出會上,他都穿著一樣的黑色T恤和藍色牛仔褲。
在他看來,至繁歸於至簡,生活越簡單,人生越高階。
2024年上半年,我們承受了太多,揹負了太多。
是時候做出改變了。
該扔的扔,該放的放,用極簡模式迎接下半年。
01
物質極簡
心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鳥籠效應”。
一個人擁有一隻空的鳥籠,他大機率會再買回來一隻鳥,而不會把籠子丟掉。
到了最後,人反而被籠子奴役。
生活中,這樣的情況屢見不鮮,我們佔有物品的同時,也被物品佔有著。 
整理自己的人生,從為空間減負開始。
1. 定期大掃除,隨手小整理。
養成隨手整理的習慣,用完什麼物品,記得擺回原位。
一個月一次大掃除,兩週一次小掃除。
發黃的襪子,沒用的資料線,衣服的備用扣,網購時送的髮圈……
不合適、不必須、讓你不舒服的東西,一律扔掉。
2. 與其囤數量,不如重品質。
多少人會這樣:
捨不得買一套質量好的,最後東挑西選,買了一堆廉價的衣服。
結果每一件衣服都沒穿幾天,直接壓箱底。
同樣的購買力,買多不如買精。
購物的時候謹記,品質比款式更重要,質量比數量更重要。
3. 剋制消費慾,三思而後買。
每年“雙11”“618”,我們沉浸在李佳琦們一聲聲“美眉”中,他們推薦什麼,我們就忍不住買什麼。
結果錢包被榨乾,卻多了一堆沒用的東西。
下次買東西之前,問自己三個問題:
“這件物品是我需要的嗎?它適合我嗎?我喜歡它嗎?”
4. 不買任何增加你工作量的東西。
有些衣服鞋子買來得花心思搭配打理;有些電器半年用一回,一回得清理半天。
買東西的首要原則,永遠是方便自己。
當一件物品需要消耗心力,就應該在購物清單上把它劃掉。
02
工作極簡
之前讀《麥肯錫極簡工作法則》,其中有一點讓我受益頗深:永遠不要雜亂無章地進行工作。
多少人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看似做了很多事,可每一件事都收效甚微。
多少人圍著工作連軸轉,可疲於奔命到最後,只漲工齡,不漲本事。
從下半年起,調整成極簡模式,當你專注於有價值的事情,工作也會順風順水。
1. 列工作清單。
工作千頭萬緒,不知從哪一頭抓起,這大抵是因為少了規劃和安排。
嘗試把該完成的任務一一列出來,心裡自然就有數了。
2. 設定優先順序。
扎克伯格每天早上都會問自己:我現在做的,是我所能做的最重要的事嗎?
這個問題,我們也應該每天問問自己。
專注20%的要事,避免被80%的瑣事消耗。
把最有價值的一兩件事做好,遠比折騰無數瑣事要重要得多。
3. 學會人事分離。
很認可一個觀點:我們工作,是為了服務於生活,而不是給生活添堵。
偏偏很多人搞反了。
他們會因為同事閒言碎語,鬱鬱寡歡;會因為領導一句批判,負能量爆棚。
一直糾纏於各種人事中,工作日就成了受難日。
永遠記住,工作一是為了報酬,二是為了增值自己,其他的人和事都不重要。
03
心態極簡
禪宗有一個關於“解脫”的故事。
弟子問禪師,老師,我要如何才能得到解脫?
禪師反問有人用繩子捆住你了嗎?
弟子回答沒有。
禪師說,既然沒人用繩子捆住你,那又何談解脫?
心境如何,不在於環境,而在於自身。
給自己的靈魂鬆綁,內心方能澄澈如鏡。
1. 過去的痛苦,當斷。
過去半年,你可能失去了一段感情,久久不能釋懷;你可能陷入事業瓶頸期,感覺前途無望。
然而這是生活的常態,我們每個人都會撞到許多暗礁,會跌到谷底。
汲汲於痛苦,只會讓自己更加痛苦。
書要往後翻,人要向前走。
2. 未來的憂慮,當舍。
我喜歡古希臘哲學家艾比赫泰德說的一句話:
對可控的事要保持謹慎,對不可控的事要保持樂觀。
以樂觀心境,擁抱變數。
乾坤未定時,全力以赴;塵埃落定時,坦然接受。
3. 對生活的抱怨,當停。
有人吐槽工作累,沒有休息、沒有娛樂,掙的只是“窩囊費”。
有人埋怨生活苦,睜眼一看是房貸、車貸、水電費,無人可依。
可抱怨除了讓自己陷入自憐的情緒之外,毫無他用。
苦也是一天,笑也是一天,轉換心態,對命運報之以歌,命運才會對我們報之以微笑。
4. 精神上的內耗,當戒。
領導不經意說了一句話,你就反覆琢磨;
同事瞅了你一眼,你就在心裡打鼓。
不收起敏感的觸角,最後折磨的是自己。
臉厚耳聾,身心不累;事事入心,只會遭罪。
04
社交極簡
年輕時,把人脈當作大事,結交各種朋友。
到了一定年紀發現,人脈分優劣,圈子分高低。
我們得向一些人看齊,也得把另外一些人請出生命外。
1. 遠離爛人。
與狗搶道,屁股容易被狗咬;與豬摔跤,會搞得滿身都是泥。
不和爛人爭,不是成全他們,而是成全自己。
2. 少理閒人。
身邊有一些人,只想著混日子。
他們也許有擺爛的資本,可你未必有躺平的資格。
想成為雄鷹,就不要混跡於雞群。
3. 靠近高人。
《平凡的世界》中裡有一個觀點:人在成長過程中的每個階段,都需要向當時比自己認知更高明的人求教。
多和高手交往,他們的處事方式、策略觀念,會在耳濡目染中影響你。
4. 享受獨處。
什麼是孤獨?
知乎上有一個精闢回答:
在中國文字解釋裡,孤是王者,獨是獨一無二。
所謂王者,都是在孤獨中成長起來的。
平庸的人用熱鬧掩蓋迷惘,優秀的人以獨處成就自己。
無論是關起門看書學習,還是離群獨自沉澱思考,能安頓自己的人,往往是強大的人。
05
精力極簡
臺灣有位國寶級老中醫。
他一天只看三個人,遇到疑難雜症,有時候甚至一天只能看一個。
他說,自己年紀大了,精力有限,看三個還可以,再多了,就看不準了。
人之精神有限,過用則竭。
管理好能量,分配好精力,我們才能更好地掌握生活的節奏。
1. 不被空想阻礙。
光想不做,只會徒耗精力。
人生不能像做菜一樣,等材料備齊了才下鍋。
問題只會越想越多,行動起來,答案自會浮現。
2. 不被手機綁架。
多少人得了手機綜合症:機不離身,離身就慌。
津津有味地追逐八卦熱點,一刷就好幾小時;在遊戲裡瘋狂廝殺,精神疲憊,眼睛痠痛。
不知不覺中,就成了電子產品的俘虜。
3. 不被縱慾搞垮。
爛醉如泥的代價,就是把工作搞砸;徹夜唱K的結果,就是一學習就犯困。
縱慾帶來的暫時的狂歡,都需要你用更昂貴的代價去買單。
柳宗元筆下有一種小蟲子,叫蝜蝂。
蝜蝂爬行時,不管看到什麼,都抓來背在身上;即使多到背不動,也從沒想放棄。
最後,它就這樣活活累死。
人也是這樣,一直往生活中塞東西,只會讓自己疲憊不堪。
開啟極簡模式,便是對自己最好的善待。
點個在看,卸掉枷鎖,以更好的姿態去擁抱下半年。
洞見君第三本新書
《把自己活明白》
6大維度解碼人性,講透人生智慧
洞見君簽章+寄語+書籤
精美裝幀,可閱讀可收藏
原價56元,5折優惠
洞見讀者福利價,到手只要28元
👇點選下方卡片,立即搶購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請長按下方圖片
識別二維碼 關注洞見

你若喜歡,為洞見點個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