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SD自動駕駛能打88分,剩下12分已經被交警扣光了。
旗手自己先把旗子捲起來,後邊的兄弟們還怎麼跟?
終於可以留言評論啦,歡迎大家向筆者拍磚
AI這個東西,越來越像15世紀的明礬。
還記得去年華爾街精英們集體高唱《AI未來進行曲》的盛況嗎?七巨頭市值飆得比馬斯克的SpaceX火箭還快,標普500指數愣是被這七個葫蘆娃扛著上了高樓。結果今年開春這波倒春寒來得兇猛無比,自去年12月的高點以來,七巨頭已下跌逾10%,十萬億人民幣說沒就沒,相當於把江蘇省GDP塞進碎鈔機裡"咔嚓"了。
這裡邊特斯拉跌的最多,其次是微軟和谷歌,然後是英偉達,全是AI敘事的最強者。
就在英偉達釋出業績報告之前,市場上又響了一聲重雷。微軟突然來了波騷操作——直接給AI算力中心按了暫停鍵。
華爾街傳出訊息,GPU的最大買主微軟,突然開始退租資料中心。取消了總容量超過200兆瓦的兩個資料中心,然後吧1000兆瓦的意向租賃(SOQ)合約暫停執行,這相當於一口氣砍了1200兆瓦的AI算力中心。
這可不是個小數字,以H100來計算,每100兆瓦對應約8萬塊gpu,一口氣砍了1200兆瓦的話,
相當於讓幾十萬張H100顯示卡原地失業,矽谷碼農們集體哀嚎:說好的算力永動機呢?
微軟給出的解釋是“戰略性調整基礎設施節奏”。微軟當前全球資料中心容量佔比約4%,新增計劃佔8%。擴張計劃太激進,步子太大擔心扯到了襠。
簡單來說,就是Deepseek衝擊之後,後勁上來了,投資人們一下子發現,似乎AI也用不了那麼多的算力。再加上馬斯克最近新上的Grok 3,用了20萬張GPU刷了幾億美元的成本,結果效能提升不到10%,幾乎宣佈了scaling law的暫停。

堆疊GPU算力的道路看起來暫時到不了AGI的彼岸,投資人又一天幾個問題,追著想知道這麼大規模的固定資產投資,能帶來多少收入。微軟在自家作業系統上的pilot AI助手使用率又如此之低,幾乎要變成當年的曲別針第二。

再加上硬體更新速度如此之快,一年前的GPU已經老的不成樣子,最新的LPU新構架似乎比GPU更適合大語言模型。東邊甚至冒出來單卡算力達到英偉達H200 七成但成本只有30%-40%的價效比替代。

去年剛買的H100,明年就要變電子古董,這折舊率比共享單車還誇張。這種情況下,一口氣投入八百億美元,一次性建一票24個月之後就要過時的GPU計算中心,這事能划算嗎?
當然,為了股價考慮,微軟還是出來喊話:“我們只是調節節奏,今年800億美元的投入決心不變”。可這話背後越描越黑的心虛,所有人都看懂了。

微軟是“七巨頭”中投資AI最猛的。旗手率先打破“砸錢推AI”的敘事,其他公司會不會效仿?信心一旦開始動搖,AI資本支出盛宴和賣鏟子的故事,是不是到了曲終的時候?
畢竟馬斯克的AI吹的如此天花亂墜,結果自動駕駛FSD入華,現了真身。半天扣完12分的表現,實在對不起之前吹的牛和股市砸的錢。


甚至不光AI,連西方獨門的醫療賽道,也碰上了Deepseek時刻,中國的抗癌新藥要把默克和輝瑞市值擊沉,這還怎麼操作?

這泡沫,只能靠把Deepseek、菊花廠等等中國廠商擋在門外,才能在美洲這一畝三分地自娛自樂來維持下去了。

可靠著圈地為牢,真的能維持這個泡沫嗎?
15世紀,佛羅倫薩的美第奇家族迎來了最雄才偉略的族長,“偉大的洛倫佐”。跟他創立美第奇銀行,專心賺錢的父輩們不同,洛倫佐美第奇準備把自己的家族,從佛羅倫薩一個商業城邦的主宰,推上整個基督世界的山頂。
私生女嫁給教宗的私生子,獲取宗教特權;兩個兒子“出家”成為紅衣主教,踏上成為教皇的征程;自己則直接和間接的資助包括米開朗基羅、桑德羅·波提切利和達芬奇的各路顯赫的文藝復興巨匠,獲取無盡的聲名。
他要從商人變成國王,完成三百年後同樣銀行業發家的羅斯柴爾德家族都不曾完成的偉業。
然而,權力的階梯,每一步都需要海量金幣鋪就。洛倫佐雖然文采武功,但唯獨賺錢沒有遺傳家族基因。怎麼賺到飛昇所需要的金錢成了最大的問題。
他需要製造一個財富的泡沫,於是明礬閃亮登場。
明礬是文藝復興前期最重要的產品。
生羊毛需要用明礬洗去油脂,染布需要用明礬固定的染料,騎士馬鞍上的皮革需要用明礬進行鞣製,更關鍵的是,這種礦產跟出產廣泛的鹽鐵不同,整個基督教控制的區域中,只有羅馬東北部托爾法山區有產出。急於圈錢的洛倫佐美第奇靠著跟教皇的特殊關係,控制了這唯一的明礬礦,獲取了明礬向整個歐洲販賣的專賣權。
於是,壟斷明礬就成了當今美國壟斷AI一樣的財富故事。明礬的商業價值被無限制的吹捧擴大,這種人類從史前就會使用的礦物突然被描述成了僅次於黃金的最貴重的產品。為了保衛明礬的專採專賣權,洛倫佐甚至屠殺了一座名叫沃爾特拉的義大利小鎮,只因為這裡傳出了發現明礬礦的傳言。
可如同AI一樣,基督教世界雖然只有托兒法的明礬礦,但在地中海東側,信仰伊斯蘭教的奧斯曼土耳其人控制的愛琴海岸,也有優質的明礬產出。
正如同Deepseek一樣,這些不在美第奇家族控制下的明礬,破壞了“明礬僅次於黃金”的圈錢大業美好故事。
於是乎,藉著宗教的權威,教皇保羅二世宣佈,任何購買土耳其明礬的商人,一旦被發現都將受到開除教籍的懲罰。因為使用東方的產品,就是給基督教的敵人送上資金,危害到基督教世界的“安全”,是基督之敵。在“國家安全”的旗號下,一切東方產出的明礬被禁止販賣,只有美第奇家族控制的明礬才能“放心”使用。
然而,革除教籍和火刑架,在商業利益面前似乎並不那麼好用。在維持了幾年壟斷之後,從英國到日內瓦,從巴黎到羅馬,大家紛紛買起了同樣品質但便宜許多的土耳其明礬。
明礬的價格腰斬,囤積了數年明礬的美第奇銀行面臨爆虧,中世紀最強大的美第奇銀行第一次出現了虧損。分佈在歐洲各地的美第奇銀行分行,火燒連環船,最終導致人類歷史上最早的跨國銀行美第奇銀行的徹底崩潰。
是不是跟想要靠著AI革命,給矽谷和華爾街續命的美國,有幾分相似?擊鼓傳花,華爾街的精英們可能已經玩上"魷魚遊戲"了。
歷史從不簡單重複,但總是壓著韻腳。
上邊這個明礬的故事,來自於筆者最近翻譯的一本紐約時報最佳暢銷書,《美第奇金融家族——金錢、藝術與權力》。美第奇家族是引發文藝復興的直接推手,也是這個公眾號名字“美第奇效應”的出處。

這本書深入淺出的講述了美第奇家族創立人類第一個金融帝國的興衰史,是本把金融、權謀、藝術和宗教糾集在一起的中世紀導遊書。

喜歡金融、歷史和政治的讀者,推薦一讀。購書連結在下方閱讀原文連結,再次感謝大家的錯愛。
風大浪高,有些不方便說的,可以點選下邊卡片移步可以留言的小號聊一聊,也可關注筆者微博賬號 @躺平學副教授
筆者的新書上市啦,錯愛筆者閒扯的讀者,可以點選下邊的 閱讀原文 購買~~已購買的讀者,記得後臺聯絡筆者,加入VIP讀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