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的朋友圈是不是都被《哪吒之魔童鬧海》(《哪吒2》)“刷屏”了呢?
網友們形容“吒兒”的票房走勢就和影片激燃的劇情一樣,一整個“高開瘋走”!
《哪吒2》更是憑藉一己之力盤活了不少電影院。
不少快倒閉的小影院,平時都處於寥寥幾人的狀態,《哪吒2》上映後,影院直接爆滿:
(圖:小紅書)
隨著《哪吒2》的勢頭越來越猛,眾多影院都想接住這“潑天的富貴”。
有還未裝修的毛坯商場提前開業,影院連排99場:
河南省甚至直接將人民會堂“爆改”2000人電影院:
(圖:小紅書)
不出眾望,2月6日《哪吒2》先是以勢如破竹之勢登頂中國影史票房榜冠軍。
(圖:央視新聞)
緊接著在2月7日晚上九點左右,《哪吒之魔童鬧海》(含預售)達67.92億元人民幣反超《星球大戰:原力覺醒》北美票房成績,登頂全球單一市場票房榜!
重新整理了這個塵封了10年的成績:
這榜單一齣,大家也是非常激動,畢竟也是67.92億元大專案的參與者,有點驕傲也可以理解。
根據票房資料平臺給出的預測,該片票房有望衝擊110億!
香港網友瘋狂喊話
另一邊的香港網友已經等不及了!
(圖:小紅書)
紛紛在社交媒體上發問:香港什麼時候上映《哪吒2》?
甚至有些心急的港人已經北上深圳,搶先觀看《哪吒2》。
有北上觀影的港人表示:《哪吒2》老少皆宜,大人小孩可以從中看到不一樣的意義…
更有網友直言:《哪吒2》不止是國產天花板,質量和視覺效果已超越大部分迪士尼動畫。
印度知名媒體平克維拉也給予了高度評價:《哪吒2》的卓越票房成績不僅重新整理了多項紀錄,更進一步鞏固了中國在動畫電影領域的領先地位,而這一領域長期以來一直被迪士尼、派拉蒙等西方工作室主導。
此外,香港的網友們對於粵語配音版的《哪吒2》也表現出了極高的期待!
有內地網友調侃:香港觀眾在看《哪吒2》時,能聽懂太乙真人的四川方言嗎?
最新訊息顯示,備受矚目的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哪吒2》)即將在2月13日正式登陸澳大利亞、紐西蘭、斐濟以及巴布亞紐幾內亞,並緊接著在2月14日於美國和加拿大上映。
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國的IMDB平臺上,《哪吒2》還未上映就已經獲得了8.1的高分。
紐約、洛杉磯等地的影院為滿足廣大觀眾的觀影需求,甚至特別增設了午夜場次。
海外觀眾評價:等不及了!每個人都說這是一部必看的電影,就等著上映!
五年磨一劍
每一部“爆款”作品的誕生,都離不開導演及其團隊的辛勤付出。
回望《哪吒2》的創作歷程,五年時間,創作團隊進行了數百次劇本打磨,設計了上萬張概念圖,僅哪吒一個人物就設計了50多個版本。
為了呈現敖丙的龍鱗效果,技術團隊自主研發了新的粒子渲染系統。
每一個龍鱗的反射光線都經過了精確的計算,僅這一項創新技術就成功申請了3項專利。
哪吒被上千根刺穿透的10秒鏡頭,卻是整個製作團隊歷經一年的精雕細琢,讓人隔著螢幕都能感受到穿心咒的痛。
導演餃子說:在製作《哪吒2》時,曾想過請些國際團隊來撐一撐場面,完成那些關鍵鏡頭。
但外包出去後卻發現效果並不理想,因為即使是一些頂級的視效製作團隊,但因為是中國的的專案,對方難免有帶有偏見與傲慢。
最終決定靠著中國自己的團隊不斷打磨、兜底,才實現了理想中的效果。
這也是《哪吒2》在片尾謝幕時,螢幕上緩緩浮現出138家中國動畫公司的名字,沒有一家是外國公司的原因。
南瓜州的土撥鼠是頂級動畫團隊的傑作,而《深海》的紅極動畫團隊則將其最精湛的水墨粒子渲染技術傾囊相授。
此外,《白蛇》、《凡人修仙傳》、《長安三萬裡》等優秀動畫的製作團隊,以及《流浪地球》的特效公司也紛紛為《哪吒2》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正是這4040名動畫人的共同努力,才鑄就了《哪吒2》的票房奇蹟!
“若前方無路,我便踏出一條路。若天理不容,我便逆轉這乾坤!”
餃子導演對電影藝術的執著追求,讓通仔不禁聯想到香港電影史上那些同樣閃耀的時刻…
香港電影黃金時代
上世紀80年代,徐克拍攝《新蜀山劍俠》時,為達到理想的視覺效果,不惜重金聘請《星際大戰》的特效團隊。
在當時香港電影工業基礎薄弱的情況下,這種大膽嘗試開創了華語電影特效的先河。
90年代,王家衛為拍攝《東邪西毒》,帶領劇組在陝西榆林沙漠駐紮兩年。
為捕捉最佳光線,劇組常常凌晨三點就開始準備,一個鏡頭可能要等上好幾天。
2002年,劉偉強、麥兆輝拍攝《無間道》時,為追求真實感,所有警匪對峙場景都在實景拍攝。
天台那場經典對決戲份,劇組在38度高溫下連續拍攝12小時,梁朝偉和劉德華反覆排練走位,只為找到最完美的鏡頭角度。
編劇團隊更是花費兩年時間打磨劇本,將警匪片的型別敘事推向新的高度。
正是這些電影人用近乎偏執的堅持,鑄就了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
香港電影曾經的輝煌,源於一代電影人的堅守;《哪吒2》的成功,更是新一代電影人的不斷創新!
期待《哪吒2》在香港的上映不僅可以帶來一場視覺盛宴,更能喚起香港電影人的創作激情,續寫東方好萊塢的傳奇。
*影像影音及新聞資料來自網路,本文由港漂圈原創,本文圖片影音及文字僅作分享,不作為商用,轉載請聯絡港漂圈公眾號(ID:gangpiaoquan)
把港漂圈設為星標,就不會錯過推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