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2日,《哪吒之魔童鬧海》(簡稱《哪吒2》)在香港正式上映。
首日排片量從原計劃的500場激增至超800場,創下港澳地區影史單日排片最高紀錄!

(圖:星島頭條)
不少香港網友在社交平臺上紛紛抱怨:“早上9點的場次都滿座?到底是誰在跟我搶座位!”

通仔感嘆:“這簡直比春運搶票還難!”
然而,搶電影票還只是開始,更瘋狂的是搶哪吒周邊…

(圖:央視新聞)
自《哪吒2》爆火後,泡泡瑪特推出的“天生羈絆”聯名盲盒一經上市便秒空。

(圖:小紅書)
線上抽盒的預售甚至已經排到了6月30日:

(圖:泡泡瑪特)
萬代南夢宮推出的“哪吒”和“敖光”手辦在二手平臺閒魚上的售價最高已突破千元大關:

(圖:鹹魚)
還有傑森娛樂集團旗下集卡社推出的《哪吒之魔童鬧海》電影官方聯名收藏卡,全渠道銷售額在一週內突破1億元。

(圖:網路)
這不,最近香港就有蛋糕店,沒有禁住“哪吒爆火的誘惑”,借勢推出“哪吒蛋糕”。
售價每磅高達420元,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

(圖:星島頭條)
買家秀與賣家秀
這家“紅豆烘焙”是香港的一家連鎖蛋糕店,共有五家分店。
這次的灣仔店及旺角店,分別以“哪吒2”、“哪吒蛋糕”的名稱售賣一款3D立體蛋糕,蛋糕標價每磅420元。

(圖:星島頭條)
並且,這家店還將線上網店還以“魔童降世”名稱售賣同款蛋糕,每磅420元,2磅則定價480元。

(圖:星島頭條)
這也激起了網友們的熱議。
有網友質疑:“這應該算是侵權吧?怎麼還敢標價420元?”

(圖:小紅書)
還有網友對蛋糕的製作工藝表示不滿:“臉部竟然是用紙列印的,還不是翻糖做的。”


(圖:小紅書)
更有網友認為:“只有一個頭的蛋糕設計,看起來是不是有點恐怖…”

(圖:小紅書)
這些評論讓通仔想到了一句話:模仿得越逼真,侵權的嫌疑就越大…
不信?如果你買到的蛋糕長成這樣…你還會覺得它侵權嗎?

話不多說,直接上圖:

(圖:小紅書)
一整個“賣家秀與買家秀”:


(圖:小紅書)
“恐怖版”派大星:

(圖:小紅書)
“變異版”熊出沒和草莓熊,多少有點“瘮人”了:


(圖:小紅書)
再來看看我們“吒兒”同款“翻車蛋糕”:


(圖:小紅書)
還有更抽象的:

(圖:小紅書)
看完這些,通仔只能說,估計網友們都在忙著避雷,根本沒空投訴“侵權”吧!

(圖:小紅書)
多相似算侵權?
所以,大家是不是好奇,外觀專利相似度達到多少才算侵權呢?

(圖:小紅書)
其實,在香港法律中,並沒有一個固定的數值標準來界定外觀專利侵權的相似度。
判斷是否侵權需要綜合考慮多個因素,包括形狀、圖案、色彩及其組合等要素。

(圖:星島頭條)
雖然無法給出一個具體的相似度百分比,但一般來說,如果相似度較高(比如50%以上,甚至70%或80%以上),就可能構成侵權。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達到某個比例就必然侵權,還需要結合專利的具體特徵、市場情況以及消費者的認知等因素來綜合判斷。
總之,具體情況需要具體分析。

但也有網友質疑,“都是自己畫的,怎麼能算侵權呢?”

(圖:小紅書)
對此,通仔要提醒大家:
如果是私人收藏或非商業用途,自然沒問題;但一旦用於商業用途,比如售賣,就有可能構成侵權!

(圖:小紅書)
對於香港這家連鎖蛋糕店售賣《哪吒2》主題蛋糕的行為,有內地律師指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哪吒2》電影作品的製作者對影片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節、場景設計等享有完整的著作權。

(圖:星島頭條)
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任何商家或個人擅自生產、銷售帶有《哪吒2》元素的周邊產品,都構成對著作權的直接侵犯。

(圖:星島頭條)
香港海關也表示,會主動了解情況,如果發現違法行為,將採取適當的執法行動。
根據香港《版權條例》,任何人士銷售或為售賣用途而管有侵犯版權物品,即屬違法。

(圖:星島頭條)
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每件侵權物品罰款五萬元及監禁四年。
目前,這家蛋糕店已經全線下架了“哪吒蛋糕”,無論是網店還是線下門店均已停售。

(圖:星島頭條)
另外,市民如果發現類似侵權行為,也可以透過以下方式舉報:
1.致電海關二十四小時熱線:182 8080;
2.透過專用舉報罪案電郵賬戶:
3.使用網上表格:eform.cefs.gov.hk/form/ced002;
最後,通仔也很好奇: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有沒有買到過“翻車”蛋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