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凱風
繼“工業第一城”之後,外貿第一城也易主了。
今年前4個月,深圳累計進出口1.41萬億元,同比增長31.8%;同期上海進出口總值1.39萬億元,同比增長0.1%。
這意味著,繼連續31年蟬聯出口第一大市後,深圳終於拿下外貿(進口+出口)第一城之位。

▲2024年1-4月出口十強市 圖源:第一財經
外貿第一城之變,釋放了什麼訊號?
01
上海、深圳,既是數一數二的工業大市,也是你追我趕的外貿強市。
早在10多年前,深圳就曾一度趕超上海,問鼎外貿第一大市之位,但隨後就被上海反超,持續至今。
如今,上海仍舊是唯一一個4萬億外貿大省,而深圳、北京都在3萬億以上,蘇州超過2萬億,其他城市不足2萬億。

過去幾年,由於地緣格局、國際博弈、超預期因素的影響,上海外貿出現一定波動,深圳得以不斷逼近上海。
作為綜合競爭力最強的兩座城市,滬深有很多相似之處。
兩地均以製造業、金融業、資訊產業為支柱,都有龐大的經濟腹地和世界級港口群,都以外貿驅動為主要特徵。
雖然外貿依存度都不低,但上海更長於進口,而深圳重於出口。
上海的優勢在於國際化,既是中國企業出海的橋頭堡,也是外企進入中國的橋樑。
作為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上海是連結國內大迴圈與國際大迴圈的重要節點,且坐擁長三角一體化、進博會、自貿區等重大戰略。(參閱《中國經濟第一大市,又出手了》)
可以說,上海外貿兼具進口和出口優勢,出口額長期位居全國第二,而進口額曾多年位列榜首。
深圳的優勢在於市場化,龐大的民營企業是基本盤。
背靠珠三角,毗鄰香港,製造業規模龐大,民營企業眾多,出口優勢更為突出。
深圳出口額已連續31年蟬聯全國第一,一座城市的出口規模,與越南整個國家不相上下。

出口面向的是全球市場,而進口體現的是國內市場的發展潛力,兩者面對的是不同的經濟週期。
這一次,深圳中場領先一步,而誰能在全年最終拿下外貿第一城,仍然懸而未決。
02
深圳外貿何以反超上海?
今年以來,全國外貿形勢遠超預期,背後是全球製造業溫和恢復、美國補庫存週期開啟、一帶一路國家外貿高增長帶來的結果。
但不同城市產業結構有別、出口形勢存在差異,在新一輪外貿競逐戰中的走勢也不盡相同。
一方面,深圳以民營企業為主,上海則是外資企業的集聚地,後者更易受到地緣變局、經貿博弈的影響。
深圳的進出口,超過60%都來自於民營企業的貢獻,這與深圳市場主體、企業數量雙雙蟬聯全國第一的格局不謀而合。

而上海的進出口,超過一半都來自外資企業,國企佔比也超過10%,而民營企業約為1/3。
另一方面,跨境電商迅猛發展,眾多電商出海平臺落戶深圳,為出口帶來第二增長極。
傳統外貿以一般貿易、加工貿易為主,跨境電商正在成為新動能。
作為跨境電商第一城,深圳一季度跨境電商進出口額超過1100億元,同比增長95%,佔全國比重達到1/5左右。
過去幾年,中國電商平臺集體出海,以SHEIN、Temu、速賣通、TikTok Shop為代表的跨境“四小龍”迅速“卷”翻全球。
“中國跨境電商看華南,華南跨境電商看深圳”。
珠三角是全球最大的製造基地,廣州深圳是國際商貿中心,坐擁“產業叢集+跨境電商”的雙重優勢。
亞馬遜三分之一的中國賣家來自於深圳,SHEIN、Temu都在深圳設立區域中心或運營總部,跨境電商發展一路領跑。
在跨境電商的拉動下,“老三樣”與“新三樣”齊頭並進,帶動出口全面回暖。
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是“新三樣”,服裝、家電、傢俱就是名副其實的“老三樣”。
傳統產業出口反彈,與新興產業出口狂飆,共同助力深圳外貿的登頂之路。
03
中國外貿最強的10個城市,全部來自東部沿海地區。
這些城市包括上海、深圳、北京、蘇州、東莞、寧波、廣州、廈門、青島、杭州。

東部地區之所以霸榜,是因為全球化時代,誰靠近海洋,誰擁有大型港口,誰就更接近國際市場,外貿自然也就更強。
同時,外貿大市往往都是工業強市。全球貿易仍舊是貨物貿易的天下,沒有強大且有競爭力的生產製造能力,就無法在全球市場分得一杯羹。
從歷年十強外貿城市的變遷來看,上海、深圳、北京、蘇州、東莞穩居前五,其他城市則存在明顯波動。
最大的變動,當屬天津跌出十強城市之列,被杭州取而代之,其背後是傳統貿易與跨境電商的興衰起伏。
重慶、成都都一度躋身外貿十強城市之列,可惜最終都未能守住。
兩城均以電子產品為第一齣口支柱,作為市場化程度最高的產業,消費電子出口容易受到全球產業大轉移的影響。
更受關注的是,北京既非工業大市,也沒有大型港口,為何外貿能躋身前三?
這主要得益於進口的貢獻,北京80%以上的外貿都是進口,而進口最多的三大商品分別是原油、未鍛造金、天然氣,僅原油就佔了40%以上。
這些進口,多數都都來源於央企,而非北京本地,但在統計上都納入北京的總盤子。
同樣受關注的是,東莞經濟總量排在全國20名之外,為何外貿能穩居前五?
要知道,早年前東莞就有“東莞堵車,世界缺貨”的說法,如今論出口依存度,東莞仍舊力壓滬深蘇,穩居全國第一。
東莞是典型的外向型經濟,早年以電子、服裝、玩具為主要出口物件,現在則以手機、筆記型電腦等機電產品為主。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成績只能代表過去,而不能承諾未來。
如今,隨著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持續演化,逆全球化、貿易保護主義、區域抱團發展,給外貿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
外貿依存度越高,意味著不確定性越大。
外貿大市,誰能頂住壓力,逆流而上,重塑競爭優勢,值得關注。
-END-
國民經略創始人 凱風
最新城市力作
大國大城,40座城市前景分析
關鍵詞
跨境電商
城市
東莞
同比增長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