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的規則進行了調整

希望大家看完故事多點“在看”,喜歡的話也點個分享和贊

這樣居里夫人的推送才能繼續出現在你的訂閱列表裡

才能繼續跟大家分享有趣的,有用的,有深度的英國大小事兒~



247年前,當倫敦的死忠粉薩繆爾-約翰遜說出“如果一個人厭倦了倫敦,他也就厭倦了生活”時,後面還跟著一句for there is in London all that life can afford(因為倫敦有生活可以負擔得起的一切),
而247年後…這句話就過時了。對不少倫漂人來說,屢次被評為全球最佳城市的倫敦這些讓眾多人夢寐以求的精彩,背後是高到嚇人的生活成本。
一位來自中國香港的女生在生活的重壓下,選擇了自我了斷。
太陽報:27歲女生在生活重壓之下,選擇自殺

據稱,這名中國香港土生土長的27歲女生Fion,於2022年4月得到機會前往倫敦。此前,她在國內完成學士學位,並在瑞士唸完了碩士,是朋友和家人眼中的前途大好的女孩。
來到倫敦後,她在倫敦西南部里士滿區租了一間臥室,月付900鎊,需要與其他人合用浴室和公共空間。

里士滿區也算是倫敦比較富庶和安全的區域,生活方便有品質。Fion在倫敦也有工作,且在家上班,一切看上去是個不錯的開頭。
但是才過了三個月,她便開始感到焦慮。

她哥哥Tommy告訴檢方,妹妹從2022年七月開始,就表示自己的生活不盡人意,壓力重重。
首先是公寓的衛生狀況(特別是浴室)。Fion告訴哥哥,公寓特別髒,她擔心會影響健康。
同時,心事重重的她睡不好覺,頭髮大把地掉。

由於休息不好,精神狀態很差的Fion工作表現也不盡人意。她很擔心自己失去工作,從而無力支付房租和食物。
為了省錢,她開始限制進食。哥哥Tommy事後檢查遺物時 ,有看到她寫道“午餐和晚餐只能吃其中一餐”。

就這樣,到了11月,Fion徹底失聯了,也沒去工作。著急的Tommy請她的室友幫忙檢視一下,然後發現了死在自己臥室的Fion。
據檢方查驗,死因為自殺。
讓人揪心的是,Fion在選擇自我了斷之前,曾成功預約了4天之後的心裡諮詢服務。
檢方還表示,Fion活著的時候,身心都存在健康問題。再加上來自生活的重壓和工作焦慮,以及住宿條件不佳等因素,這個女孩子最終沒有挺過來。

但是,妹妹對經濟問題的擔憂一直沒有對家人提起。她去世之後,大家才瞭解到她經歷了怎樣的身心煎熬。
驗屍官對Fion的死感到遺憾,同時也表示,越來越多的倫敦年輕人,面臨著入不敷出的問題。而疫情之後,物價飛漲,就業市場不景氣,則讓大部分上班族的生活質量肉眼可見的下降。據研究機構Money and Mental Health policy institute(貨幣與心理健康政策研究所)調查顯示,英國大約有17%的人由於生活成本上升而產生過自我了斷的念頭。
而倫敦堪稱慘烈的租房市場,更是讓人們見識了什麼叫做資本主義。
比如,把收納櫃作為“臥室”以500鎊出租的倫敦房東,坦誠地表示“希望理想的租客不要一直宅在屋裡”:



又比如,一位懷孕的母親所租住的地方過於潮溼,導致整個房子被黴菌侵蝕嚴重:


而對於非常住居民來說,租房市場則更加苛刻。很多人就算現金足夠,也無法透過嚴格的背景調查。比如一對從烏克蘭逃難過來的小夫妻,就由於租不起想要的房子而決定回烏克蘭。

而很多預算有限的人,也過高估計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認為可以憑藉意志克服一開始的不盡人意,最後慢慢建立自己想要的生活…但老話說得好,安居才能樂業——尤其是對剛來英國的人來說,要面臨的挑戰幾乎是全方位的。
適當的壓力能激發人的潛能,但過多的壓力會壓死駱駝。
但是,華人社會長大的孩子,從小就被教育“不要給他人添麻煩”。生活出現重大變故,也不願意和家裡或者身邊的人溝通,最終釀成悲劇。

生命誠可貴,沒有過不去的坎——雖然這樣說比較事後諸葛,不過作為一個資深英漂,下面是一些建議:
1. 接受學校和社群提供的心理諮詢服務。
學生可以問International Office,上班族可以聯絡GP請求推薦專家——都是免費的。就算不知道自己具體什麼狀況,單純希望找個心理醫生聊一聊,學校和GP也會安排,不用顧慮太多。
2. 與國內的家人和朋友保持聯絡;有什麼一定要說,不要憋著。
這裡希望提醒一下有計劃前往英國唸書或者定居的朋友,一定要仔細做預算,多方面瞭解在地資訊,並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做最終決定。雖說做預算的原則之一是儘量省錢,但萬不可認為自己能被無限擠壓,也萬不可期待異國他鄉的生活成為逃脫當前現實的最終解法。自己的生活質量底線在哪裡,心中一定要有數。
3. 積極參與群體活動,適應不同的文化。特別是在英國秋冬天氣不好且日照短(對心理影響非常大)的國家,一定不要長期宅!在!家!裡!
4. 鍛鍊身體,無論你是不是達人都要鍛鍊!
5. 不要交損友。尤其是在個人預算有限的時候,儘量不要為了排解寂寞而強行融入超出自己消費能力的圈子。
6. 這一條和找房子和日常花銷相關(個人經驗一定要重視)—— 條件過於糟糕的房子,或者有了上頓沒下頓的預算,會全方位影響一個人的身心健康,並一點點磨損你的活力和鬥志。咱就是說臥薪嚐膽這種磨練意志的手法能管用,大前提是勾踐王自己就是大房東;放棄奢華選擇陋室和不得不住陋室,心態是完全不同的。
最後的最後,春天不遠啦~希望在英國的大家身體健康,蛇年平安快樂,心想事成~
訊息來源:太陽報
圖片來自網路,版權屬於作者
為了給廣大讀者提供第一手英國諮詢,悅居英倫現推出【悅居錦囊】英國安居樂業實用攻略系列。您的支援與每一顆微信豆,都是我們前進的動力,請多多支援悅居英倫。

如有商務合作需求,或希望加群,請加管理員微訊號mongerazure。
英國教育群、英國海淘群
英國生活群、英國簽證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