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H ID:k630k
“ 日光漸微,手中的茶杯尚且溫熱;代入時光的背後,感受生命的厚度與真實。”十年前,我在Chiphell上註冊了賬號,那時平臺每年只開放兩天註冊,我提前五個多月設定好鬧鐘,提醒自己在2015年6月1日準時註冊,終於成為了CHH的一員。上個月,上市公司釋出公告擬收購我工作了5年的地方,一個45+中年男“高管”,在AI時代面臨被淘汰和失業,開始思考何去何從的時候,卻在這個3年前改造的地方意外獲得了外面世界沒有的寧靜。我想,回顧設計和建造這個地方的過程,會讓我得到一些靈感,在內卷至上的時代,也許能給論壇裡的兄弟姐妹一些能量,也作為我10年CHH會員的一個註腳。Most of the time we are trying to make the good things last, or we are thinking about replacing them with something even better in the future, or we are sunk in the past, reminiscing about happier times. Ironically, we never truly appreciated the experience for which we are nostalgic because we were too busy clinging to our hopes and fears at the time. – 《人生半山腰》梁朝偉我出生在南方的一座一線城市,雖然不在最熱鬧的市中心,這裡卻承載著我和家人、朋友的深厚感情。這些年,有幸曾在北京、上海、廣東、成都長期生活和工作,我住過上海復興公園對面,每天走路經過新天地去上班的小洋房,住過北京的二環內護城河旁邊的“黃金位置”小區,在順義也有個獨棟別墅,但慢慢地我意識到,決定是否留戀一個地方的,往往不是它的經濟發展或繁華程度,而是我和這個地方之間的情感紐帶。2022年10月,疫情的尾聲,我告別了10年的婚姻,要在一個多月裡搬離在南方家鄉居住的房子。我的工作地點在上海,當時在我面前有兩個選擇:要麼在附近買或租一個房子勉強湊合,要麼每次回家鄉都住在酒店裡。在衡量當時房地產市場的趨勢後,其實後者(住酒店)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我的個人物品就無處安放了。實在不想在那個時候再打擾父母的生活和空間,於是我有了一個奇思妙想:在郊區,我有一個10多年前買的商鋪,當時的價格20萬不到。這種聯排商鋪,長約9米,寬約5米,佔地40多平米,一層挑空6米,二層和三層分別挑高2.5米和2米。之前一直都是租出去的狀態,每月租金從7000一直降到5000。然而疫情到來,生意不好做,租戶寫下欠條離去後空置了幾個月(後來租戶經過2年多把所欠租金還清了)。對的,我打了這個地方的主意,這是當時租戶離開之後的狀態:
接著,我就開始了一箇中年男人設計和建造自己dream place的歷程:2022年10月29日(正式決定改造)- 2023年6月。時間來到了2025年5月,CHH註冊即將滿10週年之際,我在這個地方聽著音樂,用2017年在日本白州酒廠買回來的一個杯子,調了一杯high-ball(嗨棒), 慢悠悠的寫著這篇長文。接著,我會用一個月不到的時間慢慢編輯和完善,目標6月1日前完成發表,紀念我在CHH的10年歲月。
有耐心和對改造有興趣的朋友,歡迎關注
看看一個不是建築設計科班出身的廣告人,怎樣用ppt重新設計,並把它變成屬於自己獨有的空間。關鍵字:#舊房改造 #日式搬家 #收納整理師 #智慧家居設計理念活到這個歲數,對自己的喜好已經有了比較深刻的理解,所以當我著手設計這個空間的時候,首先考慮的是自己喜歡的風格。我想到兩個場景:愛爾蘭酒吧的配色(紅,綠,金),威士忌酒吧和圖書館裡帶有爬梯的酒牆和書牆。結合這個地方一層6米的挑高,有實現的條件。在北京生活的時候,我經常去金寶街的Molly Malone度過下午到晚上的時間,那個地方也成為我對愛爾蘭酒吧的經典印象。威士忌酒吧的酒牆,我主要參考了朋友在廣州開的K&K Bar (當時是廣州最高威士忌牆,目前已結業) 和成都象南里的Cigar & Whisky Bar,無論是圖書館還是酒吧,其實最核心是儘量到頂的高櫃體,和最重要的:一把可以移動的手扶爬梯。我發了兩張參考圖給定製櫃的設計師:
然後,我希望有一個西式廚房的中島臺。由於每一層的總面積不大,需要儘可能複用空間,這個中島臺同時也能作為飯桌使用。考慮到廚房/飯廳的挑高不需要6米,我計劃在這一半的上方搭建一個夾層,從夾層可以俯瞰一樓的書架和客廳區域。一層設計有了這些基礎理念,我就開始畫圖紙。由於不會畫CAD圖,我用捲尺量了尺寸後,就用廣告人最熟悉的軟體:powerpoint,開始畫圖了。這是經過20多個版本的修改後的一層圖紙:
這個圖紙並沒有百分百實現,主要原因是45平米(含樓梯間和衛生間)太小了,如果全部按圖紙放置,將會十分擁擠,有時候留白比“完美”更重要。我是一個電子產品和智慧家居控,所以在設計的時候把很多需要佈線和插電的位置都儘量考慮周全了。這裡也給有改造和裝修需求的朋友一個建議:水電是一切的基礎,如果計劃這個地方是長期使用,建議儘量推倒重來,在一張白紙上畫圖,做出100%稱心滿意的規劃。第二,在可以佈線的地方不要吝嗇和嫌麻煩,將會對之後的軟裝帶來更多的便利性。上面的圖紙裡的紅點(需要通電的地方)和藍點(需要上/下水的地方)有如下考慮:1. 飯桌(中島臺)和書桌底下的地插。十分重要,飯桌考慮的是吃火鍋和在中島臺上烹飪;書桌底下的地插,除了從一開始就設計使用電動升降桌以外,電子裝置也需要更短的走線,讓整個佈局顯得乾淨。2. 書櫃/酒櫃的電插,是考慮到有投影,遊戲機,印表機等,放在書架的不同位置,這個電插和在書架內部的打通非常重要。3. 空調機的管道和水管在一開始就考慮到連通室外機和排水到室外的需要。4. 前門和後門的攝像頭和室外燈,也需要考慮鋪設通電線和良好的防水設施。在空間改造的環節中,有想法後,最重要是有一個可以陪你折騰的施工隊和設計師(主要是定製櫃)。之前的裝修認識了一個願意幫我實現想法的工頭,朋友又介紹了一個定製櫃的師傅,十分願意陪我折騰,幾乎是一天一個想法的,幫我出設計圖。除此之外,還有幾個很有美感和創意的朋友時不時給我ideas. 幾番折騰後,也就有了書櫃,酒櫃和廚房的設計效果圖(效果圖的顏色可以忽略不計):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書架最上方,我按照蘋果iMac G4電腦的大小設定了擺放位置。這個電腦從2006年在上海跟著我,是蘋果設計史上神一般的存在。直到現在,這個電腦還能正常開機使用。蘋果的工業設計和靈感,伴隨著我的成長,放一張2006年的照片,懷念那時候髮量感人、年輕的自己:
櫥櫃和中島臺的設計和效果圖也出來了:
經歷這個過程,我才意識到,理想和現實之間的距離是很遠的:這哪裡是我想象中的愛爾蘭酒吧配色?圖書館style扶梯呢?如果是普通大品牌的廠商,早已經對我這個小單子不耐煩了,然而這位定製櫃的師傅,似乎被我的執著感染了,不斷幫我找配色和合適的材料,還在某音幫我找定製可移動扶梯的供應商,終於在安裝後實現了比設計圖更完美的效果。夾層設計夾層的設計相對簡單,主要用來做需要一個人思考的時候的“靜思房”,以及放置一個從北京搬家回來一直帶著,很喜歡的smeg小冰箱。另外,在夾層我設定了一個吧檯,吧檯上方中空,可以跟一層互動。
二層設計由於這裡將會成為我回家鄉的時候長期居住的地方,二層承載了三個對我來說十分重要的需求:洗漱,睡覺,洗烘衣服。過去5年,除了回家,我都住在酒店裡,我已經習慣了酒店的設施和格局,所以我也用同樣的標準來設計。我把連線樓梯和二樓的空間設計成洗衣房,可以洗衣服和烘乾衣服,旁邊有一個手洗衣服的地方,以及一個上面可以掛衣物和儲物的架子,下面可以放行李箱的空間。二層的風格有別於一層和夾層,以淡雅的北歐和日系風格為主。
臥室和浴室獨立封閉,用指紋鎖和隔音木門隔開。洗漱的便利和舒適對我來說十分重要,所以我最大化了乾溼分離的洗手間,並把淋浴的空間設計得足夠寬敞,全屋唯一的熱水器放在浴室,以便洗澡的時候熱水可以第一時間到達。浴室是我最滿意的地方之一,尤其是淋浴的空間,有點日系的侘び寂び的感覺。在臥室裡,我還定製了一個簡單素雅的衣櫃。對於臥室來說,最重要的莫過於隔音了。由於商鋪是臨街的,隔音和防塵就更加重要。我花了大價錢(十分值得)定製了用料最好的隔斷(斷橋料)雙層玻璃窗戶,配置了新風機。透過新風機每天定時換空氣,非必要的時候絕不開窗。這在南方尤為重要:潮溼的回南天,夏天的蚊子,和路邊的塵土,都透過這樣的設計隔絕在室外。由於不是普通住宅區,安全也十分重要。窗戶隔音防塵十分好的同時,我也設計了可以方便開啟的、以防萬一的時候,逃生的出口。二層ppt平面圖:
衛生間的燈和排風做了如下設計和佈局,排風扇有兩個,其中一個設計在冬天的時候可以吹暖風的同時,另一個可以繼續排風:
三層設計設計完一層,夾層和二層後,我發現我所需要的功能都已經基本實現了,三層我曾經設想放一張美式檯球桌,另外的選項是改造成日式榻榻米,由於我主要還是在外地工作,當時只保留了想法,但卻沒了實現的時間和決心。目前三層暫時空置,也許等我真正再次迴歸到廣東的時候,會把這些想法實現。
開始改造 + 搬家從2022年10月29日正式決定改造,到以上設計完成的過程,花了21天,同步進行的,是對之前店鋪的拆除和夾層搭建,在11月20號之前務必完工。因為,11月20日,我約了日式搬家,正式搬離了舊居。我的個人物品,分三部分放置在三層,夾層和一層。放在夾層的是之後要搬到一樓的物品和電器,例如冰箱,音響等。從北京就跟隨我10年的義大利natuzzi沙發和ataria的雙門冰箱,依然在身邊,由於體積龐大,只能包了保護膜放在正在拆建的一層。
二層趕工 + 過年接下來是與時間賽跑的二層趕工。2023年的農曆新年是1月17日,是一個早年。為了避免過年無家可歸,意味著我只有不到50天的時間把二層完工,而且是可入住狀態(包括去味)。這個死任務讓工頭每天都抓狂,而且很多工人都會提前春運回老家,最後工頭都只能親自上陣。在用料方面,我花了大價錢選了多樂士最貴的為兒童設計的無醛漆,地板也是用鑲嵌安裝的無化工、無膠水的產品,避免一切汙染。通往二層的樓梯:
二層的一切,真的在過年前奇蹟般全部完工了,而且通過了所有無害測試,是一個可以入住的狀態:可以洗澡,可以睡覺,可以洗衣服和烘乾衣服,同時定製的衣櫃,洗衣房的儲物架,以及洗手間的定製櫃也全部安裝完畢。洗衣房:
侘び寂び的浴室和臥室:
2023年農曆新年假期,我住進了這個半成品空間二層。一層進度假期的前後,一樓的裝修也在有序進行。吊頂+夾層:
愛爾蘭綠落地窗簾,是我最滿意的地方之一,窗簾上方是小米的新風機:
定製書櫃的安裝:
定製酒櫃的安裝,細節是橫版都打孔,讓上方裝在櫃子裡的空調能透風出來:
換鞋凳+鞋櫃:
一層細節這個地方的商鋪有兩排,每個店鋪都有前後兩個門,我的店在一排,正門面對外面,是一個比較寬敞的停車場,停車場外面是馬路。
所以,在第一排的商鋪,會看到外面的車,對於這樣的空間來說有點亂。當然可以拉上窗簾,但又會擋住原本充沛的光線。在這個地方住了三個月深度體驗之後,我決定用半透明磨砂帶畫面的門貼把透明玻璃門貼上,然後把所有的縫隙都用玻璃膠封死。
這種情況下,光線雖然減弱,但仍然比較充足,加上一層窗紗和一層愛爾蘭綠的遮光窗簾,讓大廳可以有三種光線設定。電動窗紗和窗簾都接入米家的生態,設定日出、日落、看電影等場景,配搭不同的需求。
大門的所有縫隙被封死,不作為出入口,另一個原因是要抵擋蚊蟲蟑螂老鼠和灰塵從門縫進來。唯一的出入口,設定在後門,更像一個普通住宅的入口。花了大價錢,使用了密封性和隔音很好的厚鐵門,儘量保持私密性。
進門玄關的地方,設計了一個可以掛畫的地方,我也在2023年的生日前,為自己畫了一幅《極光》掛在這裡。
Hues of aurora, crystal dream, melodies of eternal moment through verdant vintage.
一排店鋪的後門出去,是一條分割兩排店鋪的雙行車道,中間有停車的地方,還種滿了樹。
二排商鋪的後門出去,是一條寧靜的小河。
還有可以散步,跑步和騎車的步道
放一些一層的細節和說明。進門後的右手邊是客衛,掛了兩塊在日本買的門簾。
旁邊放著九號平衡車和科沃斯洗地機器人。
平常騎著平衡車在河邊走一圈,十分愜意。天氣好的時候,還可以看到美麗的日落。
廚房的設定,除了必不可少的電器,儘量留白
最重要當然是熱水和製冰機,還有煎蛋器
冰箱裡有夏天需要的一切飲品
關上窗簾後,可以用投影製造不同的場景,露營:
海邊:
幻想在海邊吃生蠔:
去年有一段時間,我忽然迷上了黑膠唱片,就把舊的電視櫃換成了按自己想法定製的唱片櫃。唱片櫃手繪的草圖:
完成後的樣子:
廚房和酒櫃的細節:
酒櫃和書櫃,放一些屬於自己的珍寶:
夾層細節夾層也是一個很舒適的,相對獨立的小屋從客廳往上看也是一個觀景:
獨立的冰箱,沙發和小米音箱,可以讓這裡的獨立性更強:
夾層俯瞰,可以看到客廳區域:
收納師服務不得不提的收納師服務。從舊的住處搬家有30多箱物品在三層放著,拖延症一直都沒有決心和時間一一解包,最後朋友推薦了源自日本收納師的服務,我決定試試。專業的團隊,6個人花了10個小時,用一天時間,把我的所有箱子,包括已經放好的物品翻了個底朝天,並且全部重新分類放好。最後還給我做了一個PDF檔案,叫室內物品地圖。我找不到的東西,細到指甲刀,都可以用關鍵字的方式,在檔案裡快速找到存放的地方!雖然很貴,很貴,但我覺得很值,很值。
說收納師都是完美主義的強迫症患者,連衣櫃的衣服,都要按顏色來放,而且袖子都要收在裡面。
拉開窗簾,關上窗紗:
關上窗簾:
酒吧:
夾層:
————————-至此,整個從想法到落地,到入住三年後的潛水第二彈更新完畢~ 期待下次的inspriation.
一層的廣角照:
夾層酒吧檯 + 吊扇燈:
通往二樓的樓梯間,有最漂亮的光照:
二樓的洗衣房:
30萬改造費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