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個自封的收納小能手又來給你們分享經驗啦

今天給你們看下我家零食、水吧、小家電,是怎麼在一畝三分地裡都讓我裝下的。

我家餐廳區域不算大,做後面這個餐邊櫃的時候,要滿足多功能,還有能裝,所以每一寸我都是提前規劃的。

鄙人最明智的決定就是裝了這個大怪物拉籃
我給你們開啟一看,就可以看到它是一個聯動的拉籃系統,櫃體裡的收納格會被拉出一部分。

裡面這部分呢,放的基本都是我和閨女的零食

門上這部分呢,基本都是我的日常喝,保養品一類的東西

這樣做會犧牲一部分收納空間,但是帶來的好處是,深處的東西更好取拿。

這個大怪物拉籃甚至讓我升級了我的收納認知,以前我對收納更多要求是:整齊and能裝。
但把日子過的像專業收納整理師,就瘋了,人家收納是有收入的,咱們純屬給自己加活兒

所以這兩年,我對收納的想法做了排序的調整,把好放回和好拿取放在第一位,能裝第2位,整齊第3位(整齊程度根據我最近強迫症犯病的程度而波動)。
所以我對大怪物拉籃的理解就跟別人不一樣了,通常認為,它叫大怪物是指強大的收納空間和能力。
但我更覺得它反而是犧牲了一部分空間,去保證收納的流暢性,和動態調整的空間。

比如下面這種,找個網圖你們看下(侵刪,不適合我家我沒裝,沒法給你們拍照)
你看這種其實並不比咱們裝隔板能裝,但是,它zui大好處是兩側都可以拿取。

所以這個的位置一定要選擇裝在中間,裝邊上的意義就不大了。
除了拿取的方便,還可以隨意的調節組合,收納也是要根據你的生活而流動的。

遵循我新的收納觀,我還對餐邊櫃進行了些小改造,不僅能裝,更重要是好拿,好收。

接下來給我把每個區域給你們看下,親愛的們可以參考這個思路,適用於廚房,餐廳,玄關這些收納空間哈。
-
餐邊櫃下層改造
-
餐邊櫃檯面
-
餐邊櫃抽屜
-
餐邊櫃上層空間

餐邊櫃下層改造
下層就是這個位置哈

之前我用來放小電器,用的都是隔板。但是每次拿的時候太費勁了,想拿裡面的要把外面的都拿出來,再放回去

後來的結局就是,裡面的小電器被我遺忘到天荒地老,雪藏n年。

後來我就某寶買的抽拉抽屜,讓老公給換上的(充分說明老公不是一點用沒有)
這樣一換上,爽不爽,一拉出來就能拿到後面的。

看見這個小火鍋了麼,換了抽拉的以後,我發炒菜的次數都少了,吃燉煮次數都多了。

一個收納思路變換,還幫我減脂了嘿
(燉煮比炒菜可油可少多了。)

還有我一些不常用的說明書,可以擠在這個後面的縫縫裡了,一拉開就能拿到,偶爾用拿取也方便。

對我來說,不常用的東西,即便偶爾需要騰挪大法時候,也是懶癌上身。我經常會把不常用變成永遠不用。

餐邊櫃檯面
檯面最值得說的是這個管線機,真的,每天喝1.5l水完全不在話下,就靠實現喝水自由,

這個管線機,只要閨蜜,同事,我爸媽,我公婆,我弟妹,總之就是說,只要是人,都跟我說過“這個太讚了,我家也要弄一個”
各種溫度隨時出,就問你爽~不~爽~。

我還小天才的,把它的電源藏在了抽屜裡
當然,wei 一的問題,必須要在裝修前提前佈線。
後來我閨蜜們各種嫉妒心大發,說裝不了這個,非讓我幫她們想辦法解決。
後來找到兩種,一種是檯面帶水箱的,除了需要自己蓄水,其他功能都幾乎一樣。

一種是直接廚房龍頭一體,不用走線。

接連研究1-2個月,總算把她們“打發了”,那陣感覺頭髮都掉的厲害了。
還有這個軌道插座,能夠隨意增減,一定空間內的可移動、可增減~

不和你們細說了,因為這個也要提前走線。回頭又讓我研究,我這頭髮可掉不起了

好容易今年長出來的不少新的。

餐邊櫃抽屜
3個抽屜,一個放小工具,一個放喝的,一個放日常用品。

也依然遵循分割槽一目瞭然,好取拿的原則。
這種十字盒真的一生推
對,就是連開個蓋的麻煩都不要。



餐邊櫃上層空間
上層空間沒有做格板,就是為了能靈活調整
想分割空間,現在這種分格架太多了,隨君所願的選。

我入的是亞克力板,不過,不推薦放重物,好容易變形啊

最後關上門給你們看看,長得就是一個標準的餐邊櫃的模樣(我們屬於內秀型)


🛒本週芊媽推薦好物
👉女兒的防曬搭子“修光霜”,今夏天歸來仍是白皮(點選下圖👇看我詳細分析)
👉緊扣課標知識點的數學桌遊,解決8個數學難題(點選下圖👇看我詳細分析)
👉女兒夏天內衣/家居服都它包圓了,其他的穿不回去(點選下圖👇看我詳細分析)
點開芊媽的公號名片👇
點選右上角【…】選擇【設為星標】這樣我就不會因為只會寫乾貨,而把你們弄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