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終於追上內娛女帝

最近社交媒體上在搞一種很復古的新抽象——老太稱帝。
武則天、烏拉那拉·宜修、葉文潔背後的幾位奶奶,正成為當下網際網路的精神領袖。
慶奶選妃大戰8男的精神頭看得人屍斑都淡了,60多歲姨姨頂著初音未來的頭像把男小三迷得五迷三道,這體力和精力讓20+脆皮青年們歎為觀止。
陳沖的新書《貓魚》成為文青人手標配的時尚單品,粉絲們在社交媒體上興奮地曬出籤售會照片和長長的小作文。
而“統帥”陳瑾早已被膜拜許久,一眾“潔門”信徒的鐵蹄踏遍整片網際網路。
這並不是飯圈返祖,而是時代終於追上了這群內娛女帝。
接下來,咱一個個盤盤。

內娛奶奶,我的網際網路精神教母

最近,慶奶的網際網路愛稱,正式從“曉慶丫頭”更名為“慶皇”,在這點上破防的男小三功不可沒。

一直抽象,世界就會來愛你

他放出來的諸如“老公抱我睡覺”“你親我一下”等聊天記錄,不但沒能對慶奶構成蕩婦羞恥,反而為女皇又增添一重“女菩薩”的魅力。
逆子!慶皇不僅睡你還提供了情緒價值,就這你還不滿足?
包養區區幾個面首實在算不得什麼,全網借勢越挖越有掀起考古狂潮,發現咱慶奶——簡直是當代無字書。
在“大女主”早已是流量密碼的今天,子民們意識到真正的大女主原來在這——當過明星經過商,監獄裡面做有氧。四段婚姻出軌八個,70歲拍戲仍要演二八姑娘。
這不比三生三世刺激?不比雙潔生猛?不比那些明著靠自己、背地靠男主的創業橋段要熱血激盪?
慶奶的大女主首先體現在對男人的態度上,在自傳中她明確寫道——征服世界的不是隻有男人。
慶奶寫自己“進入男性社會,管理男人,操縱男人,培養男人,手下全是清一色的男人”。事實也確實如此,大導演姜文、著名化妝師毛戈平等人都曾受過她的提攜。
別看咱奶奶玩的花樣多,戀愛腦可是一點沒有。第二任丈夫陳國軍受到慶奶出軌姜文的刺激,要拉著她一起去死,嚇得她想到“自己這麼成功這麼年輕這麼花容月貌就要死去是多麼的遺憾,為一些談情說愛的小事居然要犧牲自己寶貴的生命真不值得”。
慶奶就是高能量高配得感的典範,男人可以有,但不能耽誤姐的正事。
此外,內耗是當代人的通病,於是慶奶一下戳中了多數人的心巴——天生就是強者心態的代名詞,用親媽的話說,她就是吃屎,都要吃到屎尖尖的人。
比如,這屆觀眾對慶奶“當年很紅”多少都有所耳聞,但具體怎麼紅法,這次給扒出來了——是2毛錢的電影票,最終賣了1.2億的票房?!
如果換算成今天的35元票價,慶奶就是210億票房女王。
又比如,她就像最近熱門雞湯“凡發生必有利於我”心態的代言,把鐵窗時光當作修煉。
每天早上6點鐘起床跑步,在小小的只有幾平方米的監室裡跑對角線;定期寫文章,投稿給看守所的內部刊物;在監室裡學英語,還研究找得到的法律法規;甚至發揮文藝特長,給同監室的人編排集體舞。
出獄之後體檢,慶奶的身體指標比以前更好了。真有你的,真去監獄進修去了。
不比咱們上班如上墳,慶奶對她的工作,是真的熱愛。
出獄之後那幾年在橫店跑龍套全是小角色,但一句“小姐,請喝茶”她都要琢磨出十幾種表演方案。
在復仇神劇《火鳳凰》裡,她甚至一人分飾7角,承包了90%的全劇戲份。
我理解這代人看慶奶,一邊覺得抽象,一邊又實在很燃。這感覺也很像在看一部土味短劇,土得你都不敢外放出聲音,但看著大女主登基或者龍傲天稱霸,又能跟著熱血沸騰。
慶奶是大俗,是入世;她一頭扎進現世和生活,轟轟烈烈地闖出一番作為。把人生當作一場買賣,名和利都獲得過就夠本了,回到原點也能從頭再來,給在物質人間漂泊的飲食男女打了一劑強心劑。
而陳沖和陳瑾是大雅,是出世;她們通透地跟現世保持距離,保留著一份遺世而獨立。
好比奶奶賽道的李子柒,雲淡風輕地傳遞生活的智慧。現代人不缺紛紛擾擾的資訊,但缺乏能讓他們安定的聲音。
陳沖和慶奶共同主演了電影《小花》,兩個人都憑藉該電影獲得了百花獎。陳沖是影后,慶奶是最佳女配角。
但獲獎後,陳沖選擇放下國內的積累赴美留學,飾演了斬獲奧斯卡金像獎的《末代皇帝》,多年後又再度回國。
新書《貓魚》寫的是她家族的故事,在豆瓣上獲得了9.0的高分。一眾文青為這本書寫下真情實感的小作文,捨不得看完。
陳沖寫那些“欺負”了姥姥的男人:他向她索取了身體上的快感,但無法索取征服者的優越感。
陳沖寫愛是與生俱來——就像勇氣和力量那樣——是用不完的,是越用越多的。
哪怕是寫哥哥為她拍下的照片,她也說這是“把某些瞬間從人生長河中截出來,取代並腐蝕了真相,同時創造了它們自己的記憶。”
智慧而通透,融合著歲月和生活的經驗,如一位精神導師,向讀者娓娓道來。
相比之下,對於一眾網際網路信徒而言,陳瑾是一位天選女主人。
天大地也寬,但我只想戴好我的項圈,當陳瑾老師的狗。
由於在《三體》中飾演過“統帥”葉文潔,陳瑾影片所到之處,遍地都是“消滅人類暴政,世界屬於三體”。
可以說純恨戰士多想讓世界爆炸,對陳瑾就有多麼熱烈的愛。
更難得的是,陳瑾本人的性格,其實跟葉文潔有很多相似——獨立、崇尚孤獨、不追求世俗名利。
陳瑾梳著盤發,穿著剪裁得體的西裝,與魯豫進行的人生觀念對談,在B站上獲得了近110萬播放量。一雙深邃的眼眸銳利如鷹,彷彿能穿透歲月,直視人心。
她說自由就是孤獨地站立,不依戀,不懼怕。
她認為失去和得到是同時的,人欠缺的是換位思考。
她覺得只能把握住今天,未來也把握不了,過去都已經過去。
陳瑾表示自己沒有過童年,現在也拒絕長大。
每個觀點、每一句話,都打在低慾望、活在當下、獨身主義者們的心上。
粉絲們根據陳瑾提出的人生觀點,長篇大論地做起價值觀的深度探討。
有人在評論區認認真真地討論起陳瑾身上的“神性”,滿懷敬畏之心。
還有人還自發地幫陳瑾做資料、吹實績,寫小作文做宣傳。
其心至誠,意志至堅,讓人動容。
究竟是什麼力量,讓這些年輕人都轉去為奶奶打榜?

一直抽象,世界就會見怪不怪

實際上,慶奶、陳沖、陳瑾三位在她們那個時代,都是逆著主流、離經叛道的存在。
首先,是她們對野心和慾望的坦誠,光這一點就與當時的價值觀格格不入。大眾喜歡純情的少女、奉獻的母親,溫順又保守才是“好女人”。
但陳沖歸國後選擇出演姜文的《太陽照常升起》,在裡面演繹性感勾人的林大夫。而慶奶的代表作,是跋扈的武則天和慈禧,
慶奶不僅將野心付諸行動,還不吝表現在口頭,很多在現在看來都是少有的超絕配得感。演戲上,她稱自己雄霸中國影壇,開創“劉曉慶時代”,“無敵最寂寞”。在圓明園接受美國記者採訪,跟人家說自己是中國最好的女演員。
後來她下海從商,說自己翻雲覆雨,攪得驚濤駭浪,風頭無兩,被譽為“第一老闆”,指點江山,激揚文字,中國大地就隨便任我去比劃。
寫自傳,慶奶都不忘拉踩盧梭的《懺悔錄》不如《我的路》那麼坦白,並寫下金句“做人難;做女人難;做名女人更難;做單身的名女人,難乎其難”。
同時,她們都有著大眾難以理解的做法,某些看起來是劍走偏鋒甚至過於極端。
比如,陳瑾為了保持在熒幕前的最佳狀態,二十年如一日地每天只吃一隻桃子。陳沖選擇攻讀上海外國語大學而非藝術學院,隨後更是放棄國內的影后基礎出國從頭再來。
慶奶早早有了商業化意識,以前為了掙錢,她時常從劇組失蹤,頻繁地“走穴”。
當時報紙經常批判“走穴”掙錢這股資本主義歪風,她所在的北影劇團為此讓她寫了幾次檢討書。於是,她選擇堅決不告訴劇組自己在哪裡?!
這種離經叛道,更是體現在她們對於婚戀的選擇上。
陳瑾堅持著自身的“獨”,多年來未婚未育,和親哥哥相依為命。
在那個談離婚色變的年代,慶奶離了三次婚,在第二段婚姻裡光明正大地出軌姜文。
60多歲時過境遷後她上節目談及這段請,還表示當時大家都是支援與認可的,也不認為給自己帶來了什麼負面影響,“主要給我老公帶來了麻煩”,這是什麼超絕自洽感?
另外,她提出不一定要有婚姻模式的存在,並說自己一直都這樣認為,從未變過。
其實,直到今年年初慶奶請纓演妲己,大眾對於她的評價,都是噓聲多於掌聲的。
如今網友一邊倒地參拜慶帝,這種風評轉向之快之極端,這樣類似的情況,在內娛,另一個比較相似的案例就是虞書欣。
最近的脫口秀節目上,她說:“我怎麼感覺大家都越來越喜歡我了,明明我從來都沒有變過啊。”
我想起慶奶在自傳裡寫道,出獄後她還向秦城監獄捐贈了電視機和空調。
那時她時常路過自己曾經擁有的房子,她會指著那些高樓說:“看,那就是我的辦公室!” “看,這些,這些,都是我的房子!全部都拍賣充公了。”
她還說,我經濟上不依靠別人,精神上不依賴別人,事業上不仰仗別人,我這裡才是徹頭徹尾的豪門。而且我還能創造豪門!弄一紙婚書來保障我什麼?桎梏!
這些內娛女帝,她們早就自發活出了今天粉絲鼓勵偶像們的那句“捂著耳朵向前跑”的狀態。
彼時的離經叛道和不被理解,如今成了另一種生活的樣本和可能。 
於是,在堅持了幾十年後,世界開始來愛她們。
設計/視覺 Lvv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