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耳機成為「電子配飾」了,科技產品本該這麼酷 2025-05-08 14:01 愛範兒 時尚好聽 電子配飾 1929 年,一位美國空軍上尉和醫療裝置公司博士倫合作,開發了一款鏡片墨綠色的眼鏡,作為抵擋高空眩光和紫外線的護目鏡,提供給了飛行員。隨後二戰爆發,身穿皮夾克、戴著太陽眼鏡的美國飛行員形象出現在世界各地,給世人帶去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後來,博士倫墨鏡演變成了現在知名的雷朋眼鏡,開始面向大眾推出配飾用的墨鏡產品,併成就了奧黛麗·赫本在《蒂芙尼的早餐》中的經典形象,成為至今經久不衰的時尚潮流。 這樣的演變在人類歷史上時常發生:原本出於某種目的才穿戴在身上的「工具」,逐漸變成時尚界的寵兒。眼鏡如此,戴在頭上的耳機也是如此,已經成為了日常穿搭(OOTD)的一個重要元素。 所以,當我看到華為FreeBuds 6 這個流線型設計,還帶有一顆大「水滴」的外觀和配色,久違地有種眼前一亮的感覺。 美學和實用主義並舉的外觀 和市面上真無線耳機普遍採用耳機包+直線形耳機柄+黑白純色塑膠設計相比,華為FreeBuds 6 的外觀可以用「出眾」形容:總體流線型的設計,有點另類的「水滴形」耳機柄,特別的機身材質泛著金屬光澤。 除了比較常規的「星空黑」和「天際白」配色,華為FreeBuds 6 水滴耳機還緊跟時下潮流,推出「極光紫」配色。 流線型的外觀,加上金屬的質感,也很容易讓人想起這兩年大熱的「酸性設計」。這種融合了迷幻藝術和復古科技感的視覺風格,以高光的金屬質感作為標誌元素,常常用在潮流和數字藝術領域,是一種富含未來感和科技感的反主流美學。 曲線設計加上這個泛著銀色光輝的「極光紫」配色,和《三體》中象徵著外星高科技的「水滴」也頗有幾分神似,更增添了一種當下無線耳機鮮少的科幻感。 對比以細長耳機柄和光滑塑膠感為主的傳統無線耳機設計,華為FreeBuds 6 水滴耳機確實稱得上「反主流」,但對於華為來說,反倒是一種「家族基因」。 透過不同定位的產品成為不少使用者心中的「無線耳機大廠」後,華為並沒有止步,而是開始了耳機形態的全新探索,因此誕生了頗為異類的「水滴耳機」和 FreeClip「耳夾耳機」。 華為FreeClip 耳機 華為FreeBuds 6 水滴耳機特別的形態,首先在外觀設計層面就能給人帶來一點不同,曲線流暢的耳機柄,加上金屬質感的外觀,遠遠看上去,彷彿佩戴了一對頗具潮流感的耳飾。 但在產品設計領域,沒有人能突破「形式追隨功能」的金科玉律。華為FreeBuds 6 水滴耳機這種「異形」設計的底層邏輯,同樣是為了更好的佩戴體驗和功能服務。 傳統的半入耳式無線耳機,為了防止掉落,通常只能將上端的耳機包儘可能做大,卡在耳朵之中,雖然有效,但侵入的感覺更強,而且耳機重心也集中在上端,進一步影響佩戴體驗。 由於採用圓潤的水滴形設計,華為FreeBuds 6 水滴耳機的耳柄和耳機包能更好貼合耳道以及耳廓的曲線,也就是說,耳機兩頭雙管齊下,讓耳機能更好固定在耳朵之中,所以用「半開放式」而不是「半入耳式」來形容華為FreeBuds 6 要更加合適。 對比上一代,華為FreeBuds 6 的水滴耳杆要更小更薄,體積縮小 12%,耳機重量減少 9%,進一步讓佩戴體驗更舒適無感。 同時,水滴形的耳機包也能避免傳統設計「頭重腳輕」的情況,佩戴感受上更加均衡。 除了提升使用者的佩戴體驗,水滴這個外形設計也為華為FreeBuds 6 帶來了更最佳化的機身空間,意味著配置和效能上的提升。 中看,也更中用 得益於更充裕的內部空間,華為FreeBuds 6 採用了「聲學系統、控制系統、電池系統」獨立拆分的設計,因此成為業界首個搭載雙單元的半開放式耳機。自研的高音單元,疊加低音 Turbo 2.0 技術,讓華為FreeBuds 6 在哪個頻段都能有不錯的體驗。 用華為FreeBuds 6 的來聽「煲機金曲」《渡口》時,從開頭的鼓點就能感受到飽滿的低頻表現,人聲也足夠清晰,比較讓我驚喜的是全新高音單元帶來的高頻聽感,讓編曲中的吉他聲音更顯清脆動聽。 另一首「耳機試金石」《Blank Space》的表現也可圈可點:鼓點回彈細節豐富,高頻部分的電子合成器不會太刺耳,偏中低頻的人聲也沒有發糊的情況。 有好的硬體,自然要能播放更好的音樂。藉助自研麒麟 A2 晶片,以及星閃連線核心技術加持,華為FreeBuds 6 可以實現最高 2.3Mbps 的無損傳輸。 FreeBuds 6 也是華為首款支援頭部追蹤空間音訊的半開放式耳機,能夠捕捉頭部即使只是微小幅度的轉動角度,實現「聲隨頭動」的空間聽感。 作為一款半開放式耳機,華為FreeBuds 6 的主動降噪表現讓人驚喜。在辦公室、咖啡廳、公園等不算非常嘈雜的環境中,FreeBuds 6 都能很好消除外界雜音和風噪,絲毫不遜色一些入耳式耳機。 更重要的是,開啟主動降噪後,FreeBuds 6 幾乎不會帶來很強的壓迫感,因此長期佩戴也不會有太多不適。 除了聽音降噪能力,FreeBuds 6 也繼承了華為耳機在通話降噪方面的優秀基因。能消除 95dB 的環境噪音的雙向靜謐通話,實測在車水馬龍的大街上通話,能夠將人聲清晰還原傳輸。 FreeBuds 6 作為華為首款半開放式悅彰耳機,音質表現和佩戴體驗一樣,都主打一個「舒服」,是適合大部分手機使用者的好耳機。 為什麼好耳機需要一個好外觀? 兼顧科技和質感,一直以來都是華為可穿戴裝置的重要路線:從將奢華融入智慧的非凡大師藍金錶,到今天我們在談的時尚和智慧碰撞的耳機。 在上個月,華為FreeClip 耳夾耳機就攜手中國設計師品牌 Sara Wong,一同登上米蘭時裝週的秀場,耳機與鑽扣珠聯璧合,為這場時尚盛會注入了前沿的科技潮流。 永遠有人為品牌效應和時尚價值買單,耳機作為佩戴在最顯眼的位置的裝置,它的價值已經不止停留在單純的功能方面,更成為穿著搭配之中的重要環節。 所以,單純用「耳機」來形容華為FreeBuds 6,似乎不是那麼準確,我更願稱之為「電子配飾」。華為釋出會現場,也提供了一些電子配飾的 DIY 思路,陳列了和耳機一起搭配使用的配飾套裝「心芒系列」「蝴蝶系列」「愛之刃系列」,進一步加強耳機的時尚屬性。 華為FreeBuds 6 「星空黑」配色和「愛之刃」耳飾 近日,人氣偶像希林娜依·高佩戴華為FreeBuds 6 的時尚芭莎硬照上線,更加夯實了這款產品潮流單品的定位。 在真無線耳機興起之初,就已經不只是一種「後 3.5 介面」時代的替代方案,和傳統的有線耳機相比,使用方式更簡潔、可能性更多的無線耳機,就已經是一種未來生活方式的象徵,除了功能還有情緒價值。 九年過去,真無線耳機洗去科幻感,成為大部分人都司空見慣的普通產品,如何重賦其魅力,成為了廠商除了音質和功能探索的下一步。 華為的答案,就是 FreeBuds 6——舒適的聆聽體驗和時尚潮流的設計,用「電子配飾」的潮流提醒我們,科技產品本就該這麼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