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提醒:伺服器基礎知識全解終極版(第二版),儲存系統基礎知識全解(終極版),SSD快閃記憶體技術基礎知識全解(含PPT和PDF)近期完成更新(已領請忽略),請購買過“架構師技術全店資料打包彙總(全)(46份)”的讀者,請在微店留言獲免費取更新。
AI資料中心供電技術挑戰嚴峻,配電結構創新,新能源和儲能應用是必然趨勢;散熱技術以液冷散熱技術為主,針對智算中心動態負載特性設計高效製冷解決方案;運維管理採用智慧運維技術,高效即時節約成本。
據Vertiv預測,2024至2029年,每機架的 GPU 數量將從36個顯著增長到576個。機櫃的物理空間相對有限,未來機櫃的功率密度將快速提升,Rubin Ultra時期,AI GPU峰值機架密度功耗最高或超過1000kW,進入MW時代。




































相關閱讀:
-
海思昇騰920晶片解析:達芬奇架構進化與AI算力躍遷 -
昇騰910 AI晶片技術全面概述 -
乾貨收藏:GPU引數詳解與主流產品對比分析 -
寒武紀AI晶片分析報告 -
智算中心網路常見組網拓撲分析 -
中國智算中心:佈局、分佈與發展態勢 -
SSD快閃記憶體技術基礎知識全解(終極版) -
昇騰310晶片引數及技術概述 -
InfiniBand,撼動不了乙太網? -
InfiniBand高效能網路設計概述 -
面向E級計算的4款高效能處理器概述 -
基於鯤鵬處理器的高效能計算實踐 -
高效能計算關鍵元件核心知識 -
一文全解高效能製造模擬技術 -
高效能計算:RoCE技術分析及應用 -
高效能計算:談談被忽視的國之重器 -
高效能計算:RoCE v2 vs. InfiniBand網路該怎麼選? -
高效能網路全面向RDMA進軍



免責申明:本號聚焦相關技術分享,內容觀點不代表本號立場,可追溯內容均註明來源,釋出文章若存在版權等問題,請留言聯絡刪除,謝謝。
推薦閱讀
更多架構相關技術知識總結請參考“架構師全店鋪技術資料打包(全)”相關電子書(46本技術資料打包彙總詳情可透過“閱讀原文”獲取)。
溫馨提示:
掃描二維碼關注公眾號,點選閱讀原文連結獲取“架構師技術全店資料打包彙總(全)”電子書資料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