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與願違!川普關稅政策令美企業界措手不及,部分工廠或遷出美國

《紐約華人資訊網》出品,轉載須徵求許可,規範署名(公號名/ID/作者),違者必究

華爾街日報4月3日報道 在總統川普最新一輪關稅政策出臺後,美國商界領袖週四緊急評估這些舉措將如何影響各自企業。由於新政策顯著提高了在美營商成本,許多頂級企業執行長保持沉默。

華爾街日報報道截圖
傢俱零售商Restoration Hardware的執行長加里·弗裡德曼(Gary Friedman)在週三下午與分析師的電話會議中正在討論公司戰略以及當前經濟環境下住房市場可能出現的放緩趨勢時得知關稅訊息。他隨即讓同事“即時監測”公司的業務表現,檢視股價變化。
“哦,真的嗎?哦,糟了,好吧!”弗裡德曼當場說道,“大家都能在我們的年報中看到我們的採購來源,這不是秘密。”
根據其年報,這家傢俱公司超過70%的產品來自亞洲,其中35%來自越南、23%來自中國——這兩個國家正被徵收高額新關稅。Restoration Hardware的股價在週四收盤時暴跌40%。

華爾街的銀行家與商界領袖近幾週一直在試圖理解並影響川普不斷變化的關稅計劃。他們中的許多人相信,關稅只是川普這位從商界轉身而來的政治人物用來向貿易伙伴和對手施壓、爭取讓步的談判策略——這一看法還曾獲得川普內部人士的安撫與支援。
然而,川普卻最終宣佈了一項全面徵收10%關稅的政策,並對歐洲、日本、韓國、越南等多個國家徵收更高稅率的新關稅。對中國的新一輪關稅將使從該國進口的諸多商品價格上漲超過50%。其中10%的關稅將於4月5日生效,更高稅率將於4月9日生效。
全球市場迅速作出反應,股市暴跌,投資者紛紛撤出美元資產。旗下擁有吉普、克萊斯勒和道奇品牌的汽車製造商斯特蘭蒂斯(Stellantis)表示,將立即暫停在加拿大和墨西哥部分工廠的汽車生產。
儘管如此,許多大型上市公司的執行長在週四依舊保持沉默。代表涵蓋各行各業200位美國企業負責人的“商業圓桌會議”組織在川普宣佈新關稅政策後表示,全面徵收關稅可能對美國製造商、家庭、工人和出口商造成重大傷害。
“關稅持續時間越長,對美國經濟的損害就越大,”該組織表示,“我們敦促政府與主要貿易伙伴迅速達成協議,為美國產品和服務創造公平競爭環境,並取消這些關稅。”
關稅訊息在歐洲和亞洲引發廣泛震動,從德國汽車巨頭到瑞士鐘錶製造商無一例外。瑞銀集團(UBS)的分析師認為,美國奢侈品價格平均將上漲6%,但更廣泛的擔憂是,貿易戰可能壓低中國的消費需求。美國和中國消費者合力推動了全球超過一半的奢侈品銷售。
中國稱此次關稅為“單邊霸凌”,並誓言將採取反制措施,而其他國家則表現出更為審慎的態度。澳大利亞總理安東尼·阿爾巴尼斯表示,其政府將尋求透過談判爭取取消關稅,但不會透過報復“陷入削弱底線的競賽”。印度貿易部也表示,目前沒有立即採取報復措施的計劃。
美國企業受到劇烈衝擊
Guardian Bikes執行長布賴恩·賴利(Brian Riley)是出席川普在玫瑰園宣佈新一輪全面關稅計劃的少數幾位企業界人士之一,他與汽車工人和鋼鐵工人並肩而坐。儘管今年這些關稅將對其公司業務造成壓力,賴利仍表示歡迎這些舉措。
Guardian於2022年將其兒童腳踏車的生產從中國轉移至印第安納州西摩市(Seymour)。儘管目前90%的零部件仍從中國進口,但賴利已經制定計劃,在明年底前將這一比例降至約20%。
賴利表示,關稅為Guardian擴大西摩工廠產能以及在美國建立腳踏車供應鏈提供了動力。他稱川普的政策議程“是對過去以外包生產和廉價消費為導向的貿易與經濟政策的有益背離”。
但在位於克利夫蘭的文具、紀念品和新奇商品供應商Pulsar Products,公司內部的氛圍就不那麼樂觀了。員工們在會議室一起在大螢幕電視上收看川普“解放日”的關稅宣佈。
“我環顧四周,感覺到一陣噁心的情緒在蔓延,”Pulsar執行長埃裡克·路德維希(Eric Ludwig)說道。
員工們不僅擔心關稅對Pulsar公司的影響,也擔心這將如何影響自己的錢包以及整個美國民眾的生活。“我們在想,我們的衣服會不會變貴了,”他說,“所有東西都會漲價。”
在過去兩年中,Pulsar將部分採購轉向越南。目前,Pulsar一名員工正在越南實地考察為返校季準備的生產,這批產品將於7月抵達美國。但現在,這類來自越南的貨物將面臨46%的關稅。
路德維希表示,他原本希望川普在講話中能提及稅收抵免或其他援助措施,以幫助像他這種只有36名員工的小企業度過艱難的調整期。他指出,新關稅的稅率對大公司和小企業一視同仁,“但對小企業的衝擊卻更大”。
“我們知道會發生點兒什麼,但不知道影響會這麼劇烈,”他說。
企業主擔憂美國人沒錢消費
位於肯塔基州路易斯維爾的Brough Brothers酒廠執行長維克托·亞布羅(Victor Yarbrough)正感到不安,他不確定報復性關稅將帶來什麼影響。他最近剛對酒廠進行了擴張投資,計劃將多餘的烈酒出口海外。如今,關稅讓這些計劃變得複雜。
“我們幾乎可以確定歐盟會採取報復行動,”亞布羅說。他還擔心,在其他商品價格都在上漲的情況下,美國消費者是否還有錢購買他的波本威士忌或朗姆酒。“歸根結底,就是一個家庭還能有多少可支配收入?”他說。
對於酒類巨頭Diageo來說,仍有一線寬慰——白宮決定保留《美墨加協定》(USMCA)框架下產品的免稅待遇。此前該公司擔心其在美銷售最好的幾款品牌——包括來自墨西哥的Don Julio龍舌蘭酒和加拿大的Crown Royal威士忌——可能會被新關稅波及,進而每月削減數千萬美元的運營利潤。
雖然川普希望透過鼓勵外國製造商在美國建立生產線來應對關稅,但許多企業根本無法做到。例如,歐洲龐大的食品和飲料行業依賴於其區域傳統和原材料。蘇格蘭和愛爾蘭威士忌必須在蘇格蘭和愛爾蘭生產。
美國是蘇格蘭威士忌的最大市場,去年購買了蘇格蘭威士忌總出口量的20%以上,交易總額接近13億美元。
蘇格蘭品牌Wolfburn的聯合創始人哈里·泰勒(Harry Tayler)在開普敦度假時,透過YouTube觀看了川普對英國進口商品徵收10%關稅的新聞。他計劃讓公司及其美國分銷商共同承擔這一成本。
“我們的利潤最終將流入美國政府的口袋,”他說。
儘管如此,泰勒看到了潛在的好處。對來自愛爾蘭和日本的進口商品徵收的更高關稅(分別為20%和24%)意味著蘇格蘭威士忌可能變得更具競爭力,並有可能蠶食這兩大競爭對手的市場份額。
部分生產可能遷出美國
對於位於威斯康星州、生產汽車和其他製造商的引擎及零部件的Husco公司而言,問題在於川普關稅的幅度。
“如果只是5%的關稅,我們可以應對,或許自己承擔,或許與供應商分擔一部分。”Husco公司執行長奧斯丁·拉米雷茲(Austin Ramirez)說道。
Husco公司年收入約為5億美元,在美國有3家工廠,同時在印度、中國和歐洲也有工廠,主要為這些地區生產產品。
然而,新的關稅措施並未如川普政府所期望的那樣促進美國生產,反而可能促使Husco將部分生產轉移出美國。新的關稅意味著用進口零部件製造出口產品將不再具有成本效益。
“這樣做毫無意義,我將不得不在世界其他地方生產這些產品,”拉米雷茲說。
他還補充道,任何能夠替代進口零部件的國內替代品都需要數年時間才能開發出來:“要在這裡重啟這種生產,需要鉅額的廠房和裝置投資。而且,我們也沒有足夠的人願意做這種工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