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有前例”的美國關稅方案被川普推出了。川普為何對關稅有如此執念,各位讀者不妨回溯閱讀去年10月作者釋出的《川普關稅的底氣與中國大陸的內需》。
川普關稅是一次巨大的混合型嘗試,它的目標具有多樣性,並且是隨時可以調整的。去年以來,作者梳理美國財稅歷史和川普團隊的認知,旨在說明川普推出普遍關稅政策的“可行性與必然性”。市場此前認為,川普這樣的“投機主義者”應該不至於讓關稅政策太過激烈。但市場預期被打破了,看起來川普“說到做到”,甚而更甚。
作者理解,川普關稅的目標分為幾個層次:
1、增加關稅收入用以直接彌補財政。
2、逼迫貿易順差國與美國展開關稅談判,具體目標在於:
一是貿易方面:直接增加美國出口,緩解貿易逆差;
二是戰略方面:迫使部分順差國用其他戰略性承諾來換取關稅減讓,例如配合美國的出口管制、海外製裁等措施。
前者是傳統的貿易問題,後者則是關稅的武器化。
3、在關稅減讓無法實現時,迫使跨國企業在美國建廠生產,實現所謂“製造業迴流”。
上述三個層次的目標實現,其實不需要事先精確計算具體關稅比例,因為祭出超預期的關稅,然後展開談判才是最有效率的。
最終的實際關稅比例都是依據談判而定。
如作者此前所言,在關稅大棒落下後,接下來就是密集的關稅談判期。
再回顧一下《川普關稅的底氣與中國大陸的內需》,為什麼川普敢於祭出如此大規模的關稅呢?
因為川普團隊篤定各貿易順差國無法離開美國,包括:
1、各國無法放棄美國國內市場這個全球最大的內需;
2、歐亞澳盟友國家無法放棄美國的軍事保護傘;
3、各國無法放棄使用和儲備美元(于傑先生的主要觀點)。
所以,川普的任性並非因美國強大到不可替代,而在於戰後長久以來,各國不願做其他選擇,唯美國馬首是瞻。如果中國大陸的內需能夠崛起,北約盟友願意“自擔其責”,美元需求實質性下降,所謂“美國霸權”才能真正進入到瓦解時。
川普關稅能讓美國製造業恢復如初嗎?顯然沒有任何可能。川普關稅存在談判空間嗎?顯然是肯定的。
以更長遠而宏觀的視角理解,川普關稅確實會對全球政治經濟格局產生當年“創造WTO體系”那樣重要的影響。無論未來一段時間全球經濟變得多麼混亂,中國大陸都不得不需要更加重視內需,美國的歐洲盟友們也將不得不恢復軍工產業並建立“去美化”的防務體系,日本將在右翼恢復常備軍幻夢與更加依賴東亞市場之間繼續糾結,韓國將繼續因無法擺脫G2對立的需求而撕裂。
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我們的關稅,你們的問題;
我們的製造,你們的問題;我們的內需,你們的問題。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