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子增肌只需要這5步,要猛就這樣練!

增肌,需要的就只是下面簡單五步,剩下的交給時間。
在健身房裡,常聽到一個抱怨:“別人是減肥難,我是長肉難!”對於體型瘦弱的人來說,想要增肌往往比別人想象的更艱難。
很多人以為只要吃得多、練得勤就可以,但增肌其實是一場持久戰,需要科學的策略與堅韌的毅力。
今天,我們就來細緻拆解瘦子增肌的關鍵步驟,讓每個想要擺脫“紙片人”標籤的小夥伴都有明確的方向。

第一步:目標明確

從清晰目標開始增肌並非一蹴而就,短期內很難看到驚人的變化。瘦子首先要調整心態,設定合理的目標,例如剛開始的新手福利期每個月增加1~2公斤體重,或者每三個月提升臥推重量10公斤。
增肌並非只是“吃胖”
瘦子容易誤以為增肌就是不斷攝入卡路里,變胖後再減脂。這種想法看似合理,卻忽略了科學增肌的核心:肌肉增長需要力量訓練和營養的配合,而不是單純靠堆積脂肪。

第二步:營養為先,吃對才有效

熱量盈餘是基礎
想增肌,首先要確保每天攝入的熱量超過消耗的熱量。推薦的熱量盈餘是每日多攝入300-500千卡,這樣既不會導致脂肪堆積,也能為肌肉增長提供足夠能量。
三大營養素比例的黃金搭配
  • 蛋白質:肌肉的構建磚石,每天攝入體重(公斤)×1.5-2克的蛋白質。例如,一個60公斤的瘦子每天需要90-120克蛋白質。優質蛋白來源包括雞胸肉、魚類、牛肉、蛋類、奶製品等。
  • 碳水化合物:提供訓練所需能量,佔總熱量的50%-60%。米飯、麵條、土豆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 脂肪:不要忽略健康脂肪,它有助於激素平衡。每天總熱量的20%-30%可來自堅果、魚油、橄欖油等。
小建議:分餐制
每天5~6餐比3餐更有助於瘦子增肌。透過頻繁的營養攝入,可以更高效地為身體提供持續能量,避免肌肉分解,而且很多瘦子腸胃不好,分餐會更合適一些,其實練前或是練後少量吃點也算加餐。

第三步:力量訓練是增肌的核心

全身訓練優於單部位訓練
瘦子的基礎代謝率通常較高,初期更適合做全身複合訓練,這種方式可以啟用更多肌肉群,快速提高整體力量水平。以下是推薦的經典動作:
  • 深蹲:增強腿部力量,同時促進全身肌肉增長。
  • 硬拉:鍛鍊下背部、臀部和腿部,是不可或缺的複合動作。
  • 臥推:增強胸肌、三頭肌及肩部力量。
  • 引體向上:訓練背部和手臂肌肉。
控制重量與頻率
瘦子在力量訓練時,建議以6-12次為一組,每組重量應達到70%-80%的最大力量負荷,每週訓練4-5次。太輕的重量或過於頻繁的訓練可能適得其反。
逐漸超負荷原則
肌肉的增長離不開逐漸增加的訓練負荷。每週嘗試增加一點重量,或者提高動作的標準化,這樣能持續給肌肉帶來挑戰。

第四步:恢復與睡眠很很很重要

為什麼休息比訓練更重要?
訓練會破壞肌纖維,而真正的肌肉生長髮生在恢復期間。如果每天過度訓練或者忽視睡眠,身體不僅無法修復肌肉,還可能導致過度訓練綜合徵,反而阻礙增肌進展。
確保高質量睡眠
睡眠時,生長激素分泌達到峰值,這是肌肉修復和生長的重要階段。每天7-8小時的深度睡眠必不可少,這對於神經疲勞的恢復也很關鍵,很多人去訓練,感覺還有力氣但就是不想練,有一定原因就是神經疲勞。
(如果睡眠不好可以到今天推送的次條,試試助眠補劑,還有少量活動秒殺)

第五步:堅持與調整

記錄訓練與飲食
瘦子增肌路上容易陷入停滯期,建議透過記錄訓練計劃和每日飲食,發現瓶頸並及時調整。例如,如果一段時間體重增長緩慢,可以適當增加熱量攝入,或者調整訓練強度。
設定階段性獎勵機制
為了避免枯燥感,設立小目標和獎勵機制。比如,在實現連續拉起10個引體向上後,可以設定一些小獎勵,這個因人而異。
接受緩慢但穩定的變化
增肌是一個長期過程,不要為了短期快速變化而採取極端手段,耐心是增肌的最大財富。
也不要聽任何人忽悠上科技!

👇👇👇
 —  在這裡,吃出好身材 —

— END —

健身多年,科普多年,感謝遇見。
👇👇👇

合作QQ:2072118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