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理:星尚澳洲編輯部
2025年7月22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在日內瓦召開緊急釋出會!
蟲媒病毒專家迪亞娜·阿爾瓦雷斯(Diana Alvarez)宣佈:全球已有119個國家和地區出現基孔肯雅病毒傳播,56億人生活在潛在風險區域。
疫情正邁入全球化新階段,歐洲多國首次出現本土病例,疫情範圍持續擴大。

認識基孔肯雅熱
基孔肯雅熱(Chikungunya Fever)是一種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蚊媒病毒病,主要症狀包括髮熱、劇烈關節疼痛和皮疹。
病毒透過白紋伊蚊和埃及伊蚊叮咬傳播,這些帶有黑白花紋的“花蚊子”在叮咬感染者後成為病毒的傳播載體。

感染者中約有85%會出現症狀,表現為突發高熱(39℃-40℃)、遊走性關節劇痛以及斑丘疹。
劇烈的關節痛讓患者難以直立,呈現典型“屈肢體位”。

多地疫情現狀
法屬留尼汪島約有三分之一人口感染,馬約特島和模里西斯等地病例數刷新歷史紀錄。
印度、孟加拉國等東南亞國家疫情持續,泰緬邊境疫情與登革熱疊加,呈現複雜態勢。

歐洲方面,法國報告800例輸入病例並出現本土傳播,義大利和德國也首次確診本地感染病例。
非洲肯亞、索馬利亞和馬達加斯加等國疫情活躍,展現病毒全球流行的勢頭。

中國多地應對疫情
廣東省佛山市報告累計2659例確診病例,主要集中在順德區,相關部門已釋出《告全體市民書》,呼籲積極清除蚊蟲,防止傳播。
中國澳門、雲南、浙江等邊境省份也監測到病毒基因片段,北京市疾控中心提醒持續關注輸入風險。

疫情快速擴散的原因
2025年夏季持續的高溫多雨氣候,為白紋伊蚊的繁殖提供了理想環境,蚊子的活躍期從清晨延長至傍晚。
無症狀感染者成為“隱形傳播者”,加上病毒症狀與登革熱相似,診斷存在一定挑戰,增加了防控難度。
全球人員流動頻繁,更推動病毒迅速傳播。

防控與未來
目前尚無針對基孔肯雅病毒的特效藥,治療以緩解症狀為主。
國際上已有相關疫苗上市,但中國尚未引進。
廣東省疾控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所長康敏強調:防蚊滅蚊是最經濟有效的措施。

世衛組織呼籲全球行動起來,使用驅蚊劑,穿長袖衣物,清理積水,噴灑殺蟲劑,切實控制疫情。
央視新聞也釋出了一系列基孔肯雅熱防控指南,細緻介紹病毒知識、症狀識別與預防要點,助力公眾增強防護意識。

夏季多喝水、保持居室清潔、使用有效驅蚊產品,是守護健康的簡單且有效方法。
疫情雖嚴峻,但我們攜手行動,必能守護美好生活。
關注星尚君!第一時間獲取全球健康動態與實用防護知識!

本公眾號所釋出的內容,部分文字、圖片、影片等素材來源於網路,僅用於學習、交流與非商業性用途。我們始終尊重原創、尊重版權,盡最大努力註明來源和作者,絕無惡意侵犯他人合法權益之意。
若本號釋出的內容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著作權、名譽權、隱私權、肖像權等合法權益,請您通過後臺留言或郵件及時與我們聯絡,我們將第一時間核實處理,立即修改或刪除相關內容,避免不必要的爭議和損失。
請勿直接投訴或舉報,可先友好溝通解決。
本文參考來源:https://www.sciencealert.com/outbreak-of-chikungunya-virus-poses-global-risk-warns-w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