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久前,
紐西蘭官方釋出了
一份重磅報告:
未來紐西蘭發展,
就看這些方面!
這份報告來自
紐西蘭商業、創業和就業部
也就是MBIE,報告名為
“促進經濟增長的堅實基礎”

其指出,如果從2024/25年起,
紐西蘭名義GDP每年比預測高出1個百分點,
那麼到2028/29年,
稅收收入將比預測高出79億紐幣!
而促進增長的關鍵因素,
是透過鼓勵投資、創新和承擔風險,
來釋放紐西蘭的經濟潛力。

然而,
尷尬的是,
越來越多紐西蘭人卻
“用腳投票”,
離開了紐西蘭。
紐西蘭統計局公佈的
截至2025年2月的
年度移民初步估計資料顯示:
有121,300人離開紐西蘭,
較前一年增長15%!

部分華人也開始思考
是否要離開紐西蘭的問題。
最近,
就有網友在天維論壇發帖,
引發眾多華人熱議!

這位網友說:
“我愛紐西蘭,
但我怕它完了。”
Ta得出的結論是:
“這次回國,
我也堅定了回國掙錢的決心。
紐西蘭不適合我,
我拿到PR就飛走了。”
這位網友回國發表觀感,
“採訪”了兩位同學,
來聽聽他們
對紐西蘭的態度如何吧。

天維菌節選了部分內容,在原帖的基礎上進行了編輯和刪減,僅供參考。

| 同學一:挺羨慕的 |
父母農村務農,70歲了還種些蔬菜,三輪拉到郊區早市,出攤販賣,他還要接濟父母。
他倆都挺努力的,小鎮‘做題家’出身,倆孩子,四口之家,家庭年收入能到50萬,房貸是大頭。
同學在私企,技術骨幹也轉管理了,但他怕部門連鍋端。同學老婆很穩,但工資不高。
他們挺羨慕紐西蘭。
雖然紐西蘭看病要等,醫術也是一言難盡。但也有好的方面。如果有紐西蘭的綠卡,擁有一些不常用到的福利兜底,人生就會變得沒那麼焦慮。
舉幾個例子:免費的靶向藥,裝窮拿福利吃,住公屋,奧克蘭之外房子不貴,甚至可以說是很便宜,數字遊民可以打工卻不交稅等等。

另外一位同學,
家境和工作都不錯,
他們則不焦慮,
也覺得紐西蘭投資移民太貴,
有點不值得。

| 同學二:投資移民有點貴,不值得 |
他們的意思,如果紐西蘭的身份再便宜點,他們就過去搞一個PR,但一定還是要在國內生活的,孩子也不打算在紐西蘭培養。
日子還行,各種亂七八糟的醫療保險也買了不少。國際學校好一點的50萬,他們能付得起,本科就直接去美國讀。
紐西蘭的投資移民有點貴,有點不值。
這位天維網友說,
如果紐西蘭經濟崩潰,
大趨勢必然改變,
也會開始搞經濟建設。
希望二十年以後,
紐西蘭換血完畢,
重新回到那個
100% Pure New Zealand

評論裡,
有人贊成,表示
“移民就是出走半生,
一直飄忽不定。”
支援!“中國市場大機會多!”反對!“紐西蘭NO.1!”

| 支援 |
有網友力挺紐西蘭:
“我來紐西蘭25年,
從來沒後悔過!”

| 反對 |
看完這些觀點,
你有什麼想法?
一位網友的總結似乎很到位:
“迷戀紐西蘭的可以留,
討生活的趁早去澳洲。
有能力的完全可以回國。”
前文提到的報告表示,
紐西蘭“邁向增長”計劃的
五大支柱為:
發展人才,
建立有競爭力的商業環境,
促進全球貿易和投資,
推動“瘡”新、技術和科學,
建設支援增長的基礎設施。
雖然報告雄心壯志,
但天維菌還是想吐槽一下,
創新的“創”字寫錯了呀…
英文應該是Innovation
但MBIE卻拼成了
nnovation…
簡直是“創新都不想創了”。
這…可以說
很紐西蘭了…
原來不是我們缺乏創新,
是“Innovation”自己漏了首字母,
連拼寫都擺爛,
還怎麼發展科技?
也難怪,上述天維網友
想要離開紐西蘭了。
天維菌的總結就是:
“創新”沒了 I,
生產力也少了我(I),
大家都無能為力。
畢竟,沒有“I 我”,
“idea 點子”從何而來?
天維菌想問問大家
你對紐西蘭還有信心嗎?
你有什麼想吐槽/分享的?
歡迎留言!

| 你如何看待紐西蘭未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