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長沙經開集團出資設立的科創母基金完成備案。標誌著長沙經開區這個遠期規模達100億元的科技創新引擎正式啟動。作為在湖南省率先啟動建設的明確聚焦“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園區產業基金,該基金將重點培育新一代資訊科技、高階裝備製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科技創新領域優質產業,為園區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據悉,該基金首期規模10億元,採用“母子基金+直投”組合拳,主要透過參股市場化子基金實現槓桿效應、撬動社會資本,同時輔以直投精確滴灌科技成果轉化專案,為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等的科技成果轉化種子期專案和處於起步發展階段的科創專案提供資本助力。
值得關注的是,為鼓勵創新發展,長沙經開區積極探索容錯容虧機制,完善基金考核、健全績效評價制度,按照“鼓勵創新、寬容失敗、允許試錯”的原則,合理容忍正常投資風險,為耐心資本鬆綁。為此,基金將總體返投要求設定為0.4倍,對種子子基金、天使子基金出資最高分別可達子基金總規模的70%、50%,以此吸引頭部創投機構共建科創生態。無論是從放寬返投認定還是提高出資比例,都體現了長沙經開區借力資本市場助推科技創新的誠意和決心。
作為改革創新的先行區,開放合作的新高地,長沙經開區目前形成了工程機械及軌道交通、汽車及零部件兩大千億級產業叢集,新一代資訊科技、生物製造、人工智慧、低空製造、氫能裝備等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蓬勃發展。長沙經開區相關負責人表示,科創母基金主動融入長沙建設全球研發中心城市大格局、率先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發揮財政資金的槓桿放大作用,重點放在支援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的發展,完善股權和債權“兩條腿”走路的科技金融體系,更好地服務和引領科技創新,推動園區經濟高質量發展。
此外,長沙經開區透過設立專項科創母基金,並配套出臺《長沙經濟技術開發區關於培育科創企業和鼓勵大學生創新創業“滿天星計劃”的若干措施》等政策,“基金+政策”組合發力,形成“政產學研用”一體化合作機制,為被投企業提供從孵化、融資到上市的全鏈條服務,助力打造區域性科創高地。
來源:長沙創業服務協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