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密集發生,這些資訊你要get到

按:明晚7點直播,講講巴菲特為什麼這麼看好日本,以及降準降息對普通人有什麼影響?歡迎預約
作者|布語 老肥
今天,大事密集發生訊號極不尋常。
在喜馬拉雅山的南面,印巴爆發激烈交火,裝備了中制武器的巴鐵大顯身手,宣佈一舉擊落印度6架戰機。
一大早,外交部發布訊息,何立峰副總理將於5月9日-12日訪問瑞士,期間與美方舉行會談。這標誌著關稅戰,正式進入第二會合(Round2)。
隨後的重磅新聞,是早上9點舉行的國新辦釋出會。央行、國家金融監管總局、證監會“一行一局一會”的主要負責人齊齊亮相,完全復刻去年“9·24”政策官宣的豪華陣容。
釋出會也足夠重磅,一口氣甩出十多個增量政策,除了市場期待已久的降準降息,還有降低公積金利率、發放再貸款、類平準基金等等。金融、股市、樓市、消費、科技熱點領域,統統覆蓋。
下午,新華社釋出國家領導人專機出訪俄羅斯,並將出席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週年慶典的新聞。
……
大事密集發生,令人目不暇接,顯示形勢來到一個極為特殊的時刻。
為什麼國家要一手釋放會談訊息,另一手官宣重大利好,背後有著怎樣的深遠謀劃?
為什麼外交部強調“會談是應美方請求舉行的,中方堅決反對美國濫施關稅這一立場沒有任何變化”?
關稅戰走向牽動人心,一場驚天鉅變即將到來。
今天早上的重磅釋出會,有兩個政策明顯超預期:
政策利率下調0.1個百分點,即公開市場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從目前的1.5%調降至1.4%,預計將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同步下行約0.1個百分點
降低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0.25個百分點,五年期以上首套房利率降至2.6%
這顯然是重大利好,對股市、樓市都有提振作用。
不過,從整體來看,對一攬子金融政策的反映,市場情緒表現是比較複雜的。
在釋出會舉行前後,A股三大指數今日開盤後一度高開,但不到半個小時後即迅速回落,截至收盤時僅錄得微漲。上證指數上漲0.8%,深證成指上漲0.22%,創業板上漲0.51%。
很多人期待中的大漲並沒有出現,為什麼?
這其實在釋出會的名稱也可以看出來,官方的定位是“支援穩市場穩預期”。政策工具箱還有子彈,但不可能一次性就打完。
我們的判斷是,釋出會政策力度整體略超預期,主基調以穩為主。
這對於支援關稅戰談判程序實際上是有好處的,畢竟持久戰不是一朝一夕就會結束,必須留有餘地,保持持續發力的空間。
事實上,近期政策的脈絡非常清晰,一路都有跡可循:
去年12月,政治局會議時隔14年重提“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
今年以來,央行分別在不同場合多次提及“擇機降準降息”
不久前的4月政治局會議通稿裡“擇機降準降息”變為了“適時降準降息”;
智谷趨勢當時就發文分析過,這一措辭的調整,意味著眼下就是降準降息的時機,但還需要等待其它增量政策一起落地。

而今天潘功勝行長對於“適度寬鬆”的解釋,也同樣意味深長:
一是流動性充裕,社會融資條件比較寬鬆;
二是政策實施需要機抉,需要綜合評估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和金融市場執行情況;
三是貨幣政策取向是一種對貨幣政策狀態的描述。
在4月政治局會議上,還首次提出了“統籌國內經濟與國際經貿鬥爭”這一重要論述。此次三大部門的利好舉措,可能更多地是出於“穩預期”的考量,保持國內金融市場的穩定。
關稅博弈是一個漫長征途。在重要關頭,“大後方”一定要穩住,不能亂。
那麼,當中美雙方開始著手會談,貿易戰是要降溫了嗎?
答案要分兩面看。
一方面,實際上中美雙方在執行層面都有一些“小動作”,悄悄在降溫。這一點不能展開說,本質上是因為雙方都希望有所緩衝,畢竟衝擊太大了。
像美國這邊,沃爾瑪等美國零售巨頭在暫停訂單數週後,突然要求中國供應商恢復發貨,並且願意承擔關稅成本;
我們判斷,關稅戰的“熬鷹”模式已經渡過了最艱難的一段,步入相對務實的階段。
但另一方面,答案也許沒有想象中的那麼樂觀,打一場持久戰的基本邏輯沒有改變。
從官方表態上看,雙方其實都降低了調門。尤其是懂王,從一再暗示要降低對華關稅,再到謊稱“中方打來了電話”,可以說戲太多。
但中方對此反應,相當穩健。今天外交部發言人就中美經貿談判答記者問時,也表示:
美方近期不斷表示,希望同中方進行談判。這次會談是應美方請求舉行的,中方堅決反對美國濫施關稅這一立場沒有任何變化。
中方對對話持開放態度,但任何對話都必須建立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礎上,任何形式的施壓、脅迫,對中國都是行不通的。
這既表達了談判的意願,也帶有明顯的提前警告意味:
我們不會犧牲自己的利益和原則立場去達成任何協議,如果對方繼續搞脅迫訛詐,那就奉陪到底。
順道提醒了一下正在和美國談判的其它國家:綏靖換不來和平,妥協得不到尊重。
從特朗普第一任期的關稅戰談判經驗來看,雙方在第一輪正式談判中很可能是分歧多於共識,很難期待迅速達成實質性的成果。就算最終能夠達成協議,過程必然是艱難的,可能還會有曲折反覆。
美國財長貝森特有一個公開的說法,“最終達成協議可能要2-3年”。
這位關稅戰的美方實際“操盤手”,提出中美之間的經貿關係需要“再平衡”,還“好心”地表示“以前中國出口和生產太多了,現在應該轉向國內消費”。
這種“自己生病喂別人吃藥”的心態,意味著美國的打壓遏制,不可能突然轉變。
我們反覆強調,關稅戰是新時代的“上甘嶺戰役”,一定要做好邊打邊談的準備。
最後說一下印巴交火,這次是真刀真槍打起來了,戲劇性極強,起因相當意外。
一開始,印度稱要回應此前發生在印控克什米爾的一起恐怖襲擊事件,指責恐怖分子是由巴方支援的,因此要進行報復。
然而,隨後在印巴克什米爾上空發生的一幕,顛覆了很多人對大國軍事技術能力的認知。
一番衝突之後,巴基斯坦軍方居然宣佈,擊落了6架印度軍機!對此,印度官方沒有公開回應,但印度媒體援引政府訊息人士的話報道,至少3架印軍戰機在印控克什米爾地區墜毀。當地居民拍攝到印度空軍“陣風”戰機的殘骸。

印軍“陣風”戰機被擊落廢墟截圖。來源:參考訊息
巴軍方聲稱,被擊落的6架印度戰機包括3架法制“陣風”戰機、1架蘇-30戰機和1架米格-29戰機,以及1架“蒼鷺”無人機。
這就更讓人驚訝了。因為“陣風”戰機可是法國代表性的軍售裝備,蘇-30、米格-29也是俄羅斯比較先進的外售作戰飛機,而巴鐵裝備的則是中國製造防空系統,擁有中式的殲10和梟龍戰機。另外,巴基斯坦不久前已正式列裝中國產紅旗-9P遠端防空導彈系統,它的最大射程達到260公里,一個紅旗-9P導彈營包含8輛四聯裝發射車,可覆蓋半徑125公里的防空區域。
在中美官宣開始關稅戰會談的同一天,中式軍事裝備與西方先進武器突然“隔空交手”,這僅僅是一個巧合嗎?
不由令人浮想聯翩。
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如果巴鐵宣佈的戰果屬實,無疑將讓全世界重新打量中方軍事實力,對於接下來的會談,不無裨益。
一場驚天變局,似乎在悄悄展開。接下來會怎麼走?
最大的確定性,顯然來自中國,還是那句話:
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
今天的釋出會上,還有一個值得關注的訊號,就是我們對各行業可能遭遇的衝擊影響,高度重視、嚴陣以待。
一攬子金融政策中,特別提到設立5000億元的“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這可能也是今年擴內需的重點方向,與服務消費相關的養老、教育、醫療等領域,不僅僅是做強國內大迴圈的關鍵一招,也是關乎國計民生的大事。
股市、樓市也將保持穩定,持續鞏固。這是關係到中國家庭資產的“壓艙石”,不能撼動。
中美走向談判桌,意味著不確定性在下降,儘管談判過程一定會有艱難曲折,但雙方巨大的共同利益,讓我們依然可以抱有相對樂觀的態度。
每一個人能做的,也只有擁抱這個鉅變時代,辦好自己的事。

下面是張老師來到廣州參與的第一個專案,智谷趨勢的每週研判。團隊每週透過萬字調研濃縮出這份高標準的內部研判。
每週一期,為大家解讀全球經濟、政治、商業、資本市場等大事件傳遞的訊號,幫助大家全方位地瞭解宏觀、政策、商業、資本流向、財富機會……
用極簡的語言,彙總當下的重要變化,以及對你的財富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在張老師這裡拍下的讀者,可以享受199元/年的專享價(原價299),同時額外贈送我們內部研判團隊全年12場閉門直播。
訂閱趨勢研判,張老師帶你消除資訊差。感謝支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