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不談?俄烏可能透過談判結束戰爭嗎?


一週之前,因為烏克蘭突入庫爾斯克,俄烏先後聲稱不會再有和平談判,似乎雙方都下定決心要在戰場上見真章。
但是,政治局中人的話聽聽就好,特別是大鵝,今天拉出來明天吃回去,從來不是什麼新鮮事。
這不,進入9月之後,普京突然說:“俄羅斯從來沒拒絕過談判。”只是有必要將進入俄羅斯領土的“土匪”趕走。
言下之意,談還是可以的,但你要給老大哥面子,先把軍隊撤出國境。
談判結束戰爭,毫無疑問是決定俄烏未來命運的選項之一,自從開戰以來雙方有過實際談判,也曾一度接近達成共識。
然而隨著戰事越來越殘酷地深入,談判的可能性隨之降低。
但隨著川普再度回到美國總統競選的行列,他強烈希望儘快結束戰爭的態度,讓談判可能性重新升溫。
自從6月以來,無論俄羅斯還是烏克蘭,多次表示願意談判,只是表示歸表示,雙方仍然沒有任何跡象湊到一起。
談?還是不談?川普真有本事將雙方拉到談判桌旁嗎?雙方有透過談判結束戰爭的可能嗎?
這麼一個重要的問題,讓熊叔來給大家好好分析分析。
01
離談成就差一點點
俄烏談判的歷史總共有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開戰之初,也就是2022年2-4月之間,雙方在土耳其談判,離談判成功已經頗為接近,但因為一些原因,最終談崩。
在今年6月,普京對來訪的非洲朋友稱,烏克蘭曾經草簽停戰協議,俄軍撤出基輔後烏撕毀協議。
此言一齣,在國際上引起了一些關注,但包括熊叔一度認為是普京自嗨。但沒想到還真有這麼回事,只不過並沒有草簽過協議,僅僅非常接近談判成功。
在那次談判中,俄羅斯最主要的一條是烏克蘭承認克里米亞是俄羅斯的一部分。
“烏克蘭承認克里米亞共和國和塞瓦斯托波爾市,是俄羅斯聯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並在這方面對國家立法進行全面修改。”
但烏方堅決不同意法律承認,對於民選政府而言,如此城下之盟割地求和,不啻於投降,誰同意就成了烏克蘭的千古罪人。
到4月15日,雙方同意將克里米亞排除在條約之外——讓克里米亞處於俄羅斯的佔領之下,但烏克蘭不承認。
“本條約第2條第1款和第4、5和11條不適用於克里米亞和塞瓦斯托波爾。”
在談判中,雙方在武器水平、烏克蘭加入歐盟的潛在條件,以及俄羅斯希望廢除的烏克蘭語言和文化具體法律等問題上也發生衝突。
烏方提出放棄北約成員國身份,並接受俄羅斯佔領其部分領土。但他們拒絕承認俄羅斯對這些領土的主權。
烏克蘭提議永遠不加入北約或其他聯盟。
“烏克蘭不加入任何軍事聯盟,不部署外國軍事基地和特遣隊……”
俄羅斯要求烏克蘭將俄語定為官方語言。
“烏克蘭應在簽署本條約後 30 天內,根據附件 2 取消在任何地區使用俄語的所有限制。”
談判過程肯定是非常艱難,大鵝對烏克蘭的強硬態度感到震驚,對這樣的協議也持開放態度,但最終對其關鍵部分猶豫不決:一項協議規定,如果烏克蘭再次受到攻擊,其他國家必須出面保衛烏克蘭。這些國家包括美國以及北約的歐洲國家。
導致這個協議最終談崩的是布查大屠殺的揭發,由此澤連斯基宣佈不再尋求與俄羅斯達成停戰協議,必須將侵略者趕出所有國土,包括克里米亞。
這也是烏克蘭和俄羅斯官員唯一一次進行直接和平談判。此時戰爭爆發不久,還沒打的過於殘酷,結下的樑子也不算很深,的確是恢復和平的良機,但最終還是錯過了。
在普京眼中也許是中了烏克蘭的拖延之計,但透過這次會談,也能看到雙方的分歧所在。
俄羅斯希望從法律固定對克里米亞烏東的佔領,但烏克蘭死活不願做出任何法律性讓步。
另一個分歧焦點是烏克蘭要獲得獨立保障,也就是一旦出現入侵(主要就是指俄羅斯啦),其他國家可以介入保衛烏克蘭。
那麼,這些分歧真是無法彌合的嗎?
戰爭初期在白俄羅斯,雙方有過初步接觸
02
今年以來升溫的原因
即使失去了戰爭最初結束衝突的好時機,和談大門也一直沒有關上。和談的第二階段是邊說邊打。
去年11月,澤連斯基提出了烏克蘭版的10點和平計劃:
1、確保核與輻射安全;2、確保糧食安全;3、確保能源安全;4、釋放所有被俘人員,讓被驅逐者回家;5、落實《聯合國憲章》並恢復烏克蘭領土完整和世界秩序;6、俄方撤軍並停止敵對行動;7、重建正義;8、反對生態滅絕;9、防止事態升級;10、宣佈戰爭結束。
翻譯一下,第一點是大鵝不能動不動就核訛詐核威脅,第二條是確保烏克蘭糧食出口,第三點是確保歐洲能源安全,也確保俄羅斯能源出口。
最重要的還是第五、第六,俄方撤軍,恢復1991年邊界,其他都是表面文章和佔領大義高地。其後,烏克蘭一直以這10點作為和談基礎。
隨後雙方嘴炮不斷,做出可以談但更立足於打的情況,基本上雞同鴨講,完全沒有一點共識,直到今年6月,在瑞士開了烏克蘭和平峰會。
峰會前後,雙方嘴炮談判進入第三個階段,和談之說重新抬頭。
也許是因為感到和平峰會在國際外交上讓俄羅斯處於非常不利的地位,因而在6月14日,峰會前一天,普京提出一項提案,要求烏克蘭“開始從頓涅茨克州、盧甘斯克州、赫爾松州和扎波羅熱州撤軍至行政邊界內。”這些邊界應該“如其加入烏克蘭時的狀態。”
此外,烏克蘭還必須“正式宣佈放棄加入北約的計劃。”一旦這些條件滿足,“我們將立即下達停火和開始談判的命令,確實是立即,就如其字面意思。我重申,我們會立即這樣做。”
普京強調,這項提議的重點“不是暫時停火,不是凍結衝突,而是最終解決。”他還提到,烏克蘭的中立和無核地位以及取消對俄羅斯的制裁是和平解決的附加條件。
這種漫天要價,當然是烏克蘭不能接受的。
但事情發展到了7月,和談呼聲突然再度升溫,這次出來的是川普,7月14,川普遇刺,一時間入主白宮的呼聲高唱入雲,川普也儼然以下任美國總統自居,於是再度提出了讓雙方談判停止戰爭的說法。
歐爾班是川普的小迷弟
這次捎話的是匈牙利總理歐爾班,他在拜見了川普後,聲稱川普“準備充當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和平調解人”。
同時,川普指定了非常反對援助烏克蘭的萬斯作為他的副總統競選夥伴。
這在當時是一個很重要的砝碼,澤連斯基也不得不放軟身段,他甚至直接給川普打電話,藉著慰問之機,當面討教了一下對方關於俄烏戰爭的態度。
具體談話內容沒有公開,但川普稱這是“一次非常好的電話交談”。他將“為世界帶來和平,結束這場造成如此多生命損失的戰爭”。
而澤連斯基則表示,兩人討論了“哪些措施能夠實現公正和真正持久的和平”。
配合這種氣氛轉變,民調也出來背書。
烏克蘭智庫拉祖姆科夫中心代表烏克蘭網路報紙《澤爾卡洛·特日尼亞報》(zn.ua)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44%的烏克蘭前線後方地區民眾認為現在是時候啟動基輔與莫斯科之間的正式談判了;35%的民眾認為沒有理由啟動和談,21%的民眾尚未做出決定。
只不過調查結果還顯示,烏克蘭人堅決反對烏克蘭接受並履行普京提出的結束戰爭的條件。
近83%的受訪者反對烏軍從頓涅茨克、盧甘斯克、赫爾松和扎波羅熱等俄羅斯未控制的地區撤軍,約84%的受訪者反對將這些領土割讓給俄羅斯。
此外,77%的受訪者反對解除西方對俄羅斯的所有制裁。
就烏克蘭的中立、不結盟和無核地位而言,基輔控制區民眾的態度就不那麼明確了:58%的受訪者反對這一地位,而22%的人贊成。
“這顯示出民眾的沮喪。在戰爭條件下,人們不知道自己和國家有什麼樣的前景。這正是社會這些矛盾反應所發出的訊號,”
戰爭持續,沒有變化,的確會讓人產生一定的厭煩,但即使是有一定情緒的烏克蘭人也反對割讓領土換取和平。
《華盛頓郵報》8月17日報道,進入八月,烏克蘭和俄羅斯本應派代表團前往多哈進行談判,以達成一項歷史性協議,以停止雙方對能源和能源基礎設施的襲擊。
但隨後庫爾斯克戰事再起,這個談判無疾而終。
現在回過頭再看7月發生的一系列和談訊號,再結合庫爾斯克行動,你不得不認為這又是一場烏方的欺瞞行動,透過釋放和談訊號麻痺大鵝。
03
未來有沒有和談結束的可能?
現在的情況,很明顯是俄羅斯給出的和談訊號更多,而且每一次給條件,停止制裁都是先決條件。
說話聽音,這充分說明,大鵝在經濟上的確陷入捉襟見肘的困境,拉滿的赤字經濟已經無法長期持續下去,急需停止制裁補血。
面對烏克蘭方面釋放的和談訊號,大鵝每次都被撥撩出希望,又經常被撲滅,因此他們變得小心翼翼:小老弟,你說真的嗎?
7月底的時候,克里姆林宮表示願意與烏克蘭進行談判,以結束戰爭,但表示需要澄清“基輔在多大程度上準備好”參與和平談判。
普京的新聞秘書德米特里·佩斯科夫表示:“俄羅斯整體上對談判程序持開放態度,但首先我們需要了解烏克蘭方面對此的準備程度,以及烏克蘭方面獲得了多少,比如說,其決策者的許可,因為到目前為止,各方的表態非常不同,目前還不完全清楚。”
他補充道:“除了澤連斯基的合法性存在普遍問題之外,事實上,立法禁止與俄羅斯方面進行任何接觸和談判也存在問題。”
隨後就是烏軍偷襲庫爾斯克,讓俄烏戰場出現了自赫爾松易手以來最大的變化。
鑑於烏軍實在打臉,大鵝立馬回絕了所有談判可能,佩斯科夫直接講話:“你知道,談判的話題現在已經很過時。媒體上有很多關於各種接觸的報道,但事實上,並非所有報道都是真實的。”這顯然是針對多哈談判。
兩年多以來,雙方一再互相試探,一再對國際社會釋放出訊號,願意談判,但實際上雙方訴求南轅北轍,相距甚大。
核心問題只有一個,就是烏克蘭領土的處置,這裡包括1991年包括烏東、克里米亞在內的烏克蘭獨立時國際承認的完整領土,還包括2014年烏東兩個州被佔領土,以及224戰爭爆發後,俄軍新佔領的領土。
大鵝以“勝利者”姿態,堅持以實際戰線停火,也就是你總要吐出點土地才能得到和平。
烏克蘭呢,表面的底線是1991年邊境線,但實際上他們似乎也可以接受以224戰爭爆發之前的邊界(2022年2-4月的談判條件),只是不肯在法律上承認。
但我們要知道一點,就算簽訂了協議,大鵝仍然可以隨便撕毀,現在雙方還沒簽字呢,條件當然還會劇烈變化。
庫爾斯克這一戰也許就是未來決定和談能否啟動的關鍵,目前來看,大鵝之拉跨再度重新整理了所有人的認知,他們想要迅速驅逐烏軍是不可能了,甚至不迅速驅逐烏軍看上去也非常困難。
另一條紅線,所謂侵入俄羅斯領土(庫爾斯克就是啊),就使用核武器,也不像能執行的。
那麼,你讓烏克蘭如何能對這麼拉跨的對手做出血虧的讓步?澤連斯基只要不想遺臭萬年,打死也不能同意啊。
縱觀歷史,所有談判結束戰爭,無外乎三種情況,其一,一方佔有絕對優勢,如二戰法國戰役,法軍戰敗,被迫以割讓領土,並且成為僕從國的屈辱條件停戰,在貢比涅森林簽下“投降書”。
其二,兩方雖然優劣明顯分野,但各自迫於某種形勢,必須要停戰。比如一戰東線的“佈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
蘇維埃俄國與同盟國(包括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保加利亞王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簽署停戰協定。
德國雖然佔優勢,但他們無法迫使俄國投降。然而德國又想結束東線戰場,集中力量到西線對付美英法。
蘇維埃俄國也面臨內戰,不想繼續與德國打下去。這樣雙方才有了一拍即合的條件。
第三,雙方勢均力敵,誰也佔不了便宜,打下去無非為了面子而已。最典型的就是朝鮮戰爭,這個情況無需贅述,懂的都懂。
希特勒在貢比涅森林報了一戰德國投降的一箭之仇
將目前俄烏狀況套用以上三種,沒有一種是可以套得上的。第一類,顯然雙方沒有任何一方獲得壓倒性優勢;
第二類,除非俄羅斯發生內亂,另外美國川普上臺以斷絕援助為威脅,那麼才有可能再度達成類似“佈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的均衡需求;
第三類,想要達成,先決條件是誰也佔不了便宜,現在烏克蘭隨便搞一下,打個一兩千平方公里還跟玩似的,烏克蘭憑什麼跟你割地求和?
以後能否會透過和談結束戰爭,主要就看形勢能否套用以上三條,除此以外,別無他途。
國際分析家普遍認為,只要美歐援助烏克蘭堅持不變,烏克蘭自身抗戰意志保持,大鵝沒有任何機會獲勝。
因此,隨著烏克蘭越打越強,剩下來讓步的只有俄羅斯,普京下一個退守的,很可能是224戰爭爆發前的實控線,但這條也是烏克蘭無法接受的,否則這幾年不就白打了?
最後,熊叔認為,普京最後的底線是讓出烏東,而保有克里米亞,也許這是烏克蘭有可能同意的最大界限,但烏克蘭仍然會要求克里米亞地位懸而未決的條件。
至於不入北約那些,普京想都別想了。
總之,雙方爭奪的焦點就是國境線在哪裡,除此以外,其他條件都不需要考慮。
END
PS:熊叔對這個談判是不報太大希望的,戰場上得不到的也沒法在談判桌上得到,但現在看起來,越早談判越早讓步,對普京就越有利。

各位老鐵,請點贊、轉發,讓老熊的文字多分享給有共同價值觀的朋友。假如各位還能打賞一二,那老熊也只能卻之不恭了,謝謝你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