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藝飛事件中,新聞界與學術界集體失聲是巨大恥辱

作者:董三年 
來源:顧禮先生
文章已獲授權

這世間,騙子總以為人們都是傻子,然而底層人民雖然苦卻不至於傻到那種地步。

最近,西安交通大學能動學院核工程計算物理實驗室的碩士研究生李藝飛火了,火的原因是她在畢業典禮上的一段講話。
她說:
“我彷彿看到了當年核工業前輩錢三強、王淦昌、鄧稼先篳路藍縷、艱苦創業的身影,彷彿聽到了那片戈壁上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時的歡呼聲。”
“那一刻,在交大多年的學習實踐培養,實現了閉環!”
“我決心紮根西部,愛國奉獻,為西北地區核安全建設,和國家核安全事業貢獻綿薄之力。”
隨後,各大主流媒體和官媒紛紛轉發這段影片,將新聞推向一個新的高度。一時間,李藝飛的名字火遍網際網路。
當我們點開影片,發現李藝飛不僅演講的內容慷慨激昂,樣貌也十分出眾,只能用一個詞來形容:漂亮!
這種漂亮給人們產生了一種認知差,這種認知差在於她的漂亮與核物理似乎毫無關係。不過作為官方認證的核物理研究生,人們便打消了疑慮。畢竟美女也能學核物理,我們不能因為別人是美女就懷疑對方的能力。
但當超美女學霸、核物理研究生、無私的奉獻精神、高度的家國情懷,以及她在臺上那段完美無缺的脫稿演講組合在一起時,她想不火都不行。
就當官媒們還在爭相報道李藝飛時,一些有意思的細節也被曝光出來:她之前是學揚琴的,透過藝術加分進入西安交通大學,碩士轉學核物理,並最終成為優秀畢業生,代表6556名畢業生,發表了演講。
伴隨著這些細節的曝光,一些疑點也逐漸浮出水面,而當我們看到以下這些內容時,只能用震驚來形容。
一、李藝飛是揚琴特長生,當年透過特長生加分考進西安交大。
藝術特長生,一般對文化課的要求都相對偏低一些,這不是貶低藝術生,而是不得不承認的事實。
因此,在西安交大這種高校中,李藝飛的文化課成績並不算突出。然而她不僅很好地完成了學業,還一躍而起直接實現了兩級反轉,進入了核物理專業。哪怕我們是外行,也知道核物理這種專業的專業性到底有多強,從特長生到核物理,這種跨度的飛躍,只能用“匪夷所思”來形容。
更重要的是,她不僅進入了核物理專業,還在這個專業表現突出,打敗了一眾科班出身的師兄弟和師兄妹,成了優秀畢業生代表。
只能說,她或許真的很努力吧,但究竟是怎麼努力的我們不得而知。
二、她的畢業成果太水,水到不忍直視。
我們都知道西安交通大學是頂級高校,其地位不言而喻,因此想要登上這所高校的演講臺難度可想而知,就算不是精英中的精英,起碼也要是精英。
我們再來看看她的畢業成果,公開資料顯示她只有2個專利和一篇國際會議論文。
這個成果實在是太水了,水到我已經不想再說什麼了。不拿遠的比,就拿近在眼前的北京科技大學的王優來比較吧。
王優的畢業演講同樣備受關注,不過卻沒有任何人質疑,為什麼?當你看完她的成果,就知道什麼叫貨真價實了:
解決了核電發展的技術性難題,研製出第四代核反應堆燃料包殼材料,將製備批次從公斤級放大到噸級。
然而,就憑著這個成果,李藝飛卻成了優秀畢業生代表。我不知道究竟是西安交大現在水平太水了,還是實在找不到更優秀的人了,所以才會連這種成果的畢業生都能稱為優秀?
要麼人太水,要麼就是核物理太水。
三、道德是否過關?
有自媒體作者爆料稱,李藝飛的論文還不是自己的學術成果,而是導師讓其他師兄轉讓給她的。
這個爆料太過於離譜,離譜到我甚至不敢相信是真的。但有時候,一個事情過於離譜了,反而真有可能是真的。目前這個事情還沒有得到證實,所以這裡不輕易下結論,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就是她在道德上確實有瑕疵。
她在演講中熱血澎湃地說要紮根西部,獻身國防,讓很多人為之動容,覺得她有多無私,然而事實卻是轉身就去了“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西北核安全中心。”
可能有人會說,這好歹也是西北啊,怎麼不算紮根西部呢?這確實屬於西北,但和想象中的西北存在天壤之別,這麼說吧,從這個單位打車到大唐不夜城,差不多也就十來分鐘的時間,就這樣還好意思給自己戴上“紮根西部”的高帽。
更重要的是這個單位的含金量,多少人求之不得夢寐以求,但還是進不去,但她卻進去了。一個揚琴特長生半路轉去學核物理,不僅轉成功了,還順利進入了這種單位。這要是放在我身上,我恐怕是做夢都不敢想。
這讓苦苦努力過筆試過面試的考生們,讓紮根實驗室,努力發文章的研究生們,讓真正紮根偏遠地區的畢業生們情何以堪!
顏值與豪言共存,編制與專業齊飛。你穩坐西北大城市,還要張揚紮根西北,名利己兼收,還嘰喳發聲惹人嫌。
現在,網上相關爆料不斷,甚至有人稱其為“學術妲己”。事實上,在真相未清之前,我是不贊成這種稱呼的,因為我更希望我們有這樣一位才貌雙全的優秀學子,而不是一個精緻利己的“學術妲己”。
但是,這個事情發酵了好幾天,截止到目前,李藝飛本人以及西安交大方面並沒有給出公開回應,就連當初報道的媒體也陸續刪除下架了相關報道。
而剩下的一些媒體,則依然保留著當初的報道,彷彿相關質疑就像不存在一般,好像自己假裝看不到事情就等於不存在一樣。當初姜萍面對質疑時,他們洶湧而至,恨不得把對方的祖宗八輩都深挖出來。
然而這一次,面對西交研畢直接進核物理行政崗的人,不管是學術圈還是新聞界,一片沉寂、集體失聲。沒人敢採訪調查,也沒人敢表達看法,更沒人敢提出質疑,好像心照不宣就像這件事和自己沒有任何關係一般。
然而,當初報道的是他們,當初大力宣揚的也是他們。
在這其中,我只看到了兩個字:欺軟怕硬!
只能說,李藝飛事件中,新聞界與學術界集體失聲是巨大恥辱!
– END –

相關文章